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有关阅读焦虑与阅读水平或阅读策略的使用与阅读水平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然而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却不多见。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阅读焦虑与阅读策略的使用在0.05范围内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的焦虑情绪与其对阅读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策略的使用来降低他们的焦虑状态,从而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双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5)
对阅读焦虑与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用Saito的外语阅读焦虑问卷实施调查并对问卷结果和学生的期末考试阅读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焦虑处于中等水平;学生阅读成绩与阅读焦虑水平成低度正相关(r=0.282)关系。另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焦虑程度的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一定程度的阅读焦虑能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3.
4.
康海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21-124
网络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一种延伸,具有阅读资源的丰富性与检索的便捷性、资源的共享性与阅读的交互性、阅读内容的形象性与空间的开放性等优势,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常用阅读方式。然而受复杂的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容易产生一系列负效应,如海量信息易导致信息焦虑、超文本链接易引发网络迷航、浅阅读易导致思维退化、过度迷恋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不良信息易引发道德和社会问题等。建议通过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社会各界多方联手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等途径做好网络阅读引导工作,让大学生学会借助网络阅读丰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5.
杨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9-100
对阅读焦虑对歧义容忍度和外语阅读成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焦虑与歧义容忍度、外语阅读成绩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歧义容忍度与外语阅读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高、低阅读焦虑组的学生其歧义容忍度无显著差异,而两个焦虑组在外语阅读成绩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探险,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飞翔,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美容,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呼吸……这些关于阅读的诸多“有人说”,从某种角度上很形象地表达了阅读对于心灵的裨益与不可或缺。而就我的感觉来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它有益于保持心灵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陈海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位高尚的有学问的智者交谈,书籍能把我们从狭窄的地方带入更加宽广的地域,读书能增长知识,能拓宽视野,能陶冶情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为日后说话作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林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焦虑对阅读测试的影响尤其显着.本文通过分析焦虑心理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阅读测试的影响以及形成原因探讨降低焦虑心理的策略,旨在提高英语阅读成绩,最终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许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16-118
以18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外语阅读焦虑与外语阅读中生词猜测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语阅读焦虑与生词猜测的成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词汇方面的焦虑是外语阅读焦虑的主要因素,但不是与生词猜测相关性最高的因素;外语阅读焦虑中文化以及语言特征方面的因素与生词猜测成绩有更加明显的负相关性。另外,外语阅读焦虑对于生词的处理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范春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139-142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因为政治原因流亡国外期间,虽以英文写作,但从他早期的处女作《玛丽》,再到引起不断纷争的《洛丽塔》,又到《普宁》,还有其它一些英文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纳博科夫的作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都是其流亡心灵的避难所,是他对故土、母语思念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林高明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0):29-30
灵魂载沉载浮为书籍所承载,漂泊向时光的流河,一路走来是哪些书构成生命中重要的要素及记忆呢?如那茫茫海域那些若隐若现的小岛——水波澹澹与山岛耸峙是精神生活中的全景。阅读史就是自己心灵成长史。我们必须追踪自己的精神谱系:这里记录下无以磨灭的心魂的纹身!回到记忆中的书便回到了精神的巢穴和生命的禅床!从大师们的阅读背景中,我们阅读到更多的是自己的荒疏与诗歌阅读的贫血!唯一要做的事是,翻开书吧,学会用诗歌为灵魂输液!如张潮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生的阅历、情、景、境……各… 相似文献
12.
黄益斌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5-97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阅读瓶颈,提升阅读质量.自主性阅读,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者相辅相成,步步推进,共同构建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个性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突破阅读瓶颈,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如荃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83-85
在中国面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思想界一直将关注的重心放置在制度、器物与文化层面的变迁过程,而文学则由于一直以大众阅读的形式出现,被视为一种文本阅读的浅层体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全球化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对西方文学的阅读逐渐脱离了浅层的文本阶段与文化猎奇心理,进入了深层的文化阅读,这一转向有助于将文学论域的拓展与上向延伸,同时也对文学阅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素红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4):99-101
笔者以46名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英语阅读焦虑的状况及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英语阅读焦虑;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对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阅读焦虑对女生英语成绩的预测力大于对男生。 相似文献
15.
刘永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67-70
黄碧云的小说文字风格凌厉,擅于通过对生活细节与人性表现方式的精准把握,极力描写人性阴暗、冷酷和暴力的一面,她的这些小说表现出了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暴力美学特点。本文以《失城》和《呕吐》为例,从历史性的身份焦虑和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两方面对黄碧云小说的暴力美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17.
张玲爱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73-76
农民作家乔典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民、低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小说。在作品中乔典运以农民的身份和立场,不仅以写实的态度写出了他们的生存现实,而且写出了他们特有的生存哲学,表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8.
姜贻斌小说的独特意义在于在叙事的智慧中巧妙地注目于人类生存状态 ,对中国人灵魂的蜕变和超越进行了持久而耐心的表达。姜贻斌在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系列 ,这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明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2):130-134
阿库乌雾是一位天才的彝族诗人,他在抒写个人心路历程的同时抒写了整个彝民族的史诗,这就是从巫界灵性的英雄时代向个体人性的寓言时代的落寞和衰变,其问经历了从灵性向诗意、向圣性的低落和回归.作为诗歌文本,阿库为我们提交一个充满巫界灵性的世界.它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巫界灵性的最高层面,是信仰和神秘的层面;二是顽强不屈的生存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种族精神.不仅有着直面牺牲、承担苦难的勇气和信念,而且有着理性批判的反思意识;三是彝民族的生存现状和文化状态的叹悼.我所做的工作只是解读;我认为这是一个前提,亦即首先使读者理解阿库的诗,进而从阿库的诗里看到一个民族历经远古走向现代时的英雄末路. 相似文献
20.
胡家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93-97
灵性、智性和志性三个名词均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灵性与智性能较好地指称心灵第三层面的某种能力,只是缺少德性与实践的意味,不能赅括第三层面本身。志性则蕴涵心灵系统的目的因、动力因和形式因,为真善美三大价值的种子,是理性与非理性、知与行相统一的根据。西方哲学史存在几次重大的周期性转向,近代启蒙主义哲学复兴了古希腊哲学,而叔本华开启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则企求重觅信仰之源和精神家园,揭橥志性有助于克服非理性思潮而回归正位。志性企求把握宇宙与人生的本体,是滋生宗教文化的心灵能力,实为个体达到智性与德性的统一、实现人生再圣化的心灵根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