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气候变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影响下,雨洪灾害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雨洪灾害风险治理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通常从复杂系统工程的局部出发,缺乏对多维视角的综合性探讨.回顾数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出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类研究视角:以雨洪设施为主的治理、以规划为重要手段的政策治理、防灾技术治理及保险、激励、...  相似文献   

2.
针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孕灾机制复杂、风险暴露度高、承载体脆弱”等典型特征,应用多源数据与智能分析的雨洪灾害智慧识别技术,提出了多尺度规划协同的韧性防灾布局的规划思路,建构了应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智慧—韧性海绵城市规划方法。结合闽三角城市群—厦门市—杏林湾片区三个典型尺度,进行规划应用探索,包括流域—城市群层面的孕灾环境与承载体脆弱性解析、区域生态海绵系统格局建构,城市层面的雨洪脆弱性评价、承洪韧性空间结构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避灾场所布局,街区层面的分单元差异化承洪韧性规划设计及雨洪风险智慧监测与导控,为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智慧识别与韧性防控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及实践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3.
马洁云  郑艳  周泽宇 《城市》2021,(1):72-79
西咸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风险,对西咸新区组织机制建设、 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和宜居性的生态建设、 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城市等协同试点建设、 提升气候防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气候投融资途...  相似文献   

4.
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有19个在2016年汛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面临着经济、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有水平亟待提高的局面.笔者总结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城建大学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当今的海绵城市建设举措,从低影响层面提出了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案和处理方法,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低影响入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圣明 《城市》2016,(9):42-46
温岭东部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三者共生共赢的新路径,已初步形成了“清洁产业、生态排水、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四大防护体系,确立了雨水“自我渗透、自我过滤、自我积存”的海绵城市生态底色,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实现了雨水资源化,实现了“城市、产业、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总结温岭东部新区的经验,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难得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廖茂林 《城市》2016,(8):21-25
全球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和环境的脆弱性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缓解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并行不悖的两种方式。发达国家的城市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薄弱环节确认、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国外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以及政府职能划分对促进韧性城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这对我国建设韧性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际合作和自主探索两条路径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设定及具体举措上明显不同,但总体上都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在宏观层面,政府对韧性城市建设的引导意识和规制能力仍在形成阶段,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在微观层面,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缺乏对韧性城市建设进程的感知力和参与度,尚未树立起韧性城市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两条路径的韧性城市建设实践都为解决当前复杂城市问题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可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卢溪 《科学发展》2021,2(2):101-105
上海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是:重设施建设,轻政策投入;重传统灾害,轻新型风险;重短期应急,轻长效预防;重政府主导,轻社会参与.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积跬步,至千里"的长期过程,上海需要在精准施策、强化治理、源头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9.
李鑫  罗彦 《城市》2017,(10):41-48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病、灾害风险多元复杂、人口老龄化逐步凸显的新背景下,传统公共安全规划思路出现诸多不适应,韧性城市建设的意义尤为重大.在梳理韧性城市理论与演进的基础上,总结了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及韧性视角与传统视角的主要差异.结合国际城市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发展韧性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风险识别优化原则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韧性城市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E)、社会(S)、生态(E)和设施(F)四个维度设计评价体系,以2010年、 2015年和2019年我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例,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30个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各城市的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二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韧性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韧性水平较低;三是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导致其韧性水平和建设能力不同。最后,笔者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设施韧性四个角度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卢文超  李琳 《城市》2016,(11):28-33
湖北省黄石市作为"全球100韧性城市",正按照"全球100韧性城市"总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总部政策及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工作机制等,加快落实韧性城市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韧性的水系统、 经济系统及宜居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廖茂林  李菲菲  高佳琳 《城市》2017,(11):60-66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起步较工业化晚,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发展也极为迅速.这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纵然促使城镇化取得伟大成效,但也催生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使得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日趋多样的外部冲击.于是,如何提升城市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或者说"城市韧性"的研究命题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尚未成型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理念面临转型,建设低碳韧性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王永阳 《城市》2016,(6):56-60
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生态城市发展的重点.笔者结合天津的特点,针对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湿地、河流的保护改造、可渗透路面以及下沉式绿地的推广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推动天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指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理念及意义,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从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等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倩 《公关世界》2016,(13):12-12
特大暴雨百年一遇,但我国的城市内涝却丝毫不罕见。近期,全国多地发生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极值的强降雨,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已有80多个城市出现了局部内涝。随着许多城市被淹,建设海绵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建设重点为设立海绵城市,而其具体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依据水利设施、整体性城市规划方案、周围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等进行综合性考虑。本文从海绵城市的基本理论出发,进一步阐述设置海绵城市的缘由及其重要性。最终作者提出在设立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采取艺术设计的手法,其中涵盖了设置自然风景保护带,进一步健全市内重要区域绿化相关设施,充分保护湿地性区域共计三个层次,让环境设计在海绵城市设立中发挥出应有的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频发及生活用水污染等问题突出,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日益紧迫.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海绵城市,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及技术规范.天津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天津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区之一,迅速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将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作为规划审批的必备条件.笔者通过介绍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同开发阶段项目审批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上海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市、区、街镇各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一网统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各领域、各环节运行更安全、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韧性作为现代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和威胁的新范式,也是维持城市系统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明确韧性城市的定义内涵、核心机制和评估策略对其实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结韧性的研究缘起、核心机制和认知观点。其次,阐释韧性城市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义进行梳理,简要分析韧性与适应性、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城市韧性归纳为两种类型:城市"特定韧性"和城市"一般韧性",在此基础上对韧性城市的评估体系和提升策略进行归纳。结果发现韧性模式的确为城市复杂问题的解决的有效范式,但仍需要在韧性分类研究和因地制宜的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继续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