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各种新闻传媒中,报纸的标题,电视和广播的提要在整个节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提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影响到观众的收听、收看兴趣。因此,提要要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充满兴趣地观看节目,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笔者在这里着重达一下电视新闻提要的感召力。一、好的新闻提要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收税率直接而有效的途径1.电视新闻提要的涵义目前尚未有新闻辞书给“电视新闻提要”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只有对“新闻”与“提要”两个词语的解释。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本实的报道(陆定一说…  相似文献   

2.
王红云 《兰州学刊》2000,(6):80-80,5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电视传媒永久的生命线。综观各地电视新闻栏目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联播新闻和晚间新闻等四大板块。就其质量而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与公信力大为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电视台相继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平民意识。下面就晚间新闻的平民化问题及其个性特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贴近生活、贴近平民,是晚间新闻的真正位置和聚焦点。目前,我国晚间新闻的播出时段大致在21点至…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电视栏目在本世纪初风靡中国内地,带来一场电视新闻的变革.但其取材的相似和手法的单调重复却显出该类栏目的前景堪忧,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强烈争议的“公共新闻”理念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入中国,高度互动的节目,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话题的探讨和公共事物的管理,市民的公共平台正在打造,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形成,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不断变化,表现方式不断更新,传播功能不断完善,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嬗变和新闻发展的方向,在赢得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与时下的新闻改革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作为当代社会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中的主力军,在传播信息、影响舆论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功能。有人曾形象地把它称为电视传播媒体的“脊梁”和“眼睛”。的确,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电视新闻与广播、报纸比较而言,就在于它声画并茂、视听结合...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对事件的当事人和有关人事进行访问”①。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形式已成为电视新闻媒介广泛选择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毛泽东》,还是综合性节目《东方时空》,以及中央电视台与各省台联合采制的《省长访谈录》、《百姓访谈录》、《九三质量万里行》等节目,都大量运用现场采访形式表现主题。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但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也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从而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这标志着广大电视工作者在探索发…  相似文献   

6.
观众来信的播发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是薄弱环节 ,从反映群众呼声 ,沟通解决基层问题 ,让电视新闻贴近群众角度出发 ,运用好观众来信对办好电视新闻节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与报纸、广播等媒介传播的新闻相比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可视性 ,能满足观众“看”的欲望 ,让观众能耳闻目睹时空统一的新闻事实。探讨电视新闻可视性 ,应从电视的特性、新闻的传播规律、新闻的审美价值和新闻的思想性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只有深入研究和重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才能使电视新闻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 ,并扩大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媒界一直在奋战,尤其以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宣传阵地。然而,这种“主色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当今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受众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的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消息类电视新闻“单兵作战”的策略,强化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评论节目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与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DV自拍新闻的定义及其热播的现状  所谓DV自拍新闻(以下简称DV新闻) ,就是指区别于电视台专业记者所拍摄的新闻,是由观众用手中的DV(DV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缩写)将发生在身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拍摄下来,再送电视台编辑播发的新闻。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纯粹出自于观众之手的DV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例如:北京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报道”、“特别关注”等名牌栏目都曾发出过征集广告,征集受众用自己的DV拍摄的突发事件新闻故事。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栏目更是…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体系中,电视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央视《新闻1+1》作为传播观点和思想的权威新闻言论节目,快速反应、独家采访、理性解读,协同政府在危机治理的进程中实现议题共振、议题衍化,发挥了主流媒体在重大危机事件传播中一锤定音、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以疫情期间《新闻1+1》107期节目为研究对象,以斯蒂文·芬克的危机传播四阶段为框架,分析《新闻1+1》通过议程设置、舆论引导达成的危机协同治理功效与舆论引导力度把控,同时发现节目在危机预警、监督议程向度等层面的不足,建议完善媒体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宏大视野、强化专业主义精神,形成媒体参与政府危机协同治理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11.
刘冰 《中文信息》2013,(9):190-190
今天的大多数电视人在能够熟悉地运用视觉手段进行节目制作之后,已经认识到声音因素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声音运用手段。呈现在今天观众面前的,不再是单纯的画面配解说词的新闻。而是融合了各种同期声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播音语言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语言作为广播电视媒介重要的有声语言传播语体,近年来,悄然发生着演变。社会新闻、民生新闻节目中,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播报语体,转而以谈话式语体来博得与受众的贴近。然而电台、电视台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一天也没有轻视过对于时政类新闻播报的重视。本文试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探讨时政类新闻播音语言的演进,希望能为新闻播音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在节目形态上已经经历了由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转变。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以讲故事说新闻的节目形态出现,节目中故事内容的独特性和主持人语言上的风趣幽默让广大受众眼前一亮。将说新闻这个节目形态变得更加生活化、亲切化。本文将以江西卫视社会新闻类节目《传奇故事》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在主持风格、语言表达、内容选题及节目出现原因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节目特色,浅析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很重要的交际传播功能,是一个典型的交际传播语体。作为一种动态的交际传播语体,电视新闻节目的语体特征体现在视听兼备的语体结构,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方式,“播”“说”结合的大众口语和共性之中求个性的体态语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不但要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好务,而且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近些年来,我们大庆电视台在精神文明宣传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如新闻节目开辟了“英模风采”专栏,专题节目开辟了“奉献在岗位”、“社会主义好大家谈”等栏目,都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但从总的情况看,我们的精神文明宣传还显得力度不强,深度不够。例如我们自办的一些新闻性节目(包括专题及栏目),应该是宣传两个文明建设最重要、最直接的阵地,但目前这些节目中真正能使观众为之振…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直接关系到观众收视的效果 ,应打破传统的单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的编排方式 ,以观众心理需求为前提 ,使观众引起并维持注意力 ,达到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翔 《兰州学刊》2003,(4):167-168
如今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兴起了“谈话热”。从中央台到地方台 ,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台 ,专题在“聊” ,新闻在“说” ,各类节目都在向谈话节目靠拢。谈话节目兴起于广播 ,兴盛于电视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一、谈话节目兴盛之理论根源《圣经》中有一个“巴士塔”的故事。传说早期人类的语言是相同的 ,大家相互配合要造一座可以通天的巴士塔。上帝害怕了 ,于是施以法力 ,让世界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语言 ,人们从此无法相互沟通 ,通天的巴士塔建不好了 ,上帝因此保住了地位。这是一个关于人类语言产生的神话故事 ,却生动地反映…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评论代表电视媒体的发展水平,地方台要想在全国众多的电视评论节目中吸引观众的眼球,要从选题、节目形式、阐述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地方台如何才能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独特优势,制作出高品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与电视新闻的初始发展阶段相比,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中央和各地方台的上星、电视卫星接收系统的应用、网络电视的兴起,使中央台和地方台,内陆台和港台台,甚至国内台和国外台之间有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使诸如电视新闻信息资源、传输手段、生产节目的装备、技术水平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的竞争,成为技术实力与经济实力的竞争、专业人才与传媒理念的竞争等更为全面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体现在各种电视屏幕上,各种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花样翻新,瞬息万变,纷纷抢占市场,抢夺观众。做怎样的节目,怎么做节目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培养相对稳定观众…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社会主义电视新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宣传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之一,因而,与社会主义的诸多新闻事业一样,电视新闻有着无可辨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