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秀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45-47
李颀作品中有近20首诗涉及颍阳和嵩山,“我本家颍北”更明确指出其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唐代,颍阳、嵩阳和登封是有复杂关系的三个地名;东川作为行政建制是在李颀死后才有的。通过考辨,文章认为李颀郡望为河北赵郡,籍贯为唐时河南府颍阳县,即今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东川乃李颀归隐颍阳的一别业名称而已。 相似文献
2.
罗琴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0-63
元人辛文房据“东川别业”之名而定唐代诗人李颀为“东川人”,近人因之有东川即“四川三台”与“云南会泽”之说。马茂元、谭优学、傅璇琮、姚奠中等人又先后有东川别业所在地的“许昌说”、“巩县说”、“颍阳说”、“东溪说”。其实李颀的郡望和祖籍在赵郡,实为唐河南郡登封县人。 相似文献
3.
卢华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对唐初杰出政治家、史学家魏徵的籍贯进行了辨析。指出两《唐书》所谓“曲城”系“曲阳”之误;钜鹿曲阳乃魏氏郡望,馆陶为魏徵祖籍,相州内黄为魏徵出生地。今人称魏徵或钜鹿人、或馆陶人、或内黄人,其说均有据,仅各有所指而已。另作者还对魏徵“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一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徐朔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4):5-8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历来众说纷纭的王通门人问题作了考辨。作者认为,史载王通门人可分为正式入门弟子、受教于王通但未正式入门也可以弟子视者及曾偶或就教或请益于王通者三类;《中说》非阮逸作,《中说》自有其失,但其中也有不少论者以为其误而实未必误之处;杜淹《文中子世家》为文不富,时有阙失,但若因此又不周而疑及王遍及《中说》,斯亦过矣。 相似文献
5.
翟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5):28-32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分为三类:一、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二、转引或脱文,三、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相似文献
6.
李兴斌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三国志·马良传》附《马谡传》中“谡下狱物故”一语,使不少人对马谡被杀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详注《三国志》的卢弼虽对马谡被杀的真实性不怀疑,但对“下狱物故”的说法却提出质疑,他引潘眉和周寿昌的话说:“《刘琰传》书‘琰竟弃市’,《周群传》书‘裕遂弃市’,或云伏辜,或云伏诛,无书物故者。”“街亭之败,戮谡谢众,已见于诸葛本传矣。即此注引《襄阳记》谡引殛鲧之语,蒋琬述楚杀得臣之言, 相似文献
7.
金其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40-43,111
无字碑富有传奇色彩,是中国碑文化的瑰宝。除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外,历代还留下了多块无字碑。其中有些无字碑究竟为何无字,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笔者对历来岐见不一的几块无字碑为何无字,进行了辨疑探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龚剑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关于明代戏曲作家王济之籍贯,《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2月第3次印刷本)作“乌镇(今浙江湖州)人”。然笔者以为此说尚有疏误之处。据史志记载,王济是明代海州府乌程县乌镇人。据此,《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称王济是“乌镇人”,当属可信。但此书又将乌镇注释为“今浙江湖州”,则误。因为,乌镇今既不属湖州市市区、郊区,也不属湖州市所属各县,而是属嘉兴市桐乡县。退一步说,假定乌镇 相似文献
9.
赵平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秦诅楚文是战国晚期一种重要的古文字资料,从古到今,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看重。关于原石的发现,散记于多种文献当中。容庚先生撰《诅楚文考释》,曾就此进行梳理,其言甚为明晰。诅楚文问世以后,苏轼首先为之赋诗并作序,其后宋元明清各朝以至近现代,都有文人学者为之题咏、著录、注释、考订。但是几乎在诅楚文发现的同时,就有人对它提出怀疑。最早向诅楚文献疑的是苏轼。接着,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都穆、清代的欧阳 相似文献
10.
谢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92-97
欧阳修艳词曾有各种传闻,或纯系讹传,或事出有因,虽有出自政敌之诬陷者,但也与其生前的绯闻有关。欧阳修生前曾两度身陷绯闻,而绯闻惊暴时间又恰值庆历党争与濮议之争,所以被其政敌利用,广为扩散。通过各种史料,对欧阳修艳词绯闻的前因后果以及政敌之间的个人恩怨等进行梳理辨析,不仅澄清事实,也揭示出北宋党争若干被人忽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1.
叶罕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4):35-39
《九歌》是在郊天祭歌的基础上为怀王朝创作的宫庭祭歌,是在体裁上以崭新的歌舞剧形式创作的宫廷祭歌的典范。对《九歌》性质的误解,源于其歌舞剧式体裁的特殊性,但我们还不能说它就是中国早期歌舞剧的源头,只能说《九歌》中诸多的戏剧因子,使之成为早期歌舞剧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神思》是《文心雕龙》中的名篇,学术界对其关注较多。但是由于该文成篇已逾千载,本来面目早已难见,校勘、注释仍有继续之必要。其中“视通万里”应为“神通万里”;“意”应理解为“情意、情志”。 相似文献
13.
14.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18和19世纪的欧洲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化。由于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在欧洲各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取代了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和作坊,生产力大幅度上升,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世界性的市场初步建立起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摧毁了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政治革命的风暴震憾着西欧社会内部的各个方面。这一时期,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和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扩大;另一方面是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农民破产、工人贫困失业、罢工、犯罪、经济危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现实迫使人们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历史巨变?怎样回答和解决面临的大量社会问题?许多知识分子,诸如伟大的空 相似文献
15.
陈增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考论二题:(一)元初杨琏真加发掘会稽宋帝陵墓,诸书所述颇多异同,当从周密记载在至元22年(1285)为确。林景熙、唐珏各有收敛陵骸义举,而《梦中作四首》则为林作。(二)四库本黄庚《月屋漫稿》与林景熙《白石樵唱》互见诗计22首,两集所载篇题不同,字句亦多差异。今考定属林诗无疑。 相似文献
16.
焦长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6)
无定代词"或、有、莫、无"等词,从它们的本义到假借义、引申义的各种语法作用和意义,在演化过程中,具有音从义转、音同义通不拘形体等语法特征。有些教材和论著中对此分析有异,判断不当。对这些易混淆的词性类别,应针对汉语特点,强调语法分析时兼顾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兴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回文传》的作者问题,是学术界的一桩疑案。本文一方面批驳了怀疑原书题署的种种理由,一方面结合《回文传》本文和李渔的其他著作,从作品提到的戏剧演出、体现的政治主张、反映的社会背景、素轩的评语以及作品的题旨、结构和语言等方面,论证了作品原来的题署“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不能轻易否定,本书可能是李渔早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沈怀兴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4(5):1-9
论及双声、叠韵问题,传统语文学家与现代语言学家的目的、视角均不相同。现代双声叠韵说是为了支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而提出的,"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又是20世纪30-40年代为驳斥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的外来诬蔑而提出的。通过对现代联绵字观念之代表性著作的考察,发现现代双声叠韵说的提出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没有可靠的语言事实支持,所以越来越深陷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崔春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一,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群吗? 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早已有科学论述.在人类历史上,有五种社会形态,最早的人类社会就是原始公社.马克思在他的手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指出,“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性交,没有家庭的‘群',不属于人类社会”.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注中,认为最早人类社会是“原始公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光辉著作中,论述了人类最早的原始社会,只是包括血缘家族和氏族两个阶段,并没有“原始群”这个社会阶段.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一切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次序,最早是原始社会,其中谈到了氏族,并没有说有“群”这个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朱姝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8-51
吴绮是清初诗坛一位非常活跃的文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痕迹。本文通过对吴绮两位女婿的生卒年考订、诗文互校,重新确定二人位次,纠正了《吴绮年谱》中的长婿、次婿颠倒之误,从而展现了以吴绮为中心的吴氏家庭生活及其思想观念,亦从侧面映照出清代仕宦沉浮的真实剪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