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有这样一段话: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曰《金陵十二钗》。这段话旁边,有一条评语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据专家们考证,《风月宝鉴》确有其书,曹雪芹是在《风月宝鉴》旧稿的基础上加工写  相似文献   

2.
胡适运用实验主义方法对《红楼梦》进行学术考证,取得了很大成功.《红楼梦》的整个考证过程清晰地体现了怀疑-假设-求证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体现了胡适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当中,"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必须矫正红学研究中的偏向,为新红学派恢复名誉,首先是肯定胡适、顾颉刚、俞平伯创立《红楼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自叙传说"从而戳穿"猜谜的红学"谜底的历史功绩,才能进一步消除"索德派"的影响,使红学健康地走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4.
世情小说妇女形象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世情小说是联系这二者的重要环节,其妇女形象也经历了一个由写貌到写才、由写欲到写情、由写理想到写才女的悲剧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胡适于1923年所作的<西游记考证>一文被后来的<西游记>研究者广泛引用.然而,由于胡适对与<西游记>密切相关的道教内丹学知识缺乏了解,其考证也不够严谨,所以此文中对明清时期的<西游记>研究现象、<虞集序>、<西游记>的性质和主旨等诸多内容的评论都存在问题,严重误导了后世学者.  相似文献   

6.
胡适在一九二○年到一九二九年间,先后炮制了几篇关于《水浒》的考证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竭力贩卖实用主义,以此与马克思主义对抗,并通过吹捧《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破坏人民革命,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利益。彻底揭露和批判胡适《水浒》考证的反革命实质,对于当前深入评论《水浒》是颇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主线,是当前深入开展“评红”过程中,大家关心并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们也想谈谈自己粗浅的意见。主题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主线是贯穿全书情节发展中的主要脉络,它把足以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个整体。一部长篇小说往往有众多的情节线索,但不管怎样纷  相似文献   

8.
都说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强,每一次外域文化的人侵都遭受了不可逃脱的文化厄运,“人乡随俗”的文化理念在经历每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后逐渐升格为文化意志,似乎只要文化不死,民族就不会亡。于是,有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误以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神性所在。实际上,中国文化形聚实神散,尽管其内核不外是儒、释、道三者的合一,但儒家学说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成为仅供参考的文化墓志铭,释与道作为整个内核的补充部分也仅仅是部分失意文人的文化咏叹调。如果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认真审视的话,便很难从中梳理出一条带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具备终极和…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脂评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麟 《南都学坛》2004,24(2):37-41
《红楼梦》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关于“脂评”的辩证思维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脂评”中涉及到的“繁”与“简”、“虚”与“实”、“避”与“犯”、“真”与“幻”、“忙”与“闲”等问题 ,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误会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人物的误会。用这种手法表现儿女痴情,写得柔肠百转。喜剧性的误会写得谐趣横生,令人解颐开怀;悲剧性的误会写得凄恻悲怆,催人泪下,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代有人认为:“《红楼梦》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董仲舒在汉武帝建立新儒学的强烈愿望驱使下,重建儒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董仲舒自《天人三策》提出的“纯任儒教”治国,到《春秋繁露》中的“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宇宙图式,以及“无为而治”、“生杀兼备”、“阳尊阴卑”的政治理论,标志着全面吸收“黄老之学”和建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完成,并最终使新儒学代替“黄老之学”,取得了政治、学术上的“独尊”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 要把人物写得活泛,写得立体,要求之一是写出人物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写出他的性格的复杂性。《金瓶梅》以前的小说,不能说对这方面毫无探索。《水浒》里的宋江,一方面对朝廷讲忠,一方面对江湖朋友讲义。为了忠,宋江迟迟不肯上山;为了义,有时却不得不忠,但终于又把义同忠统一起来——接受招安。粗卤如李逵,豪壮如武松,在尊长面前却驯服如兔。但是,总的来说,即使在一些一直流传到今天的长篇小说中,  相似文献   

13.
归属问题无较大争议的脂批与畸批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差异.由这些差异可反推出"庚辰本"未署名的眉批与侧批大部分为畸笏所作;"戚序本"回前回后评大部分出自畸笏之手,其余出自立松轩之手;"蒙府本"独有的侧批为畸批.从批语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畸笏是曹天祐,脂砚斋是史湘云,立松轩是怡亲王.  相似文献   

14.
在红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研究家中,王国维和俞平伯无疑是很重要的两位。尽管他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甚至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但是他们毕竟是站在了时代的前列,给《红楼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红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是具有程碑意义的红学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写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后者写于1922年,1923年出版。前后相隔近二十年。但是  相似文献   

15.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体认着科学的文学观念的学术著作,对我国文学史学科的初创,具有相对的示范意义。《白话文学史》的突出贡献,是以文体形式为线索,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学,梳理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势,影响了此后一系列文学史著作的编著;《白话文学史》的五大缺点,是学术研究与现实目的的冲突。这些,都应做出历史的公允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从叙事学视角,对《红楼梦》脂砚斋评语重新审视.撮其精要,以现代观念阐发其蕴含的叙事结构的主要观点,即叙事结构与脉络、叙事时空与形态、叙事方法与技巧.这些对于揭示明清小说评点的民族思维特征和建构中国叙事学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红楼梦》是怎样诞生的?它所表现出来的十八世纪中国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和完美的叙事艺术,一方面来自作者的天才、特殊的家世和经历,但应还有更深广的、超出作家本身条件的历史积累。缺乏后一个条件也是不可能的。《红楼梦》不会是劈空而来,它的思想精神和艺术经验,应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这一点,可能被一些分章分节的文学史和小说史所忽略了。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魇》是文学家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红楼梦魇》的完成过程,是张爱玲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表达情感最后归宿的过程。同时,《〈红楼梦魇〉自序》为审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情感渊源,考察她与曹雪芹在精神特质、审美传达等方面的契合,深入研究张爱玲的创作意识和文本意义,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叶胡适在《红楼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是在与旧红学的正面对抗和拼杀中实现的,素称“中国功夫”的考证是新红学克敌致胜的法宝,而考证之法对于文学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又开启了新红学的种种弊端。对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既要充分肯定胡适考证的学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又要深刻认识新红学的严重缺失并从中寻求启示,以实现新世纪《红楼梦》研究的主体推进和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20.
现在决定把《红楼梦》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系列剧,搬上屏幕,让更多的人从中懂得中国在十八世纪中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这对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无疑会起有积极作用。当然,要把这样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改编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红楼梦》传世以来,便有戏曲家把它改编为杂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