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芳芳 《晋阳学刊》2013,(6):128-135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北京市为案例,描述其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状况,并基于6大主城区的数据,利用扩展的C-D函数及混合面板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业已形成良好的金融集聚态势;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98—201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长短期互为因果关系;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但短期原因不成立,而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都不是产业集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6):68-72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30个行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各省市已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集聚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与产业集聚在本质上都属于集聚经济,在空间发展上两者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本文在理论上拓展了Fujita&Thisse模型,得出了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呈非线性关系的结论性命题;在实证分析上,选择了长三角25个设区市1998-2010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GMM回归,检验了上述命题,并得出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的结论.这一结论对我国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产业集聚具有正、负外部性,政府对城市群内集聚区的规划应合理把握集聚的度,应加强集聚区间分工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集聚增加带来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振兴金融须先行,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区域集聚度指标对福建省金融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了现有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福建省制定金融资源分配方案与金融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福建省内已经产生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其集聚水平在不断上升,且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整体促进省内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使省内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应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洋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产业集聚拥挤效应在海洋生产和开发活动中更易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我国沿海11省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并促进经济增长,过度集聚则引起拥挤效应并阻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集聚现象大量地存在于许多地区,促进了区域竞争力提升及竞争优势的产生。集聚的竞争优势主要产生于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实现。外商直接投资、风险资本、信息交流需要以及企业家精神、制度与政府政策都是促成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集聚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方面与文化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文化产业具有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强大功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探讨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进而实证分析陕西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最后结合ISM模型结果进一步解释了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综合体目前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模式。文章在分析城市综合体的功能聚合、产业聚合和文化生态聚合三大特征后,从城市综合体开发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三个角度,重点对城市综合体开发的经济集聚效应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提出在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经济集聚的向心力,发挥经济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1—2010年面板数据,本文对城市群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服务业集聚区位熵值大多在1.5以上,产业相对聚集且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位熵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应的弹性系数为-0.395,负效应影响明显,表明由集聚带来的该地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开始出现逆转,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值得关注;模型控制变量,如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政府干预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等均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今后政府对服务业集聚的引导应注重从"量"到"质"的转变,注重对集聚多样化协调、集聚协同产业的发展以及集聚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使产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突破各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对产业组织的集聚形态进行了延伸和重塑。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整体程度逐渐提高,省际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差距在逐渐缩减,地理集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内陆地区扩散;虚拟集聚程度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极化现象严重,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虚拟集聚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上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区域间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加速地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并进,实现“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地方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来自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反映产业外部性本质的两种主要形式之──地方化经济分解成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并以2000、2004年中国4位数行业制造业为素材,实证分析1)地方化经济对全部四位数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2)地方化经济对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新兴的高新技术三个典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本文发现,无论从静态还是滞后影响来看,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地方化外部性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但产业内集聚远高于关联产业集聚;从三个典型行业来看,成熟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以产业内集聚为主,高新技术行业更多地表现为关联产业集聚.本文的发现对目前中国城市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意义的启示应重视发展中等规模城市.另外,地方政府在选择主导性产业时,应区别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在产业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掉要素禀赋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而把集聚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就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该框架,城市集聚经济的变化、要素价格变化、产业的集聚经济布局指向和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对于北京市城乡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00~2002年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资料,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分析视角,详细地考察了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始终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基础,且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规模经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对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而地方保护主义却阻碍了这一态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是一定区域内某种特定产业或某些不同类型产业的高度集中,其核心是形成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它不仅完善和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聚机制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所产生的效应将是巨大的。区域产业集聚的效应,集中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根植性机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海  陈雪梅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28-132,219
产业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是经济学家解释产业集聚的两个重要维度。然而,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区域进一步工业化和专业化过程是个体决策的结果。社会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给予经济主体、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绩效以丰富的解释。产业集聚根植性来源于本地初始条件、历史因素和社会资本,它们推动本地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构成了产业集聚生成的根植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集聚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河北省产业集聚和人力资本的积聚为例,详细分析了河北省产业集聚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积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人力资本流量与产业集聚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据此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产业集聚水平与人力资本集聚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是产生规模经济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对产业集聚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了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理论,实证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的作用并分析出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构建新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这是都市圈发展的内在动力.对长三角而言,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