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潮流之一,也是建国以来我们最常用的文艺术语之一。一九五六年以前,我们对于现实主义的理解,一般都是依据恩格斯的定义,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一九五六年以后,我们则更多地依据高尔基的定义,认为现实主义就是“客观地描写现实”②,就是“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③。从二十多年文艺批评的理沦和实践看来,一种带普遍性的理解大致是这样: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身的形式,运用典型化的方法,真实地再现现实。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具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再现客观现实,二、真实性,三典型化,四、生活本身的形式。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来自西方的现实主义理论,特别是来自高尔基的现实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浩然小说,真实的虚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为浩然“鸣不平”的意见中,有一观点认为浩然小说毕竞真实再现了50年代农村历史。本文从当代文学的特定语境和结构主义文论对传统文论文学摹仿再现现实观念的拆解两方面对此观点加以分析和否定,指出浩然小说具有明确的无可回避的特定的意识形态性,所谓真实再现和纪录农村历史只是一种虚幻。  相似文献   

3.
“反映论”就是以摹仿论为核心的再现论。“反映论”的核心是“真实”,这种真实是对艺术中认识作用的强调。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艺术虽然不是以认识为最终目的,但却无法脱离认识,审美亦不能离开认识。  相似文献   

4.
解读电视新闻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方面上,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对新闻真实的适度解读,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5.
方方笔下的两种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方在“新写实”的热潮中崛起于中国文坛.在“新写实”的喧嚣之后,在作者、读者及批评家的激动与亢奋过去之后,我们有必要再次梳理和审视方方笔下的人生.纵观方方小说所反映的人生,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沉重而深邃的人生人生之沉重,在于其丰富的生活蕴含及其触发的沉潜的人生思考;人生之深邃,在于作品深入而透彻的人生透视和对人的生存的哲理探寻.我们在方方的《风景》、《祖父在我心中》、《桃花灿灿》等小说中,不难看到这种人生.  相似文献   

6.
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作品在艺术地再现海难的同时,赋予它以现代生活的底蕴和内涵,对其作出现代阐释和解读,以应和现代观众这一“接受主体”,使观众能够在现代生活的背景中与之进行超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观众强烈的反响正是这种对话与交流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文学视角来看,方方在她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现出极力主张、推崇任何一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倾向。而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性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但小说无意间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悲剧命运,使我们真实生动地看到了父权制在农村坚不可摧的统治地位,同时,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方方对女性解放道路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文学真实性的解释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文艺的真实性就是生活的真实。对“生活的真实”又有不同看法。一是认为,凡是生活中有的,作品中就可以有,应该有。二是认为,文艺所反映的生活真实,不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生活和任何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能够揭示生活本质和规律的那种“生活真实。”三是认为,文艺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所谓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普通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闻丧失真实,多表现为陈述意境的虚假。做到事实符合实际,再现完整而精确的知识,是科技新闻真实的两大要素。忠于这两种真实,记者必须进入知识必然性的意境,否则如观海市蜃楼,难以把握自然规律的演绎系统。文中指出,真实不等于真理,但具有彻底真实的科技新闻是一种真理的认识形式,需要严密的逻辑序列再现真实感。在科学探索的报道中,新闻真实是相对的,只要求再现科学家探索事件的真实,知识真实则可能是一种幻觉或推测。伪科学是伤害新闻真实的大敌,许多记者在描述伪科学的表演中,大肆渲染“真实”意境,使广大公众受到欺骗。记者没有科学意识,就无法捍卫科技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弗·斯格特·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了两种 不同的戏剧化的叙述:一种是叙述者有明确的称谓,另一种叙述者没有明确 的称谓,称之为“非人格化的叙述者。”本文阐述了戏剧化的叙述方式的特点 ──情节的叙述获得了非常真实的效果;戏剧性叙述视角的可变性以及这种 叙述方式给作者提供了充分抒发情感的机会。另外,作者通过运用象征主义 的手法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历史,深刻地再现了“爵士时代”美国的社会风 貌。  相似文献   

11.
写实性绘画是以画面的物象对于自然物象“肖似”为描写的出发点和品评的起码标准。“真实”曾经是文艺复兴以来众多艺术大师追求的目标,进而成为一种社会公认的审美准则。在写实性绘画中始终存在着摹写自然与再现自然的矛盾,摹写自然与再现自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重于表象,后者重于内涵。摹写自然追求物象的表面真实,尽一切之能事将自然物象全部细节描画出来,是自然物象的翻版;再现自然是通过对自然物象肖似的再现,表达作者的精神情感,通过选择、舍弃、组织、辨别、联系、归纳、分析、构筑等手段创造出“第二自然”——自然物象的…  相似文献   

12.
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卷中,黄永玉先生以超凡的感知力和记忆力,采用小说体自传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生活的凤凰城一群见情见义、乐观向上人物的生活画卷,书写了其对家乡--南方最美小城--深情的眷恋与热爱。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更应该是复杂而又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文艺作品要达到正确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目的,就得“具有一个因素,缺了这种因素,文学就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真实。”(注一)斯大林指出:  相似文献   

14.
“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①这艺术的“自己的规律”是什么?至今人们还莫衷一是。在我国,流行甚广、影响颇深的可谓再现的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而实现这形象反映的根本就是真实地冷静地再现客观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以一群“正邪两赋”的“人格”形象及其各种各样爱情的足迹,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玉堂金马红楼梦”中的生活画卷,从而以“滑稽”与“庄严”同在的宗教意识作为这一“生活”的“衰草枯杨好了歌”。“假语村言”敷衍出的一段故事,概括起的却是一部真实的文化史和一次审美意义上的文化批判,具有一种“文化结论”的意义,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6.
新历史主义主张“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强调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认为文学可以传达历史真实,具有认知功能。康拉德《黑暗的心》以文学文本为媒介,对欧洲殖民主义暴力之下的非洲形象与殖民创伤进行了话语建构,实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交融,传达了历史的真实意蕴。这表现了康拉德将历史真实加工成文学作品的能力,证明了对于历史真实进行文学再现的可能性,彰显出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聪聪猜谜     
《新少年》2002,(3)
聪聪号称猜谜大王。方方、圆圆、阳阳和月月编了一道谜语,想来难难聪聪。这是一道猜字谜——方方说:“我给它加上水,能种荷花。”圆圆说:“我给它添上土,能种庄稼。”  相似文献   

18.
从结构上,旅游的真实性分为“客观性真实”、“建构性真实”和“存在性真实”三个类型。民族旅游是一种与“真实性”关联较为密切的旅游类型。民族旅游的大众性,决定了游客的旅游动机是寻求快乐,而且游客关于民族文化体认存在主体间差异,游客在民族旅游中追求的真实性因而更可能是“存在性真实”和“建构性真实”。与此相适应,发展辽宁满族民族旅游,在重构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质的基础上,除了要建造“真实的赝品”,还要坚持体验和休闲化的发展思路,实现游客基于“全部自我”的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建构”,以及对“真实自我”的回归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人的文学”与“生活的心”是相隔近百年的两种文学观,然而这两种观念却存在诸多联系,无论是在观念发生的背景、文学观念的内涵意义,还是语义生成的哲学基础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处.从发生背景而言,这两种文学观念都遵循一种“走出……”模式,其对生活和文学主体的阐释也高度一致;无论是“人的文学”还是“生活的心”,都强调用“心”去观照生活,旨在“为生活立心”而又在生活中“立美”.通过这两种文学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是我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一位二十九岁的上海女作家。她从七十年代末步入文坛,便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有人说:“美是王安忆作品的总的主题。”也有人说:“因为王安忆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所以她的作品就美。”确实,她笔下那些文雅、恬静、多思、沉着,内向的少女形象,她们插队、劳动、回城、工作、学习、恋爱的各种生活侧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青年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