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国家。纳赛尔时代,两国关系总体良好;萨达特时代,两国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穆巴拉克时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两国关系有了全面发展并于1999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间的经贸、文化合作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埃友好合作关系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埃及都是文明古国,双方有类似的国情,都需要捍卫国家主权与独立,发展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近年来中埃两国各领域关系健康发展得益于双方开展的首脑外交。穆巴拉克总统第七次访华确立了中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它对当今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埃及都是文明古国,双方有类似的国情,都需要捍卫国家主权与独立,发展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近年来中埃两国各领域关系健康发展得益于双方开展的首脑外交.穆巴拉克总统第七次访华确立了中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它对当今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重视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埃及爆发“七月革命”后,纳赛尔上台执政。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与西方大国矛盾日益尖锐。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加深了埃及对新中国的了解,并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埃及与新中国终于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重视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埃及爆发"七月革命"后,纳赛尔上台执政.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与西方大国矛盾日益尖锐.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加深了埃及对新中国的了解,并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埃及与新中国终于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是中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土耳其和中国在国土面积、资源条件等方面相差很大,但在两国关系上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本文试从经贸发展和国际关系两方面来考察对称性和双边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欧亚大陆,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是密切两国关系最好的平台.建立土中外交轴心有助于消除两国间的分歧与隔阂,推动土中安全领域的合作和中国的中东外交.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是中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土耳其和中国在国土面积、资源条件等方面相差很大,但在两国关系上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本文试从经贸发展和国际关系两方面来考察对称性和双边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欧亚大陆,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是密切两国关系最好的平台。建立土中外交轴心有助于消除两国间的分歧与隔阂,推动土中安全领域的合作和中国的中东外交。  相似文献   

8.
中阿友好合作泽及双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阿关系发展速度加快,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述双边关系的发展:政治上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经济上进一步合作,互利共赢;文化上相互交流绵延不断。总之,中阿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需要。随着双方各方面交往的不断增长,双方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经历了冷战时期与冷战后两个主要阶段.两国关系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在政治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2)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不断加深;(3)两国经贸合作突飞猛进,给两国人民带来许多实惠;(4)两国在联合打击"三股势力"方面积极探索合作途径;(5)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从两国关系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只有中国和土耳其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与核心关切,中土才能建立面向欧亚大陆和面向新时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阿经贸合作由来已久,自2004年起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广阔的新平台和有效的新机制。当前中阿经贸合作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合作基础较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边投资合作起步良好、存在共同话语、符合共同利益等。未来合作的发展原则与思路是:发挥“中阿经贸论坛”的作用,以大视野看待中阿双边合作,通过提升中阿关系,带动中阿经贸合作。在加强中阿经贸合作时,要重视处理好中美关系;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程度,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以能源合作为本,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1.
对外贸易格局反映着各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理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对外贸易格局以偏重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贸易关系为主,同时又兼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目前,在埃及对外经济交往中,埃中经贸关系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两国在经贸数量、种类、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解决埃及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推动经贸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切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阿合作论坛"的成长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着眼21世纪双方关系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加强集体对话与合作的重大举措。经过6年多的发展,论坛正从"开篇布局"的探索时期逐步转入"充实提高"的巩固发展阶段,并成为新时期中阿开展集体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沙特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发展积极友好的关系没有障碍。目前,沙特是中国在西亚和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同时,中沙双方均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拥有良好的政治关系,未来在区域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到1990年中国与沙特建交,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经过50多年共同努力,中阿经贸合作已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全面合作阶段。双边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双向投资、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都取得积极进展。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带动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已同所有阿拉伯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汉语热”持续升温。但中阿经贸关系依然需要创新求进,不断拓展深化,同时必须注意前瞻调研和及时应对,努力规避因中东形势动荡冲击而形成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从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到1990年中国与沙特建交,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经过50多年共同努力,中阿经贸合作已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全面合作阶段。双边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双向投资、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都取得积极进展。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带动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已同所有阿拉伯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汉语热"持续升温。但中阿经贸关系依然需要创新求进,不断拓展深化,同时必须注意前瞻调研和及时应对,努力规避因中东形势动荡冲击而形成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与阿曼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历史上数千年友好合作关系的延续。通过高层领导人和其他领域的互访,双方增进了各领域交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持一致或类似观点,珍惜彼此慷慨的援助以及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支持。双方通过"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与海合会战略对话等机制,在经济、贸易、文化、公共卫生及其他领域的互利合作拥有巨大潜力,使两国关系从传统友谊走向新兴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约旦穆斯林兄弟会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穆斯林兄弟会不仅未受政府的压制,反而处于上升的态势。这有别于埃及和其他国家穆斯林兄弟会与政府之间纷繁多变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运动中都是罕见的。鉴于此,本文拟就约旦穆兄会与政府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伊战前中伊两国间保持着长期的友好交往。伊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倡导的伊拉克重建,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及俄国、阿拉伯国家合作,与伊拉克新政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国公司也积极参与了伊拉克的经济重建。与战前相比,中伊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即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能源合作的地位上升,中国从贸易顺差变为逆差,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从一般制造业和建筑承包转向能源和高层次的制造业。中国对伊拉克新政权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合作对于伊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保证了中国在伊的权益,在2014年6月以来伊拉克的动荡中,中国和伊拉克共同努力妥善保障了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