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古人类学和今人类学资料提供的线索,东北亚洲是蒙古人种形成、分化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北亚和东北亚三个区域性类型的形成均与该地区有关。对收集自中国东北地区、分贝加尔、东西伯利亚、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高原、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等地的36组古今居民颅骨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东北亚地区古代居民种系成分的主体是“古东北类型”和“古西伯利亚类型”。这两类种系成分对该地区近现代居民的人种构成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游牧文化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类型和畜牧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将中国古代所有的游牧文化划分为五个类型 ,即蒙古高原型游牧文化、青藏高原型游牧文化、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游牧文化、西域山地河谷型游牧文化和西域绿洲半农半牧型文化。并对每一个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戴庞海 《中州学刊》2006,(3):200-202
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标志着从此不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其仪式本身十分繁复,在历史上曾备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中国古代冠礼有诸多特征,重要的如其主体是汉族、儒家色彩鲜明、仪式日渐简约化、明显的等级色彩、极强的教育性、明显的性别差异以及象征性、交际性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界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属性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农业文明的典型形态 ,并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特征 :源远流长 ,从未间断 ;多元共生 ,交融互动 ;农耕主体 ,农、牧互补 ;融汇吸纳 ,多重开放 ;人文精神 ,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5.
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考古学研究而形成的新兴的分支学科———分子考古学,利用分子研究技术,对出土的古代可研究对象进行分子水平的分析和研究。分子考古学对解决人类的起源、迁徙,动、植物的家养与驯化过程以及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等重大考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DNA实验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先后对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河北、新疆、青海等地多批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古DNA的提取和分析,初步建立了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的基因库,为研究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群构成、迁徙模式、混杂程度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市场的财政性质以及历代改革之类型这三个问题,作了历史的和理论上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1)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的非制度化;(2)国家的经济政策,根本是以财政为中心的,而市场则被国家作为其组织财政的工具;(3)中国历代改革之类型——征农型、征商型,农商并征型——实由以上两点及其相关问题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法律制度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制度的发展在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下,历经嬗变。同时,法律制度的发展在思想和理论基础上,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在内容上以刑法为主体,又形成了以君主意志为转移,司法与行政合一的法律表现形式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对为官者明之以理;注重廉政制度建设,对官吏进行监督和制约;建立奖惩机制,对贪官污吏绳之以法。这一工程对维系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其成败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历代王朝有关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政策法规、发展状况的论述,阐明了对外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在创作思维中含有感受、比较、意念、过程概括等思维,其中感受最为发达,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感受———世界相对应的思考方式在中国诗歌成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一、古代的思维特征及对古诗感受力的影响人最初感知世界是一种纯感觉,随着时间推移,为了把握川流不息的存在之物,一种倾向以永恒的感觉形式固定下来,把变化、流动的感觉提炼、凝固成较为稳定的知觉,而这种知觉又可能成为更加稳定的知性概念。中国古代诗歌是源于这种思维倾向发展起来的演变,其中“赋比兴”的思维模式最能说明这种“…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司法官责任制度的特征和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司法官责任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思想基础。详备、严格、体系化的法官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当今法治国家的构建 ,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现了等级和阶级性,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中都充斥着不平等的思想。实际上,就对古代法律平等问题的考察而言,应该区分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在立法上,古代法律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定的等级性。而在司法上,古人始终认为应该坚持“一断于法”的司法平等主张,上下贵贱皆从于法。法律在司法领域得到普遍的适用就是司法平等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潘志华 《齐鲁学刊》2003,(6):140-144
中国古代的技术标准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很大,是在华夏独特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分类,在农业、手工业、纺织印染业、中医药业、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标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五 《文史哲》2003,(2):55-61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赖以滋生和成长的文化土壤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主体地位的倒置。它没有在原始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中 ,把人作为主体逐渐地从原始混沌体中解放出来 ,没有把人作为个体从原始的群体中分离出来 ,而是始终将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中国文化进化路途的泥淖之中 ,一直使作为个体的人消失在群体的阴影背后。臣服型政治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深深浸透于国民的灵魂 ,浸透于国民灵魂深层的思维、意识、认知和情感。  相似文献   

15.
文娱观念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文学的一种社会功能认识,文娱观念的确立与嬗变也影响着我国古代各类文学创作,使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拟对中国古娱观念的确立与嬗变进行简要归纳与理论梳理,以期把握文学发展的某些脉络,检讨中国古代文娱观念与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以民为本”思想,我国古代历来有政府救助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政府救助思想。这些思想涉及灾害牧助、特殊救助等方面,并有严格的政府救助管理、监督制度和程序。我国古代政府救助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但在历史上确实为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我国政府救助制度的建立、政府救助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海!南海!     
汪熙 《学术界》2012,(4):103-107,285
中国南海疆域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由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并最早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拥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这一海域形式逐渐复杂化,不仅有邻近诸国的插手觊觎,更还有多年来美国环绕中国设立了两种岛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也不希望今天的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天生的对手”.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及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由此形成了"德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及西方道德与法律结合的思想进行评析,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