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毋须赘言,企业、产品以及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不少企业,在对待人才问题上是非常明智而又务实的,因事招贤,量才录用,人尽其才,使人才各得其所,企业也焕发勃勃生机。但也有少数企业,在人才问题上不够慎重,或是对人才的使用和处置方面有失偏颇,出现了招贤“隐”才的现象。 备而不用。固然,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和关键,没有人才万万不行。但个别企业,却财大气粗,不惜巨资  相似文献   

2.
两位驯鹰人     
在塔尔夏特,人们说起加纳别克,必说他驯鹰的一件事。这件事是他的光荣,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就活在这件事中。  相似文献   

3.
醒悟     
醒悟□李坎孝前几天,我好友远道赶来看我,两人无话不谈。他说你混得还可以,意思是我当了官。我说你老弟一辈子赶了背集,但人品没变,也是个好人。说到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老局长病了,他常守在床前护理。一天,老局长握住他的手说,老张呀,你跟我多年,工...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开发理论告诉我们:人才 资本投资是企业效益最佳的投 资.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然而,企业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人才资本投资策略,实现其最佳投资选择和最高的投资收益,则是困扰企业对人才资源深度开发的难题。本文拟对人才资本投资的策略运筹、模式推演、操作技法等进行探讨。 一、企业人才资本投资的线性递进模式 所谓线性递进投资模式,是把人才资本投资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以分解,使之成为“引才─用才─育才”这样一个线性递进投资过程加以操作。引才、用才、育才既能互相联动、互为一体;又可层次递进,逐层深化,突出…  相似文献   

5.
柔性引才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以智力服务为目的,通过不改变原有户籍或国籍、身份和人事关系等限制,引进并使用人才智力的一种方式.这对人才竞争力不够强的地区来说,无疑是解决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焦作市虽然相继出台了"1+6"和"引才聚焦"等系列人才政策,但涉及柔性引才方面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柔性引...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5,(10):96-96
在某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上,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说了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11月8日,举世瞩目的十八大召开,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今年正好十年。2012理所当然也成为引才十年回顾工作盘点之年。 “全球没有哪个政府像中国这样重视吸引外流人才回国。当局把这奉为一项主要政策,认为吸引人才回国是将中国推向科技前沿和促进国家经济踏上新台阶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8.
某天下午.市里天气潮湿阴沉、令人郁闷不适.我上公共汽车准备回旅馆时。中年的司机面露热切笑容,向我问好.“您好.”他说。他向每一个乘客都这样打招呼.公共汽车在市内交通繁忙的街道上慢慢前行,这位司机不断声情并茂地介绍:那家商店正在举行惊人大减价……这所博物馆有精彩的展览…下个街区那家戏院刚上映的电影你们听说过没有?乘客下车时、人人都不冉绷着脸孔,司机大声悦:““再见.祝你今人过得开心2’大家都报以微笑。这件事在我脑了一一diL将近20年一我认为这位司机是他那行中比上的状元。贾森则和他j回然不同一贾森是某高中…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市闵行区人才开发调节中心对全区乡镇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和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欣喜地看到:作为区人才开发重点的乡镇,通过招贤纳才,已初步形成一个活力强、能攻坚、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才群”。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加盟,使闵行区乡镇经济如虎添翼,整体经济实力跃居全市前列。 闵行区乡镇经济起步早,发展快。近几年来,许多乡镇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后劲,逐步向集体化、规模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要求层次高。区人事部门在人才配置中,重点向乡镇倾斜,通过各种形式,从市区内外招聘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一半以上是中高级专技人员。马桥镇的紫江(集团)公司原由几位农民从生产再生塑料制品起家,现已拥有各类专业人才550人,其中高级专家10人;拥有各类合资企业26家,其中跨国公司3家;全公司年产值达8亿元左右。该公司总部及各分厂主要中层干部和专技人员中的85%都是通过人才交流招聘引进的。 区人事部门在招聘人才中,本着“急事急办”“难事特办”的原则,千方百计寻觅人才。一是引才:对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及具有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特长的专技人员,从外省市和市区引进,并到高校争取优秀毕业生安排在乡镇。二是挖才:挖掘学非所用或专业  相似文献   

10.
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近年来, 漯河市人事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 要求,以企业发展为己任,把“企业至上,服 务为本,力求创新”作为做好人事人才工作 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力为企业在引才、育人、 留才诸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为漯河市的工业 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大 力引进各类人才。为有效地延揽人才,造就一支企业人才队伍,漯河市先后出台了《漯河市关于引进人才的若干规定》、《漯河市关于吸引大学毕业生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手续不全的急需人才有关处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吸…  相似文献   

11.
刘桦 《人才瞭望》2007,(1):88-89
让我们来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些IT发展精英并不是简单的引人注目或是有魅力。大多数时间使团队凝聚在一起是很难的,而这正是完成一件事的关键。不注重细节,产品质量不可避免地从一开始就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大家下午好:明天你们就要离开学校了,对你们来说,今天标志着结束和开始。所以在这样一个场合,我有很多事情要说给你们听,我是多么的为你们感到自豪。过去、现在和将来,像这样聚在一起的时光不多了,这是一年之中最热烈和最喧闹的聚会。以后面对你们的路将不再轻松,  相似文献   

13.
悄悄崛起的人才测评业潘旭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评价的对象“人尽其才”可以说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一种理想模式人才测评,作为量人取事的一杆公平、客观的秤已在中国悄然兴起——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职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职业适合自己,怎样设计才容易...  相似文献   

14.
当你们要聘请来自跨国公司的人才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以免给你们的企业造成完全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看懂这些,招聘高管才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民营企业聘用跨国公司的人才之所以一再失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误以为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人才必然优秀:二是对来自跨国公司人才的特性缺少基本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由于不能有效地识别人才的真伪,容易把拥有光鲜外衣的“伪人才”当作英才招聘到公司.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学者而言,最合理的学术评价一定是综合性的、理性的和个性化的。 最近芝加哥大学有个华人教授跟我在电话里说了件事,他去国内交流期间,有个同仁对他说,你们美国教授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咱现在也可以发10个点左右的文章了。这位曾在美国做出过一个新药并成功上市的大教授一时语塞,他觉得这样的理解比较小儿科,发文章仅是做教授的一部分,而这么基本的概念不知该如何去跟对方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蓬莱市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不仅在引才方式上进行创新,追求数量上的突破,而且在引才质量上严格把关,有效降低引才成本。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个企业的发展前途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美国企业界正是因为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才使美国经济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用 在美国这样一个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度里,经营管理人员是董事长聘用的雇员,是董事会决策的主要执行者。这些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最耗费公司精力和财务力的事情。美国企业主要是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寻求两个渠道来选用人才的。 首先是重视内部选用人才。这有利于创造一种人人向上、奋发竞争的机制,使那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主要办法:一是政绩衡量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人才效益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人才错位”也就成了议论的话题。不时可见到这样的报道,招聘一般的工作人员要求是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招聘营业员也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等等。对此,众说纷云,有的说这是浪费人才;有的说这是企业为了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企业形象,保持企业后劲;有的说这是“双向选择”,无须第三者多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因此,对“人才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人才错位”现象认识的深化。 “人才错位”实际上是指人才个体不能在现有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之所以能准确地判断人才和使用人才,是因为其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得人不外四事,日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此可谓曾国藩选人用人体系的核心所在. 广收——发现人才的第一步 曾国藩在其著作《挺经》中写道:“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既然人才不是“天生”,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磨炼”才能脱颖而出,那么广收“可塑之才”,就是发现人才的第一步.为了能够做到“广收”,曾国藩每到一地,便积极访求可用之人,有时甚至张贴告示,招贤纳才.在求才之时,曾国藩的态度也极为真诚,非常注意尊重他人.他听说在家守孝的彭玉麟很贤能,就三番五次地写信给他,请求他出来共襄大义,彭玉麟被曾国藩的这番情意所感,于是投奔他.  相似文献   

20.
治世当用重典 有人说北欧国家反腐不用重典,其实不然。这一点.仅就芬兰管理公务员“嘴上的事”的措施就可见一斑。对芬兰公务员来说.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因为法律规范十分苛刻.~不小心就会把前途全搭了进去。为此,老公务员常这样告诉新人: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者吃一个三明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