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契丹小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是中国目前关于契丹小字的最高水平的研究著作。但对契丹小字的解读还仅仅是一个开端,还需要进行更深刻、更广泛地研究。 1、关于卑9u(尤侯韻) 《契丹小字研究》(下略称《小字研究》)把对应于许王墓志汉字志文第二行之美功臣洛京留守开府仪同三司(下残)的契丹小字从许1中找了出来,认为下面四个字即洛京留守。又从令11中找出中京留守,仲16中找出了娄室大王。另一方面从许34中找出守太傅,兴36中找出沈洲刺史,故2中找出了尚书右仆射。  相似文献   

2.
契丹民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契丹小字是契丹人学习和参照汉字而制成的两种文字的一种。在探求解读的实践中如能找出一些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推动契丹文字的解读工作,是非常切要的。我们在从事解读契丹小字的过程中摸索出两个解读契丹小字的方法,今提出供参考,并盼指正。  相似文献   

3.
辽代曾创制并使用过两种民族文字,即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据史书记载,契丹大字系遵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命由汉人帮助创制,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颁布推行的。制字方法主要是增损汉字笔划。近五十年来发现的几种契丹大字碑刻,使史书的记载得到了证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里写作从""的字有24个,多数都是用"省声"来标注读音的。这种标音方式客观地反映出汉字读音的变化,具有区别字音的作用,但是不能区别字义。""字最早见于金文,像两火炬交叉、火花四溅之形。根据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说文解字》里从""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划分成"小"义、"明亮"义、"环绕"义、"大"义、"幽暗"义等几类。现代汉字里,从""的字一部分简化后与"荤"、"蓂"等字所从上部""类化,我们应当注意这部分字的部首编排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7.
西夏、契丹文字的比较研究于宝林在民族古文字研究中,文字比较研究占重要地位。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些少数民族在创制本民族文字时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借用汉字并加以改造,我们对这些文字进行比较,看看他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借用汉字的,而在借用汉字时又是如何改造汉字...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8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所编汉语教材《唐语便用》所载汉字的异读声调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作者对异读字声调记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音面貌,比如“浊上变去”,保留古读等,一是作者不能够把握汉字的正确读音,比如多音字及古读中的两读现象,一是语流音变造成的协同发音,再就是纯粹的错读。  相似文献   

10.
列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现一契丹小字墓志。据专家认定,这是该地区继《肖慎微墓志》、《许王墓志》之后的第三块契丹小字碑刻。 该碑刻长104厘米,残宽70厘米,厚16.5厘米,碑首已残,四周边缘刻有精细规整的回字形纹饰,中间阴刻契丹小字,现存13行,近300字。残碑的另一面是浮雕佛像、有彩绘,现存四尊生佛。据专家介绍,这块墓志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10块契丹小字碑刻,其行字和办法与《道宗哀册》、《宣懿皇后哀册》基本相似。经初步考证,墓志属于辽代晚期。  相似文献   

11.
拼音化运动是以创制拼音文字满足普及教育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取代汉字记录汉语为最终目标的拼音文字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拼音化运动长期与政治运动、思想论争相关联,对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与汉语的适切关系缺乏冷静、充分的学理思考。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便于区分同音语素,与汉语词汇字族化、词义表面化的特点比较契合。《汉语拼音方案》不能很好地区分同音语素,无法承担取代汉字记录汉语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汉字发展史纲要(专著)刘又辛、方有国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年出版《汉字发展史纲要》是国家社科项目。本课题1992年6月立项,1997年12月结题,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01年月获得重庆市社科一等奖,2002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二等奖。本书从世界文字的角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指出汉字从尚未确定大约有四千多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至今仍然有很大活力的一种独特文字。书中指出,传统的以字体变化为小篆、隶书、楷书等四个发展阶段,不是汉字的本质变化,汉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就孔子《论语》与柏拉图《对话录》的语言文字特点、修辞学特点、逻辑学特点三个方面,比较东西方的直线型和环型两种思维模式,并作一些初步研究。一以象形性为特点的汉字构造异于以读者为特色的希腊字母文字。从文字学史上看,汉字尚处在表意文字阶段。“六书”的确定就说明了这种文字的重形轻音性。它易给人的视觉造成一种“临近感”,一种蒙太奇。读者往往是以字观物,以物构象,形成意象的复合体。尤其是汉语中的拟声词,如“轰隆”,“唏嘘”或“咭咭呱呱”,它们同时刺激你的眼耳,造  相似文献   

14.
自有汉字以来,就不断有简体字出现。甲文、金文中繁简互见,可证。隶变前的简化字,多为隶所吸收,隶可说是当时文字的规范化。隶变后又有大批的简化字陆续创造出来,在历史上长期通行的,多已收进《一简》、《二简》。因此,连力主简化汉字的人也认为:简化汉字到此为止,留给子孙后代去搞吧。不,只要有汉字就有简化的问题。简化汉字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它同汉字一起产生,也将同汉字一起消亡。只不过简化汉字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将进入更深入的新阶段。今后,汉字的简化似不应停留在就字论简上。必须从汉语词汇出发,以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为目的,进行简化汉字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一提汉语规范化,人们首先想到汉语语音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史载契丹文字有大小两种:契丹大字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突吕不、耶律鲁不古二人主其事;契丹小字可能创制于天赞初年,太祖之弟迭刺主其事。金灭辽后,亦仿契丹制作女真大小字,但契丹字仍沿用至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4年)始废。现今所见辽金时代契丹文墓碑、铜印、铜牌、铜镜、鱼符、玉盏等物,铭文亦有大小字,足证史籍记载不误。就目前所知,契丹文碑铭年代确凿者以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耶律延宁墓志》(契  相似文献   

16.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人乘唐末之乱建立契丹王朝之后,出于民族感情和为了适应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曾先后创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自行创制文字的先声,对于后来西夏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和满洲文字的产生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黎传绪 《东岳论丛》2004,25(1):122-126
汉字的简化方式大概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汉字简化总表》显现出种种缺陷。为适应社会需要,汉字还是必须简化,但是关键在于如何简化。现阶段汉字的简化在于精简汉字的用字数量,现阶段能顺利简化的汉字大致有四个方面。简化读音,也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这些音节通常保留了古代不同历史层次的读音,是研究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先有语言,后有书写语言的文字。女真族自然不能例外。这里先讲文字后讲语言,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文字是有形的,而语言是无形的。有形的例证鲜明,无形的论据困难。先说女真文字,它创制于十二世纪初年,当时相邻的契丹族(辽)和汉族(宋)早已有了文字,阿骨打遂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在契丹字和汉字的基础上制成了女真文字,并接受了以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多音字的现状看多音字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语多音字的现状看多音字的整理刘松汉多音字是一个汉字有几个读音。多音字的存在是方块汉字带来的结果。我国曾于1957年至1963年分三次对普通话异读词进行过审音,并于1963年辑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初稿》。此后,又对《初稿》进行了修订,国家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