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文学传播中,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主要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石,以及写本文学媒介中的竹、木、帛、纸、雕版、墙壁等。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学传播动因的研究,是建立古代文学传播理论的关键.从传播客体而言,文学传播的动因即文学创作的动因.从传播主体而言,文学的性质和审美价值决定着其传播的性质和方向.本文以上古文学创作和传播动因的描述,来初步探讨古代文学传播动因,企图搭建古代文学传播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贵州文学创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涌现了一批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但总体上受文学传播媒介环境和题材选择偏狭方面的制约,难以助推整体的贵州文学产生更大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贵州文学传播主体即作家群、文学刊物主管单位、文学传播机构及媒体策划人主体意识淡薄.要在传播活动中扩大新世纪贵州文学的影响力,应从“理解力场”、“内外有别”策略、“形象整饬”和“自我指涉”的效果反馈四个方面来建构和强化主体意识,使新世纪贵州文学更好地塑造“新贵州”形象,推动文化更快地发展,从而服务于贵州社会整体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既可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开拓出文学传播学这一独特学术领域,又为建设文学传播学学科奠定了基础。立足传播学立场,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考察,可以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聚徒讲学、周游列国、谏诤与酬唱、行吟与吟游、游仙与隐逸、题壁与刻石、传抄与印刷等,而与之相关的传播思想则有:“大言不言”、“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再次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以幻为真、声律传文等。此外,作家人品与政治地位、作品形象与故事情节、语言与修辞则作为古代文学传播的辅助性要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科技公共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参与动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公共传播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科技传播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科技公共传播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成为科学家、公众、媒体、政府、工业部门等多个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科技公共传播参与动机的多样化,促进了传播关系的复杂化。文章对科技公共传播的参与主体及其参与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先秦时期文学传播主体的流变,从历时性角度考察先秦每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传播主体的变化及差异。同时,从共时性角度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传播主体的身份、宗旨及传播目的,对先秦文学传播主体进行考述,对于推动中国学者在传播学视域下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事功进取与超越解脱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种走向,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追求。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对“超越解脱”的追求,认为他们的“超越解脱”模式大体可分为下列五种情形,即:自慰自遣、放浪玩世、隐逸旷达、遁入虚无、走向美学。  相似文献   

8.
政治传播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因而政治传播的“主体”说到底是人而不是其他.“主体”以种种“形态”存在,有个体、集体、社会总体和人类总体几种形态.“主体”的个人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个人主体”;“主体”的集团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社会组织”、“各种共同体”;“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对应的是“国家、政党、政府”.目前的中国,国家(政党、政府)仍然是政治传播的主体,主导着政治传播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认识上,仍然要坚持这种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的理念.政治传播的“多元主体”在中国还不现实,各种“社会组织”的政治传播功能还有待于挖掘和培育.当我们强调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中国家(政党、政府)作为“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时,并不排斥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相反,努力培育和积极发挥“社会”的政治传播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重要战略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主要有:统治者民意考察、士人干预政治、抒豁怀抱、自娱与娱人,以及教化民众、艺术鉴赏、文学价值追求,也包括商业营销等方面.而此一时期文学的传播方式则主要有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谏诤与酬唱,音律、行吟、游仙隐逸、传抄与刻石等等.辅助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作家品格及其社会地位、艺术形象与故事情节、统治者喜好、语言与修辞等.导致上述文学传播目的和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诸种文学传播思想:"大言不言"、"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再次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以幻为真、声律传文等.  相似文献   

10.
传播主体是社会思潮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我国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主要可以划分为七类,即党的理论工作者与宣传者、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各级学校的教师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传媒人、传媒偶像、不同利益群体的言论领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读诗、解诗、赋诗,兼读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显示出独特的审美趣旨。身为政治家,毛泽东又把他的政治理想通过文学议论表现出来,显示出纯熟的政治斗争艺术。  相似文献   

12.
鲁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奠定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基础。他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他的现代批评意识和观念,他所运用的现代批评原则和方法,都成了一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今天开展中国文学研究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王俊杰研究馆员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经由齐鲁书社于2006年11月出版,该书的出版是近年来古典文献学科领域的又一收获。  相似文献   

14.
董乃斌的古典文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表现在重视导言或结束语的理论建构,擅长阐发学术规律,追求新鲜而有效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他的以理论的创造为职责与指归的研究观念,与国际学术潮流相吻合。他在文学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对文学史范式生长的描述,具有研究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上继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由此也带来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考。为做好我院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现阶段应着重从树立精品意识与明确建设目标,抓好教学队伍及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新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为载体的亚文学作品与大众文化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阅读、欣赏、品评的主流内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经典文学作品遭迂的危机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学术研讨和争鸣,力图唤醒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应有的重视和认知;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对经典文学作品认定标准的梳理,提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认定的六条标准,并从民族文化的视角辩证分析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独特品格特征及不足;指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传世智慧和厚重民族文化必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绽放的智慧光芒吸引人们重新回归经典。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论史上,刘勰第一次提出显隐范畴并作了简要的解释,其基本思想与现代哲学之显现与隐蔽有相通之处。显隐涉及到了文学创作的诸多问题,从这一视阈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文学内在蕴含及审美特性。本文探讨显隐之义蕴及其形成缘由,论析中国古典文学、文学史上之显隐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文学与思想的关系等,并进而探求读解、研究之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社交指示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特别能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化特色的一些社交指示语(包括亲属关系词和表示谦逊及敬意的敬语)的翻译,说明对于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的社交指示语,应该在语言文化对比的基础上,立足于功能意义的分析,实现其语用等值。否则会导致读者理解和欣赏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 ,阶级意识泛化 ,文学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 ,文学研究中阶级、阶级斗争、阶级矛盾等话语逐渐退隐。那么 ,文学研究与阶级 ,特别是古典文学研究与阶级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结合汉魏文学的历史予以探察 ,本文认为 :阶级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阶级社会中的文学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对文学中的阶级性既不能夸大 ,亦不能漠视。正视阶级 ,梳理、探察文学中的阶级性是古代文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其他作家,吴组缃无论是从创作方式还是艺术审美趣味上都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着更为深刻的精神联系。从文以载道的观念与中和之美,讲故事的传统与客观化的展现以及独具民族风格、民族气魄的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菉竹山房》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艺术的现代传承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和作家的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