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关系,提出了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观点。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陕西省信息产业进行分析,认识现状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引发并阐述了发展陕西省信息产业的新模式——知识网络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石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了陕西省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对其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包括对油气开发、油气转化和相关产业的评价,给出了陕西省石油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关政策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群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也已起步。先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用产业企业数量区位熵法和产业产值区位熵法对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进行定量测度分析,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壮大,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陕西省油气资源的储量分布入手,重点分析了油气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生产状况、资源量、规模及其经济贡献等,并从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油气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Tapio脱钩模型,通过计算陕西省1995—2011年五大类产业CO2排放量与产业发展脱钩指标,研究了陕西省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不容乐观,而第三产业发展与碳排放关系整体上比较理想,属于低碳排放产业。因此,必须探索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从产业结构错位的角度,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跟踪与实证分析,揭示了1979—2005年度间的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虽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有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的现象,但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同时期板面数据相比较,产业结构错位幅度较大,人力资本的转化利用率低,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城乡富余人力资本的蓄纳,论文提出了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三产业,兼顾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内的吸纳和产业间的转移,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以及机会与政府六个方面对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竞争优劣势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的投入度,建立油气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截至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不过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还需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也深刻认识到体育旅游产业之于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涵盖了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内容,可以增强地方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实现精准扶贫中带领当地群众真正走向共同富裕。本文联系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对陕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进行仔细分析,并尝试从加强统筹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特色旅游产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基于产业比较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业的内涵、价值传递、影响方式、空间布局及产业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等六方面对旅游业和创意产业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两产业融合的理论诉求,同时对目前两产业融合的途径进行归纳、分类,并提出了“旅游可以创意化,创意可以旅游化”的发展理念,指出了产业融合对旅游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化产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人资源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了榆林和延安两个相对独立的化市场与化产业发展格局;但制约两市化产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仍然很多,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寻找对策,从思想观念、政策植入、机制创新、职能转变、理论研究和经费保障、统一市场、横向联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两市打破市场分割,积极携手合作,在实践中大胆开拓,走出一条使陕北化产业持续不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却是文化产业弱省,目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当务之急。针对陕西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特有的优势和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则和发展对策,并对几个具体产业如旅游、报业、网络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振兴文化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陕西省提出建设"八大文化产业园区"的目标,重在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现有文化产业质量、机制体制、资本运作、产业壁垒、产业聚集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合陕西省文化市场环境和主体的实际状况,从资本和市场化的角度阐释振兴陕西文化产业的资本运作方式,更加明确了多种形式资本运作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本运作的大胆创新和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推手的背景下,陕西文化产业在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和引领消费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对陕西文化产业在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机遇进行分析论证。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科技与文化融合形成的创新驱动力、“文化+”的跨界融合等都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陕西文化产业要实现突破式发展需从转变观念获得追赶超越的新模式,从产业转型面临的新理念获得发展新思路,从文化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动能获得发展新趋势,从“文化+”“互联网+”新业态获得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围绕“文化+”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构建基于互联网能力开放的应用聚合及业务的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加强产业融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研究与引进机制,扶持本地创业团队和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相关人才政策显得尤为关键。基于省域比较的角度,梳理四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从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存在政策体制、政策对象和人才服务管理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述高校文化产业是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人才战略,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打造辽宁文化品牌,同时加强管理,转变观念,使辽宁文化产业逐渐拓宽国内国际市场,在文化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高校艺术教育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出发,分析了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途径,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河南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为河南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西报业发展的研究,分析陕西报业结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面临新旧媒体竞争,陕西报业仍旧保持发展势头,报业经营收入继续增长、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在结构变化的同时,面临着包括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手段趋同等问题,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陕西报业跨区域、跨媒体、集团化发展,是实现陕西报业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是观念落后,产业意识淡薄,创新精神不够,管理体制陈旧,经营机制不活,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足,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是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陕西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应当建立现代文化产业制度,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构建文化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9.
陕西人才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运用产业专业人才结构偏离度、行业等级位差和动态协调度三个指标,分别测度了陕西人才产业结构、人才行业结构和人才层次结构状况。结果显示,陕西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仍不协调,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由此提出进一步促进陕西人才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