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经典作品。小说讲述了在人类文明社会中,一条名为巴克的狼狗历经磨难重返荒野的历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杰克·伦敦以“狗”为载体,揭露了现实社会中人类残酷的争斗与挣扎,表达了“超人哲学”、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人性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散文创作对于当代作家王鹏翔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部分作家把目光投向市场和媚俗的商业化写作时,他却固执地沉浸在村庄里自在言说。他把被遗忘和现代性浸淫的村庄民俗风情进行诗化的再现与重铸,以审美的体验去感悟生活.用诗性的眼光来考量彝族村庄物语。他抱着炙热的情感穿透村庄模糊的背影,执着于对村庄进行冷静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边城》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一砖一瓦地堆砌他的理想家园,看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和探索。《边城》深刻表现了作家对“美的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理想的倾心追求以及对于潜隐的人性悲哀的揭露,而这一切无不植根于其对理想家园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生存欲望,人类的相互依存、互助,生命的生生不息、坚忍不拔以及人类善良、仁爱精神的人性内涵,彰显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从而人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5.
《人性的污点》悲剧主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优秀、最具思想性,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世人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都致力于反思美国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因关注社会现实而具有深刻的批判色彩。《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里生活在各个阶层的人的不同生存状态。通过分析西方悲剧发展过程中对悲剧主人公的选择,结合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期能对该小说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斯在2000年出版的小说《人性的污秽》,全方位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更加多面化的思考.罗斯通过对几位主人公艰难生活在自己所建构的复杂身份中的描述,探讨现代人生活的困惑,让读者意识到正是这个到处充斥着污秽的社会影响了人,人性的污秽正是社会的污秽.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示了美国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7.
弗洛姆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一个拥有终极关怀的社会人文学者,他毕生关注当代世界各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在这种关注过程中,他阐发了他对人类的看法,阐释了自己的人性观。弗洛姆的人性观是独特的,是一种文化的、自由的人性观。它认为面对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人类应抛弃商品拜物教,学会放弃、解脱物欲对自己人性的枷锁,以此培育人类的自由人性。  相似文献   

8.
《浮现》通过女主人公回乡寻父这一经历,揭示了女主人公在生态坏境被破坏、人性被遮蔽时的内心感受,即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而这个家园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生态思想家认为家园意识促使人们爱惜环境,营造美好和谐的自然和精神家园,从而得以“诗意的栖居”于自然界.《浮现》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自然的融合来倡导万物和谐共处的概念,为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和精神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金的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其独特的选材和对人性的解读和对自由深层思考成就了作者和作品,本文从主人公安迪的救赎入手,对小说中的人性和自由做深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的美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观、道德观、宗教观则大多继承了西方传统模式,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宗教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便是其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及命运的分析,探讨宗教对人性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头天使》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妪在病榻上讲述她对过去的记忆。在回忆中她不断反思自我,终于参悟到过去那空洞无爱的一生是由于父权制观念所至,而人类的真正福祉则是人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对“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及其主要历史人物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对所谓新历史观进行了回击。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从花果山到灵山的故事情节,虽由西天取经的题旨决定,但也由作者的艺术匠心所致。作者可能汲取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桃花源记》、《水浒传》等前代文学作品的营养,从而成功地创造出花果山——孙悟空的自由家园这一理想境界。花果山是嫁接了多种文学因素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孙悟空后来却离弃了花果山,走向了灵山,其人生追求的历程,生动地体现出儒释道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西游记》中,花果山和孙悟空的形象最富有中华文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以美国梦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历史批评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人性的污秽》中三个主要人物科尔曼、德芬妮和莱斯特各自追寻的美国梦,探讨导致他们梦想幻灭的社会根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族裔和下层阶级追寻的美国梦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大地的阶梯》是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阿来扮演着观光者、摄画师、写作家,甚至是导游等多重角色。阿来以归来人的独特视角旨在追溯家园写作的历史根源、现实原因以及其未来憧憬。纵观《大地的阶梯》,我们可以看到阿来作为藏族子民对脚下这片故土的诚挚热爱以及厚重责任,他以一种焦虑与担当的心态来正视家园面临瓦解的现实,用自己的文字去绘制美好的家园蓝图,去感召同族人乃至外族人一齐实现这幅蓝图,重建关乎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与《飘》都蕴涵着家园追寻的母题。面对身体和精神的放逐,“水男儿”贾宝玉退守大观园,审美化地建筑起身体的家园,又用林黛玉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这两个“此岸”家园毁灭后,贾宝玉升入“庄禅”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上的解脱。而“女海盗”斯卡利特则冲入亚特兰大,征服般地建构起身体的家园,并用瑞特.巴特勒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此岸”的双重家园失去后,斯卡利特回到“基督”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下的救赎。中西民族精神和宗教精神虽有殊途,但对“家园”的追寻终究同归。  相似文献   

17.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18.
《大红宝石》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经典短篇之一 ,叙述了八位寻宝者———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且互不相识的人和一对新婚夫妇———追寻大红宝石的经过及结果。霍桑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 ,以及对光和大红宝石的意像描述 ,展示了他的人性观以及对十九世纪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 ,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以及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拯救扭曲人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理论解读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 ,分析作品所展露的男性的原欲世界 ,男女主人公的潜意识 ,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持久战 ;进而对作家新颖大胆的写作角度予以充分肯定 :从性的视角考察人性本体 ,通过男性弱点的自我暴露、审视和批判 ,对人性的探究深入到潜意识层次和性心理层次 ,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的人性本真 ;最后探讨小说深邃的文本意蕴和标题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悲剧》中主人公的人性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国的悲剧》中 ,作者通过主人公为追求金钱、情欲和地位 ,逐步走向堕落 ,最后泯灭人性地杀害女友的故事 ,谴责了贪图享受的极端利己主义 ,揭示了在失去理想信念后 ,面对金钱的腐蚀、情欲的诱惑、政治的操纵 ,个人的奋斗只能带来人性的异化 ,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