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第二回有词。内云: ……甜言说诱,男似封涉也生心; 软语调和,女似麻姑须乱性。 这里,麻姑为道仙。民间流传有“献寿”之说。封涉为何人?文献典籍无载。笔者经查考,方知:封涉应为封陟,《金瓶梅》传抄有误。以至以讹传讹历积四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义师起,萧颖胄引蔼及宗夬、刘坦,任以经略。梁台建,迁镇军司马、中书侍郎、尚书左丞。时营造器甲,舟舰军粮,及朝廷仪宪,悉资蔼焉。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左丞如故。和帝东下,道兼卫尉卿。"(《卷一九·乐蔼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04页)  相似文献   

3.
4.
<文苑英华>卷七五五收有作者题为苏世良的<王昕及弟晞传论>(<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954页),此文<全唐文>失收,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卷一六零收入,其按语称:"王昕事见<南史>卷二四."  相似文献   

5.
6.
康熙朝<大清会典>卷一五五记载:"康熙九年,置起居注馆于太和门外西廊.满汉记注官各一员侍直,事毕,以本日应记之事,用满汉文记注.初设满记注官四员、汉记注官八员,具以日讲官兼之."  相似文献   

7.
研究宋元学术思想史,《宋元学案》无疑是最好的一种之一。该书注重人物之间的师承传授关系,对人物的家世、家学、门人、私淑乃至再传等俱有标注。然该书瑜不掩瑕,纰漏颇多。本文试举一例见之。  相似文献   

8.
近读<礼记正义>至<学记>,见如下经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郑玄于"中年考校"下注云:"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版,卷三十六,第1521页)笔者对此颇有疑问,故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正> 《通鉴》卷267,太祖乾化元年正月条载梁晋柏乡之役云:“赵人以深冀之憾,不顾剽掠,但奋白刃追之,梁之龙骧、神捷精兵殆尽。”胡注下云:“薛史本纪:开成二年,以尹皓部下五百人为神捷军。”按,“开成”为唐文宗年号,梁太祖年号为“开平”。查《旧五代史》卷4《太祖纪第四》:开平二年十月,“以尹皓部下五百人为神捷军。”《五代  相似文献   

10.
王代功所作《王湘绮年谱》谓,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梁启超在杭州有访王阁运事.、其事不确。翻检梁、王两方面文献,均无能够支持二人会面一说的记录。梁于当年夏确曾短暂回国一行,目的却在联合孙中山等人乘机起事,后因自立军事败而未果。庚子事变时期,王阄运主“恩不出位”,旨在宣传不问世事,苟且自乐,京城沦陷、两宫西逃后,又赞助“勤王”。其言行与梁启超相较,可谓南辕北辙,返回历史现场来看,新旧分野的趋势确实相当清晰。  相似文献   

11.
《诗话总龟》(周本淳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下称《总龟》)前集卷四十记述:“王平甫博学耿介,语言轻肆,人或戏为心风。熙宁中乞郡得湖州。舒王以诗送之曰:‘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不足多。遥想郡人迎下担,白洲上起苍波。’讥其风也。平甫知其意,即以‘吴兴太守美如何  相似文献   

12.
朱星《金瓶梅考证》中说:“有人说:不读《金瓶梅》就不知道《红楼梦》是怎样写出来的。因此,《红楼梦》是受《金瓶梅》的影响毫无可疑。最早持此论的是苏曼殊居士,他说: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96页)这段话有两个错误的地方,现略加辨正于下:第一,“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这句话并非苏曼殊所说。在《小说丛话》(见1903年《新小说》八月号)中,这句话是署名为“曼殊”的。但是,在当时,称曼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三卷416页:“喝[hē]饮用。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唗,你敢也走将来喝点汤,喝点汤。’”此条书证有误。查元无名氏《冻苏秦衣锦还乡》第三折,其上下文是:  相似文献   

14.
《芜城赋》中有两句:“制磁石以御冲,糊赤贞壤以飞文。”第一句《文选》李善注:“《三辅黄图》曰,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广雅》曰,冲,突也。”李周翰又作补充:“磁石吸铁,故以为门。有怀刃者,则吸之使不得过,故云御冲。”这一解释一直为后来注家所沿用。仔细分析,如此解释实难以讲通。此解“冲”为动词,与下句“文”不能对称,此其一;“怀刃者”为刺客,这种人通常是暗中进入,非公开冲击,而据《三辅黄图》原文,磁石为门显然为便于发现刺客,而非为抵御冲击者,此其二;“怀刃者”以肉身冲撞城门,此种现象亦殊觉不合情理,此其三。《诗经…  相似文献   

15.
16.
<宋诗话考>在考证<潘子真诗话>作者潘淳时引<江西通志>卷134云: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曾巩知洪州,乞录兴嗣后,尚书左丞黄履复以淳为请,补授建昌县尉."按:此处言曾巩知洪州时为潘淳乞官,误也.潘淳的祖父潘兴嗣,字延之,江西洪州人,是北宋知名隐士.惠洪<冷斋夜话>卷6曾载潘兴嗣与曾巩、王安石交往之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出版的《苏轼诗集》(以下简称《诗集》),以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集成》晚出,总的说来,编次较以往各本合理。但一些重要资料,王氏没有见到,《诗集》少数编次,仍未尽善,需要加以调整。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有的学者已注意到了。如曾枣庄同志在《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三年第主辑《读王文诰<苏诗总案>札记》一文中,就确切地论证了“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真宗咸平四年十一月辛巳,吴淑上言“车战之利,自古有之,放卫青、李陵、田豫、马隆及汉光武与敌战,皆用车而胜。”该书整理者出校说: “田豫,《通考》卷一五八《兵考》作 ‘刘豫’ 按《宋书》卷一《武帝纪》上谓刘豫灭南燕,‘有 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取得胜利。 而《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不言豫为 车战之事,疑作‘刘豫’是”。今按,此条校记有误。 据《三国志》卷二六《满田牵郭传》载:“鄢陵侯(曹)彰征代郡,以(田)豫为相。军次易北,  相似文献   

19.
《四库总目》言所收《吴越春秋》为元本,叶德辉在《郋园读书志》中已有考订,但对《吴越春秋》原序和《总目》提要中的信息挖掘不够深入,对版本的分析也时有"臆测"的成分,并不准确,推论略显粗糙简单。该文就目前所见资料加以整理,对《总目》所用《吴越春秋》做版本、内容两方面的考辨。  相似文献   

20.
1924年10月9日,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字琴南,号畏庐)逝世于北京。他的门生朱羲胄即着手搜集史料,准备为林纾编撰年谱。从1926年1月动笔,到1929年4月最后定稿,这就是《贞文先生年谱》。按:“贞文”,是林纾弟子为林纾私加的谥号。1949年,《贞文先生年谱》与朱羲胄编撰的《春觉斋著述记》、《贞文先生学行记》、《林氏弟子表》,合称为《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由世界书局出版。《贞文先生年谱》是第一册,出版时封面由郑孝胥题署为《林畏庐先生年谱》。 如果除去朱羲胄的封建思想不谈外,仅就材料蒐集、史实考证看,《贞文先生年谱》仍不失为研究林纾的一种很重要的资料。1961年台湾世界书局又重印此书,总题目改为《林琴南学行谱记四种》。因为朱羲胄并未去台湾,因此台湾重印此书时未作任何修改增补。解放后内地虽未重印,但较有历史的图书馆一般均藏有此书,今人撰写研究林纾的论著时也多从其中取材。但笔者感到:《贞文先生年谱》也有一些地方存在错讹或不实之处,而林纾生平中的一些重要事迹,也有遗漏,因此特作考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