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与微观:从对立到联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社会学关于宏观与微观从对立到联结的发展历史。指出在古典社会学家那里这种区分主要体现在理论视野的不同 ,到近代则演变为一种二元对立 ,严重阻碍了社会学理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 ,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之间的对立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连接两者所做的理论尝试反映了社会学界理论综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符合结构主义主题特征,宗教危机主题建构了其作品的框架。在天主教教义与教徒间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平衡点,将批驳、质疑与和解的思想转变过程建构于每一部天主教小说中。洛奇在创作中的实验精神,体现在他的解构主义者意识和对后现代文学创作的技巧应用上,文本互文性理论最终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洛奇提倡运用元小说理论进行创作,主要集中在人物第一次出场、嵌套式结构的搭建以及拼贴等叙事策略中。在洛奇的创作中一直都存在着二元对立关系,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化了这种二元关系以及对双重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美与真之间--老庄诗学悖论与沈从文的城乡二元对立叙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城>的成功,就是沈从文对美与真之间的张力的把握力度的成功.其后写作的长篇小说<长河>,虽然继续着<边城>等作品对于理想社会与人生的寻找,但相对于<边城>而言,无论是在艺术性上、思想性上,还是在整体成就上,都要略逊一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真与美的关系处理上举措失当,美的因素逐步减少,真的因素逐渐增加,最后导致了美与真的比例关系的失调. 相似文献
4.
5.
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以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19,(5):11-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农助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城乡关系发展进入利好期,但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并未得到根本破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关系演进的历史,可以总结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致思理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基于生产力水平提升,我国适时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鉴于此,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举措应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培育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以协调推进两大战略为抓手,共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协调城乡产业是核心任务。城乡产业合作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初始阶段,为实现城乡产业协调采取的具体行动。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可以从三方面来构建:(1)合理的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2)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3)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实力是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已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城乡融合发展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目标.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价值向度,在新时代,其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蕴含着城市与乡村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9.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的必经阶段.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快速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充分认识到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增长导向导致二元结构出现了削弱--强化的多次反复.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必须破除二元经济结构,为此要建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配合,同时更应该是城乡文化的共振。本文回顾了城市社会学理论从城乡文化类型化到城市文化差异性的视角变化,总结了中西方城乡文化的内在差异。从我国城乡之间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当下的转型背景来看,乡村发展应该在尊重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基础上,关注乡村实际,打破城乡文化对立,实现乡村振兴。其中,社会参与是城乡文化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而数字科技发展为之提供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小说以其特殊的文化身份经历了百余年的辗转发展,逐渐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从拒斥到回归构成了美国华裔小说独特的逻辑变动轨迹;华裔小说家在这一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西方视野,在突出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与西方主流文化糅合,构建起别具一格的文化坐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关中地区农村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困境。对此,应完善农村文化遗产数据库,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加快农村文化遗产产业化步伐,利用影像作品记录农村文化遗产。同时,应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村的主导地位,做好收益分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凤才教授等撰写的《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一书,围绕着“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这个主题,通过回顾、反思、展望,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跨学科、整体性、全方位、多维度研究,不仅确立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框架,勾勒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分析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还界定和揭示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域、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关键问题,预测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未来前景,考察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本书结合着五大区域与五条阐释路径去说明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更能展现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各个区域的发展特色;从经典文本编撰与诠释、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新社会主义构想与实践三个层面,能够整合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并能够大致勾勒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作为国际范围内第一个关于“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之前沿性、追踪性研究,本书不仅开创了系统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之先河,而且体现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三次拓展与...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社会越出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和规模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整体和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总和。马克思研究世界市场是同研究国际体系紧密联系起来的。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同国际体系的关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即世界市场是国际体系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国际体系建立于世界市场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现代国家形态是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资产阶级统治的基本形式,国际体系资产阶级统治世界的形式,居于支配世界市场的领导地位的国家对国际体系有根本性影响。准确理解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和国际体系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国际体系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城乡融合中赋能乡村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突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机遇,这就要在融合发展中强化以城带乡、赋能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聚集城乡互联互通的农村“新基建”动能,释放资源要素城乡对流的市场动能,激发城乡主体合作共赢内生动能,把握城乡人口流动规律的价值动能,激活城乡体制一体化制度动能。 相似文献
16.
场域与空间异化批判——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域的空间问题研究有三个主题:空间自身的形塑,空间内部进行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以空间为载体的符号与思想文化再生产之间的共时循环关系.寻根究底,马克思和列斐伏尔都为我们指认了空间中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幕后推手作用,准确地分析了由于实践的异化所带来的差异性出场与断裂性在场的历史根源.列斐伏尔在继承马克思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所开创的哲学革命内核基础上,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准确对焦资本主义制度的商品与符号的景观社会,创造性地阐释了空间中的生产与生活的双重异化本质.他将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嫁接,完成了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在新时代更为细微而完整地阐释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思与史的辩证关系的指认. 相似文献
17.
康德和马克思分别提出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两大命题--"以人为目的"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对康德和马克思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比较,彰显了马克思与康德相通的价值祈向和相别的理论旨趣,指出了马克思对康德的合理性继承与发展,并着重指出了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长期分治的城乡社会的断裂,对基层治理与社会管理均提出了历史性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是基层治理与社会管理对接融合的关键,也是必然.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多元主体在基层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合作,旨在共同建设自由的微观幸福与宏观和谐,这需要市县基层行政体制的改革作为制度保障.基层治理重构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拟合,将是促使城乡统筹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中国"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昭示着中国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各土司文化资源富集区在积极推进土司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推进土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与经济优势,实现土司文化价值的最大化.新形势下,市场引导,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差异化发展,无疑是实现土司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当前中国超大城市中具有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北京、重庆、成都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三个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实施效果,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思路,以推进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