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等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要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民族革命包含反清、反帝两个方面。爱国救国,必须反清、反帝。反帝爱国是先进的中国人走上革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根源,认为其民族主义从提出"反满"到"反清"再到"反帝",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而且每一次飞跃都是革命的需要和时代的反映;同时还对孙中山的新旧民族主义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比较科学地初步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团结和依靠的力量以及革命的领导阶级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同志们。(一)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规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孙中山先生的反帝思想和实践是其政治思想和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一面镜子,它大致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前的直接反清、间接反帝到辛亥革命后的反对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和五四运动后反帝思想与实践的高峰等三个阶段。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廖仲恺先生虽然已经牺牲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精神和事业永远闪耀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册,激励着中华儿女继承先烈,奋发砥砺,不断前进。“呜呼!先生远矣,然先生崇高之人格,伟大之思想,革命之精神,犹足感召吾族有为之士于百世之后。这段廖仲恺赞颂孙中山先生的话,也同样适宜我们今天对廖仲恺先生的崇敬之心。对廖仲恺的政治思想及活动的研究较为人所重,然对其经济思想涉及之文甚少,本文试图对此略作述析,权为纪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孙中山是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可是,“四人帮”极力贬低和否定孙中山。他们不择手段,伪造历史,把中国近代史上由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歪曲为所谓的“儒法斗争”的历史,大野心家江青甚至公然辱骂孙中山是“牛鬼蛇神”,妄图打倒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正面人物。今天,我们回顾和探讨孙中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帝国主义这一课题,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10.
廖仲恺传略     
廖仲恺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他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完成中国国民党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的事业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革命活动,是和孙中山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民主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伦敦被难是这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伦敦被难的根源就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基,伦敦被难事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从伦敦被难开始,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指导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雏形,并转变成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  相似文献   

12.
评孙中山的农民观刘平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与否的关键。孙中山作为一个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革命先行者,在反清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艰苦过程中,不时地考虑着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并由此进而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构成了其三民主义──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奋斗,探求救国真谛,寻找中国近代化道路,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全集》(1—12卷)则从一个方面记录了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理想和实践,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孙中山的一生育相当大的帮助,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一、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中国近代化所作的斗争。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近代化国家,是孙中山矢志奋斗的目标。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经历了一个从改良到革命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公元1866———1925年)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先进思想家。他提出的学说,总结了近百年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启蒙和哲学变革的积极成果,在知行观、历史观和社会革命论诸...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守“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原则,以大半辈子的光阴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创立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它成为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纲领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一生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思想的精髓所在。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三民主义”即是“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对内打不平”的民权主义和“对富人打不平”的民生主义。其中“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和进步的反帝爱国思想。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孙中山先生关于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对他本人来说是经过漫长、曲折、艰苦的过程,才达到这一高峰的。众所周知,孙中山长期对帝国主义是抱有某种幻想,希望自己的革命事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部分也主要是“反满”内容,而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内容。这固然包含有某些孙中山在策略方面考虑的因素,然而无法否认,孙中山在这时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其抱有幻想的事实。本文试图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上作些探讨,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1866--1925) ,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最优秀的代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他的革命业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他的思想和学说是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份珍贵遗产,吸取其中的精华,激励人们开拓前进,实现孙中山在九十年前就提出的“振兴中国”的宏伟目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孙中山提出的学习西方的基本原则和  相似文献   

17.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七十年前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使辛亥革命具有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随着革命的进程,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还是起着号召革命与推动革命前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族观是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于1924年前后形成完整的观点体系,是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含有许多非科学的解释,但在政治倾向上体现了民族革命与民权革命的统一,适应了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划时代的地位。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其民族统一与国家统一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历史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有了一个伟大的转变,逐渐地提出了与他以往不同的政治主张——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从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是孙中  相似文献   

20.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神州日报>是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同盟会在国内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言论机关.杨毓麟任<神州日报>总主笔期间,大量撰文,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痛陈民族危机形势,号召国人奋起反帝;宣传"排满革命",揭露清政府政治黑暗,官吏贪鄙残忍;痛斥清政府"预备立宪",揭穿其虚伪本质和荒诞措施.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和实践性.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