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抗日战争爆发至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这期间,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得十分活跃,成绩卓著。可是,并未引起文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对抗战初期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提出、理解、论争、作用等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2.
为民族救亡服务的目的使重庆抗战文学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通俗化、大众化有其同构处,也有其异质处。抗战初期,民族意识高涨,通俗化与大众化合流;进入相持阶段后,政党意识抬头,国民党当局支持通俗文学以实行文化专制,中共南方局则推进大众文学以反帝反专制。重庆抗战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体现了中共南方局与时俱进的文艺策略。 相似文献
3.
1988年10月以后,随着武汉、广州的沦陷,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主要目标也由国民党方面转向中国的解放区;并对国民党进行诱降。同年12月22日,近卫发表了一项以“防共”为词的诱降声明。在这样的形势下,早与日本帝国主义暗中往来的汪精卫集团,首先公开叛变投敌。汪精卫潜离重庆,逃到河内,发表了响应近卫声明的艳(29日)电。随后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卖国投敌活动。他们在香港主办的汉奸报纸——《南华》、《天演》、《自由》等三家日报,就是他们进行卖国投敌活动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桂林抗战文艺是中国整个抗战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建平同志从无数文献资料中抽出其中的主要情况,进行系统整理与概括,写成《桂林抗战文艺概观》。这本书最近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局限在让读者看得懂与旧形式的利用上 ,未能对文学的民族性与审美性等关键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 ,其实 ,新文学发展出现的困难主要是对大众的审美要求认识不足 ,新文学脱离大众的症结在于它没有彰显文学艺术本有的审美特征 ,而民族性问题也必须在强化新文学创造者的审美意识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讨论涉及到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从文艺大众化到乡村文艺主流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关于文艺大众化的历史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大众化的历史建构贯穿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从"五四"到三十年代是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建设期,知识精英为文艺走向大众设计了多种预案,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终未能开花结果;抗战开始后,随着历史环境的骤变引起的文化中心的散落,原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大众文艺被众多知识精英所激活,并在短期内形成初潮。但随着多数文化人在内地陆续定居,这一初潮很快悄然退去;然而,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艺大众化却一路走强,在权力中心、本土作家、外来知识分子以及农民大众的合力作用下,到了四十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乡村文艺主流化。反思这一建构过程得出的结论是:文艺大众化是历史的选择而非新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来看,毛泽东有关八路军敌军工作的理论有两个直接根源,即第一,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第二,人与武器、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运用民族形式的文本解读,结合社会需要,文化土壤和时代发展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民族形式的逻辑,进而聚焦于人物典范、话语方式、传播技术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艺大众化问题是贯穿中国新文学史的重大问题,几乎在每一次重大文艺论争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战时期,随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许多作家竞相采用民间形式宣传抗战,各地涌现出大量“旧瓶装新酒”的作品。在理论上,文艺界人士重提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倡导文艺大众化,绝不能回避对旧有的大众化文艺形式的利用,也就脱离不了对旧有的大众化文艺特质的认识。因而,文艺界人士就“旧形式的利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文艺大众化的高潮。旧形式的利用,表面上是宣传抗战的应急手段,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了文艺自身的内在要求—文艺的“民族化”诉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艺大众化的,恐怕就要算左联了。左联成立之后,就将文艺大众化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左联执委会认为:“只有通过大众化的路线,即实现了运动和组织的大众化,作品、批评以及其他一切的大众化,才能完成我们当前的反帝反国民党的苏维埃革命的任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①因此.几乎与左联成立同时,左翼作家就在《大众文艺》上发表了一组文章,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此后,又曾展开过第二次讨论。这是因为“大众化”与左联成立的目的,左联认为的艺术方向、服务对象等是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上海亭子间和延安不止是两个不同的地区,而且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这个指示,不仅对于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具有重大意义,在今天,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毛泽东同志说的上海亭子间,是指国民党统治地区而言;延安,则包括党所直接领导的一切抗日根据地。而由于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是周文文艺思想与实践的精髓。要想全面而透彻地把握左翼文艺特别是延安文艺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了解他的文艺大众化思想是不可能的。它主要由以下四个层面构成:1.文艺家“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要写出真正的大众生活;2.要运用跟反映大众生活相一致的大众化形式;3.大众化“不是迎合大众,而是提高大众”;4.大众通讯网的建立,“使大众化文化运动,真正成为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是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疆督办盛世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制定了六大政策,成为后来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文学艺术,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学艺术实现了完美的交融与结合,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繁荣的抗战文艺。本文着重分析新疆抗战文艺的繁荣的原因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文艺大众化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的独特现象,其理论与实践成为一种中国经验。文艺大众化熔铸了不同于西方个人启蒙文化的中国精神,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蕴含着民族国家建构的自主性,反思了自律艺术体制,重建了文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艺大众化是实现文艺人民性的过程与手段,质疑了文艺的精英化与将创作者视为特殊人群的观念。不同于静观美学,文艺大众化突出深入生活与身体实践的重要性,在知识分子与大众的互动中,使对大众的“代言”走向知识分子的“自言”,为解决知识分子“代言”大众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方案。在文艺的民族形式利用上,文艺大众化表现为从书面文化向活态文化的转变,在美学效果与文艺评价机制上摆脱了“作品中心主义”。通过重建写作、社会与大众的关系,文艺大众化系统性反思了现代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16.
<正> 五、六十年代曾就文艺繁荣的原因和规律展开几场大讨论,近几年也有人对此作了新探讨,但是,意见仍很分歧,问题并未真正解决。知古察今,鉴往贻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一般地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作为精神生产的产品,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而不言而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矿业被分割为两块:以西南七省为代表的西南大后方和以华北华中地区为代表的关内沦陷区。中日两国政府分别在两地大力发展工矿业作为支撑战争的必备条件,这两个地区成为中日两国战时经济对峙的区域。两地工矿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推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其中两个转化、两个标准及两个学习等成功经验与基本方法,在今天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富有启示,体现在:如何推进理论工作者的大众化、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如何改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及形式. 相似文献
19.
20.
“民族形式”的论争,是抗日战争前期我国文艺界关于文艺问题的一次最大的论争。解放以来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我们讲授这门课程,都把它列为专节,评价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但对于论争应从何时算起,持续了多久时间,讨论了哪些主要问题,有何重大的意义和收获等问题,都仍有商榷的必要。现就我所接触到的材料,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