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运动在社会和学校逐步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从事专业和业余运动的人数持续增长,几乎所有的人,尤其是各代表队的运动员和体育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怎样消除疲劳,便成为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们非常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的目的是阐明运动后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以及介绍一些消除疲劳的方法,供体育教师、教练员、医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台儿庄区40所普通中学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结果表明:不同学校在场地、设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中学开展课余田径训练尚未被社会完全接受;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运动训练质量低;教练员对比赛结果的奖励不满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台儿庄区普通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少年、特别是少年乙组举重运动员训练中出现过度疲劳,出现伤病现象,提出和研究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安排的新颖性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提出问题的根据   1.《举重教学训练大纲》中的举重训练基本原理指出:“举重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由 (对训练刺激 )不适应一适应— (对新的训练刺激 )再不适应一再适应……循环往复过程。而每一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循环过程的完成,也就标志着训练水平又提高了一步。当然,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总是有限度的,运动量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一味增加下去,因此,就要靠节奏来进行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中,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确保大学生运动员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促进其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诊断方法和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为今后教练员制订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疲劳是指人体工作或运动到一定强度或时间,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经过休息后工作能力又能恢复的一种生理状态。在运动时,人们感到有局部肌肉疲劳或全身疲劳,并伴有精神疲乏和肌肉酸痛的感觉,这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是防止机体过度消耗而发生过度疲劳或机能失调的一种警报性或保护性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疲劳对人体有积极意义。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消除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从运动生理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强度大小,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短时间剧…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宿州市高考体育训练队中的160名体育高考生对其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训练成绩的满意程度,认为:高考体育生对目前执训的教练员领导行为的5个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现象;不同年龄组的高考体育生对教练领导行为及训练成绩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组的高考体育生对教练领导行为及训练成绩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高考体育生对训练成绩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但对教练领导行为的满意度则有显著性差异。并对此提出:教练员要在运动技术方面加强对高考体育生的训练与指导,尤其要针对高考体育生进行个别差异化指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高考体育训练队教练员队伍建设,并要对其领导行为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7.
结合运动训练及比赛的实践,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论述了现代竟技运动的特征、疲劳恢复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及恢复方法,以便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对疲劳与恢复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适应—疲劳学说视角对女子中长跑训练疲劳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运动训练本身会产生负效应现象.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黄金年龄因伤被迫退役就是教练在训练中忽视运动训练负效应人为地造成的,这也提示我国教练:运动训练本身具有负效应,在中长跑训练中要重视和借鉴国外教练的"两极化"训练模式,增加有氧训练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大学生运动员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内容;提出了客观上的困难决定于某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主观上的困难取决于大学生运动员对比赛、训练的态度的观点;认为有关意志品质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教练员更具体制定训练计划;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调节包括自我组织和自我动员;大学生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对教练员的活动有依赖性,教练员应善于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成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保障。该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并结合实际的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 ,分析了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排球运动活动结构决定心理特征 ;排球运动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心理特征 ;各种主客观刺激的应答过程和排球运动的高水平发展决定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征提出了赛前心理调节和训练的具体方法 ,为广大排球教练员提供理论上的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莉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3):101-103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访谈及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成因、判断的方法、消除心理疲劳的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和克服运动性心理疲劳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外学者关于耐力项目运动强度研究得出的生理实验数据和中外教练在耐力项目-/OIl练强度上的安排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生理实验数据指标都与两极化训练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国外教练员在体能类耐力项目训练强度的安排上采用两极化训练模式。使运动员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创造出个人最佳成绩;中国教练把提高无氧乳酸能力作为训练重点,易造成运动员肌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而伴随有激素疲劳综合征,从而缩短了其运动员竞技生涯.  相似文献   

13.
在运动训练中 ,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现象 ,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 ,才能引起机体剧烈变化 ,进而产生适应 ,提高体力 ,取得训练效果。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 ,训练和比赛的负荷量和强度越来越大 ,谁拥有独特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大负荷训练与恢复的有机结合的措施与手段 ,谁就能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及生化特点的简述 ,研究加速训练后的身体恢复措施和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业余射击训练中进行以思想意识培养和思维方式引导为主的心理素质训练,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时稳定发挥。运动员要获得稳定的心理素质,从业余训练阶段就要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就要求教练员从训练细节入手,把心理训练方法贯彻到训练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针对影响射击运动员正常水平发挥的关键心理因素,实行重点突破;培养运动员端正比赛心态,保持技术和心理的稳定;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运动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启发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题展示】2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进行拓展联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中国的运动员历来是靠大运动量的训练出成绩的。但是,刘翔的成功却不是这样——刘翔的教练员孙海平摒弃了"越练越疲劳,越疲劳越练"的训练模式.而是"减少无谓的训练次数,增加有效的运动负荷"。结果,减少的是运动中的创伤,提高的是实战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东省田径队、帆板队、柔道队,陕西省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及皮划艇激流回旋国家队等共7支专业运动队118名运动员、教练员及26名队医的问卷调查及询问交谈,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消除运动训练疲劳方法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足球运动员实施不同训练负荷方案后心率、血乳酸、血尿素氮的检测与分析研究 ,发现该三项指标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采用血乳酸、血尿素氮不仅能够客观评定足球训练和比赛的运动负荷强度 ,而且也是控制运动负荷强度以及促进运动疲劳恢复的有效监测指标 ,其方法简单易行 ,从而为教练员加强医务监督、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足球的传接球技术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的作用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了运动员或学生要提高比赛能力,必须抓好足球基本功的教学与训练,以适应现代足球运动快速、全面、合理、有效的发展需要.文章还进一步提出了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中必须严格要求,将传接球这一类基本技术合理运用于比赛中,以达到更好地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练员的心理品质和教学行为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许多心理学家和体育工作者经常探讨的问题,研究认为,影响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因素包括教练员自身特征、素养、行为表现和运动员的理解能力、训练的经验及成果、外在的训练环境、内在的训练环境,其中最本质的两个因素是教练员的行为品质和教学行为。它们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散手运动员疲劳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手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决定了要对运动员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散手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