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的熬煮方式非常生动、具体 ;茶礼丰富多彩 ,饶有特色 ;茶具样样齐全 ,无所不有 ;茶的名称繁多 ,品种各异。《格萨尔》中的茶文化不仅丰富了藏族茶文化 ,而且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  相似文献   

2.
藏族爱喝茶,吃饭伴以茶,待客光端茶,喜庆节日聘礼赠馈甚至宗教活动,都离不开茶。其喝茶方式和习俗与内地大不相同。独特的藏族茶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是茶的故乡,先秦时即以之为药品和饮料,西汉士大夫已将饮茶作为一种高雅的享受,隋唐时饮茶更形成风尚。藏族何时开始饮茶,难以追寻。从中国最早栽培而且大量出产茶叶的四川与藏区接近的情况推测,藏族饮茶的历史应该是很悠久的。《唐国史补》卷下载,唐德宗时,常鲁公出使吐着,闲时在帐房中煮茶。吐着资普有意问他:“此为何物?”鲁公答:“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中的茶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措吉 《西藏研究》2004,1(4):52-60
文章试从民俗学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品类繁多、名称各异的茶类、茶具,多姿多彩、特色独具的茶礼,以及茶类烹煮方式的具体详尽、生动形象地描绘和研究,不仅说明了藏族茶文化经古代汉藏民族交往而传播到藏区且在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基础上,经过选择、吸收与整合而成的事实,以及茶的贸易对加强各部落之间的经济交往,发展繁荣社会经济起到的推动作用,而且探究并揭示了史诗《格萨尔》中藏族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作为民俗之一的茶浴在藏族的民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起源及大致的发展过程,深深扎根于民族生活深处。而茶所固有的化学药用成份,又为茶的饮用与普及提供了原动力。藏民族在吸收其它民族茶文化的同时,又走出了传统的饮茶模式,使茶的泡制、饮法在历史的传承习俗礼仪中,有了多种方法和类型,揭示了藏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能。  相似文献   

5.
吴端 《民族论坛》2012,(3):62-64
<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和汉民族大都推崇"清饮"不同,因为文化、地区、生活习惯的差异,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同胞,饮用边销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别有一番意趣和风味。藏族:热茶飘香藏族人民饮茶的习惯至少已有1000余年,唐朝李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什么叫紧压茶? 紧压茶是我国五大商品茶之一。因为加工制作的时候,需要经过蒸压紧缩而成形,所以叫作紧压茶。紧压茶形状多样,有饼形、塔形、砖形、方形等,以砖形居多。花色品种有康砖、茯砖、黑砖、花砖、青砖、米砖、紧茶、金尖、沱茶、方包、小京砖、七子饼等十几种。也有人以种代类把它叫作砖茶类。边疆兄弟民族爱喝哪些茶? 兄弟民族对茶各有所爱。如西藏的藏族人民,爱喝四川产的康砖、金尖茶和云南产的紧茶;新疆的维吾尔族、青海的藏族和甘肃省的兄弟民族,爱喝湖南产的茯砖,少数人则对黑砖和米砖感兴趣;内蒙地区的兄弟民族喜  相似文献   

7.
藏族和茶     
一藏族饮茶历史简介 (一)茶在吐蕃王朝前后的发展茶是人类的最佳饮料之一,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流行喝茶的国家就更多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饮茶了。生息在占我国土地六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以藏族为主体,包括门巴族、土族、蒙族、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文字记载,藏族的茶史已有1500年左右.藏族民间传说,在公元纪年以后,吐蕃居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旅游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茶文化旅游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兴事物。云南省作为我国普洱茶的唯一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开展茶文化旅游。将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新的旅游市场,促进茶叶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双向发展,对我国普洱茶文化的宣扬和传承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罗莉 《民族学刊》2019,10(1):22-30, 102-104
雅安藏茶特指由四川雅安出产并主要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饮品。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宁可食无粮,不可食无茶”,茶也是藏族人民的生命茶,藏茶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雅安藏茶即南路边茶是中国边销茶的一种,从唐朝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兴起、繁荣、衰落、重生与再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雅安藏茶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改革中完善成长。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雅安新型藏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西藏民间谚语说:“加查惹!加夏惹!加锁惹!”(藏语: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对于以糌粑、酥油、牛羊肉为主食的藏族同胞来说,茶可以帮助消化,清热解腻,真是“不可一日无茶”。但是西藏过去并不产茶。藏族同胞饮用的茶,一直是靠内地供应。历史上的“茶马互市”,正是反映了这种供求关系。茶叶何时传入西藏?据史书《西藏政教史鉴·附录》记载:“……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其实,很可能早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前,藏族人民已经开始饮茶,文成公主正是为了满足藏族人民的需要,所以才带了茶叶进藏。文成公主不仅带去了茶叶,还带去了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有着多元性和复杂性;禅文化是禅宗的思维方法之一。"茶"文化与"禅"文化在中国五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交汇成"禅茶一味",成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高度契合,其四大 "精神文化"是雅致、清净、平和、正气。《幻茶谜经》这部舞剧以"茶"为线索,讲述美貌贵妇"茶幻"和樵夫、高士、僧人三个不同阶级的人邂逅的奇特境遇,也借助剧中各个人物的肢体语言,来解读富有禅意的茶文化。本文从"幻、茶、谜、经"四个部分分别分析茶幻的"雅致"、茶童的"清净"以及樵夫、高士、僧人三人之间的"平和"和无垢的"正气"。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她在创造祖国的灿烂文化、捍卫祖国边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并将继续做出重大的贡献。一、藏族人口的变迁藏族历史上人口究竟有多少?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藏族人口发展慢了还是快了?这是一个国内外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物质美和精神美,是提升美学修养的渠道之一。认识茶之美要求理解茶可俗可雅、自由活泼的多样性,融合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兼顾美的规则性与风格差异;喜爱茶之美要求多渠道体验茶的本体美,多角度领悟品茗意境,多层次理解茶道思想;创造茶之美要求掌握泡好茶的基本功夫,促成茶道精神的体悟与传播,借由茶境四妙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在种茶、制茶、饮茶、颂茶的过程融入了儒家礼仪、佛家禅道和道家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浅议公共图书馆徽茶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和搜集要点。  相似文献   

15.
藏族的茶文化,在祖国的茶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它是由茶叶本身与祖国内地直接的渊源关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以茶叶为中心的经济交往,以及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功用所共同构成的。 (一) 据民间传说,茶叶未传入藏区以前(大约公元3~4世纪),藏族的先民已开始饮用  相似文献   

16.
茶,是牧区生活必需品,藏族群众对茶的需要甚至赛过糌粑,一天也离不了。“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这古老的藏谣唱出了茶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在旧时代的漫长岁月里,茶成为统治阶级通过不等价交换,对藏民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物资。被称作“杀人魔王”的清朝驻藏大臣赵尔丰,甚至明文颁布“金沙江以西,唐古拉山以南不许种茶”的禁令,藏族人民喝茶之难,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有很多与喝茶有关的礼节。这些礼节必定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就使得中国茶礼仪的内容更加复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本文以中国传统茶礼仪为切入点,对茶礼仪的文化精髓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对中国茶礼仪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益阳茶,是马背驮出的传奇,是"茶马互市"中经久不衰的口碑,是"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的飘香,是洞庭湖畔与西北边陲割舍不断的民族情谊。生命之茶自古以来,益阳茶中尤以安化茶出名,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今天,以县域命名并为世人所公认的茶仅有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在我国的茶叶教科书中,安化茶是作为一个专门的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藏茶因为其民族性色彩的浓厚和制茶工艺的独特性而在学界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度的关注.除藏茶的制作工艺外,藏茶的文化属性是藏茶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关涉到地理、民俗、社会、经济、交通等多方面的历史考查和现实问题,内容驳杂、牵涉颇多,所以欲对藏茶及其相关的藏茶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非易事.我们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藏茶文化,藏茶文化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对其本原性的认识和历史脉络的把握,即藏茶本身产生与传播的历史渊源.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将对藏茶的渊源与边销历史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禅与茶道"、"禅与饮茶"、"禅与种茶、制茶"、"茶禅文化及其传播"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其主题是:禅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入且广泛的,"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