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评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这部词典具有释义科学、方便实用的优点.科学性表现在从句法角度审视虚词,解释准确,并把相关虚词进行辨析,指明其细微差别;又力求找出一个虚词诸多义项和用法的中心,用以统领各个义项,突出了词义的系统性.实用性表现在收词广泛,差不多常用虚词(包括常见的文言虚词)、语法化倾向明显的某些实词,都尽数收录;每个词条除注音外,还标示词性、解释词义、列举用例、提示用法、把相关词进行辨析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帮助读者掌握虚词;还针对社会上使用虚词的常见错误加以提示,通过用例具体显现词的用法,用例让读者爱读,富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义虚词是语义演变的结果,因此在细分虚词的义项后,还需建立义项间的语义关联,以帮助描写和理解虚词的意义.文章提出建立虚词义项间语义关联的共时语义演变模型,并提出判断义项间语义关联的三条原则和语义演变的八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能够迅速提高科技英语阅读能力的科学方法—虚词分析法,叙述了虚词分析法的特点和分析程序,并且揭示了虚词分析法的科学本质和适用前景,对虚词分析法做出了简明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杜甫善用虚词,他不仅一般地使用,还超越语法常规,使虚词成为诗之眼目,从而取得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杜诗以虚词为眼,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过同时代诗人,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诗人极具个性的艺术特征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试对《六韬》中出现的三类虚词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白玉林、迟铎著的《古汉语语法》中虚词的分类和讲解,对《六韬》中的三类虚词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六韬》一文对虚词的应用是极为丰富全面的,运用手法较为熟练,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六韬》语法体系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乃是表述语法意义与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虚词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是大家公认的。然而,中学语文虚词教学,特别是现代汉语虚词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语文虚词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利用语境,讲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2)通过比较,辨析虚词的意义与用法;(3)点链结合,引导学生在知识系统中掌握虚词;(4)知用结合,引导学生在语文应用中掌握虚词。  相似文献   

7.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在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有效地增添诗歌的声情韵致,显现诗句的意脉流动,丰富诗歌的审美情趣.古代诗人中杨万里是继杜甫之后善用虚词的高手,恰到好处的虚词也是"诚斋体"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作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有若干虚词意义繁复,用法灵便,值得注意,虚词“竟”即为其中之一.在古汉语中虚词“竟”的意义目前为大家公认的只有三项:(1)副词,表最终结果,相当于“终于”;(2)副词.表意外,相当于“居然”;(3)介词,表动作终止的时间,相当于“直到”.但《红楼梦》中虚词“竟” 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们都是从古汉语中“竟” 的较早的意义引申而来的,就  相似文献   

9.
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纷繁芜杂的虚词是古汉语的一大特色,对它们的理解直接影响了英译质量。文章根据古汉语虚词的特点,提出在理解上,应特别注意虚词类型的区分和词性的辨识,并通过对比,从根本上揭示了古汉语虚词在本质、来源和灵活程度等方面与英语虚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在汉英翻译中,人们很注重对实词的处理,而易于忽视虚词。确实,在对内容的陈述,对形象个别或整体的展现上,实词的语法作用不可低估;而这并不是说那些虚词就不重要或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不计。事实上,某些虚词在文中的作用不可不注意,它可以活跃实词,使篇章生动。从虚词着手,以文言和白话虚词为例,强调虚词在翻译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省略和跨越的地位,讨论了翻译中虚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法学,那就是虚词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虚词研究就是语法研究的全部内容。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是汉语虚词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汉语虚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关于近代汉语的虚词研究,早在元代就已开始,历经明清,至20世纪上半叶,断断续续取得了一些成果。而近代汉语虚词研究的隆兴和繁荣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直至本世纪初,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离建立一部翔实的近代汉语虚词史所必须的各方面准备还有不小的距离。现在是到了该对近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进行一番梳理、盘点、总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比较《论衡》和《史记》虚词,虚词的大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各类虚词的数量及其词义或用法皆有变化,但这种变化在各类虚词之间并不平衡。比较二书虚词,《论衡》在虚词使用上分工进一步明确,系统进一步简化,假借进一步减少。这是一种进步。这种变化,主要是时间的因素造成的,其次还有文体的因素,个人用字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汉语中,"却"字的虚词用法灵活多样,通过对近代汉语代表性作品的调查,希望对廓清近代汉语中的"却"字虚词用法的全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许慎从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二分法吸取哲学观和方法论,从前代学者关于语言的论述尤其是对虚词的解说中吸收语言理论和词语考察方法,在<说文解字>里从理论上对虚词进行了比较清晰的表述、从实践上用文字排列顺序来进行区分,成为我国第一个明确划分虚词和实词的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提出语助皆有所本,揭示了虚词由实词演变而来;所用术语初步体现出虚词次范畴的分类意识;考释虚词重视书证;论及汉语虚词的兼类现象,对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同类虚词重在比较,探讨声气运用的差异,与古汉语虚词研究成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通过对20年来虚词本体研究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总结出了虚词本体研究的特点:注重对外国留学生学习虚词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注重对近义虚词进行对比研究;注重虚词使用语义背景的描写;注重对虚词隐现、虚词位置的研究;注重从语篇和语用的角度进行虚词研究。  相似文献   

18.
虚词之“虚”,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好几个语法意义,可以采用限定上下文的办法使语法意义具体化。每个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虚词的意义都和它们以前的实词意义有渊源关系,利用它们由实变虚的逻辑联系,可以使虚词意义具体化或者形象化。对于没有具体实在的意义基础来类比和体会的虚词可以用“类比操练法”。虚词教学不能孤零零地讲解虚词,而必须把它放到句中与实词恰当地组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  相似文献   

19.
<坛经>中的"于"字主要用作虚词,也有为数不少的用作实词.在虚词的用法中大部分"于"作介词用;另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看作句中助词,后跟"于"前动词(或个别介词)的直接宾语.  相似文献   

20.
拉祜语是分析型较显著的语言,虚词是其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ve”在拉祜语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功能性.它既可以作助词来表明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关系——定中关系或述补关系,又可作为名词化标记,还可以用作句中或句末语气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