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解了范文的含义 《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发表的范文澜遗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以下简称范文),是一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斗争和民族关系的好文章。诚如孙祚民同志所说,它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为研究历史上的我国民族关系,提供了原则,指明了方向。但我认为孙同志在对该文的重要原则问题上的认识,却是与原著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这是一个需要继续开展研究和讨论的重大课题。孙祚民同志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发表的《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一文,对此进一步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论证,但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这里愿意把个人的几点粗浅意见提出来,同作者进行商榷,并就正于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崔明德同志《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拜读之后,受益非浅。文章对民族关系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确乎有益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深入研究。但细读之后尚感有值得深入探讨和商榷之处,今特述一孔之见,以求斧正。  相似文献   

4.
自从去年四月十三日孙克复、关捷二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一文后,董蔡时同志在去年第一期《江苏师院学报》上写了题为《也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的文章,表示了不同意见。最近,孙、关二同志又在今年《辽宁大学学报》第一期上撰文《再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兼答董蔡时同志》,文章说;“刘步蟾是否违反军令,擅改舰队阵形问题,是正确评价刘步蟾的关键。”这个意见是很对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近来对讲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应不应该有所选择,有所避讳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活跃,这是学术界二十多年来对民族关系史讨论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把讲述民族关系史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孙祚民同志在《民族关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各独立民族国家‘互为外国’”的观点(见《光明日报》1984年6月27日),这实际是孙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只能以汉族统治者所建立的王朝疆域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粉碎了“四人帮”,学术空气空前活跃,民族古文字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生。近两、三年来,历史、语言、民族、考古等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努力钻研,彼此协作,以科学态度相互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契丹文字研究工作的深入。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三期发表了两篇有关契丹文字的文章:陈述同志的《契丹文字的历史概况》(以下简称《概况》),就契丹文字的有关情况从几个方面作了介绍;胡振华同志的《关于释读契丹小字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释读》)①,则对契丹小字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文章中有的意见我认为是对的。现就这两篇文章谈谈个人的感想,藉以参加讨论,求得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发表拙文《论民族法调整对象》后,毛为民、周春梅同志撰写了《民族法调整对象新探——兼与吴宗金同志商榷》的文章(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毛周文”)。现仅就毛周文提出的几个问题做如下回答和辩正。  相似文献   

8.
1988年4月25几,赵紫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要要讲话。讲话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实际,深刻阐明了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指针。 1 赵紫阳同志在这一重要讲话中,首先从阐述民族和国家的产生及其关系入手,指出民族问题的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并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深刻地分析了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历史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好多同志都优心忡忡地注视着学术界资产阶级思想的泛滥,好多同志都为许多报刊的悖离双百方针和马克思主义方向而叹惋、愤慨.这里不妨从一篇文章——姜锡东同志的《关于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几个问题》——的遭遇谈起,也许从某一个侧面更能看到上述情况的严重.1987年第五期《历史研究》发表了王和周舵同志的《试论历史规律》一文.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认真探索的好题目.历史的规律究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本学报在一九七九年3—4期上发表了李文实先生《读〈青海地方史略〉琐议》一文后,引起了许多有趣于青海历史的同志们的关注;《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的笔者芈一之同志也分别致函本学报编辑室,陈述不同观点,并寄来《关于编写青海地方历史的几个问题——兼与李文实先生商榷》一文,以资争鸣。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正常地开展学术讨论,以促进青海地方历史研究,现将芈一之同志来稿原文照登。  相似文献   

11.
孙祚民著《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以下简称《探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喜事。但是孙祚民先生生前却没有看见自己这一著作的问世。笔者怀着沉痛的心情,捧读其书,感慨系之,有以下几句话说出,一则寄托哀思,一则也算一点体会。 孙祚民先生是中国农民战争史的专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也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初始至其病故的三十多年里,他发表有关民族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涉及民族关系史问题的各个方面。《探究》一书就是其中部分论文的结集。《探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民族工作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周总理的《讲话》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著作。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民族观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进一步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方针和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质?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了丁汉儒同志的《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以下简称《论实质》)一文,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向题”这个命题提出了“再认识”,这是必要的。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蓄意歪曲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问题上极力扩大阶级斗争的一面,搞乱了民族理论的研究。现在,必须拨乱反正,肃清其流毒。但  相似文献   

14.
《历史研究》1979年第七期,发表了刘宗绪同志“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一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苏联史学界(包括我国史学界)被视为定论的“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世界历史》1980年第三期,又发表了余小慎同志“关于热月  相似文献   

15.
人性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屡屡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可以说几乎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思想家和有识之士,都曾发表过关于人性的名言。五十年前,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其中也阐述了他的关于人性的著名观点:  相似文献   

16.
我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一文发表后,有的同志提出不同意见,有些启发。现就这些意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同志们指正。一、关于瓦尔那和迦提的概念1980年印度出版的《印度历史评论》杂志发表了S·杰斯沃尔所写的《早期印度社会史研究》一文。文章开端就论及瓦尔那(varna)和迦提(jati)的概念,并对与此有关的各家说法作了简要的评述。笔者读后感到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遂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种姓的几个概念问题》的文章。因此,  相似文献   

17.
翦伯赞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开拓者之一。翦伯赞同志从三十年代起,就努力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使史学研究和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解放后,他更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坚决批判资产阶级旧史学,批判以苏联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为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題的初步意见》一文,是他在一九六一年夏开始主编《中国史纲要》一书时,为我校历史系参加编写《纲要》的同志撰写的参考提纲,曾发表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明日报》,后又有个别修改。在这篇文章中,翦伯赞同志就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意见”。这些意见与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的《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的有关讲话相配合,坚决批判了当时存在于史学领域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和浮夸、浮躁等不正之风,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林彪、“四人帮”横行之时,史学领域是一个重灾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林彪、“四人帮”的黑干将戚本禹之流就给翦伯赞同志的《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扣上了“反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纲领”的大帽子。这完全是颠倒黑白,蓄意诬陷。今天,林彪、“四人帮”虽已揪出,可是流毒不可低估。翦伯赞同志当年谈的一些问题,至今仍为史学界所关心。因此,我们将这篇文章的最后改定稿重新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读了《兰州大学学报》今年第二期发表的刘家声同志《商品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一文,很受启发。对于文中所论述的商品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问题,我们表示赞同。但对于文中论述的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问题,我们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以求教于刘家声同志。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从一九五四年范文澜同志提出汉民族形成于秦汉之际以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民族”一词的确切涵义,一九六二年初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民族译名统一问题的讨论会。继而又在《人民日报》上先后发表了章鲁同志的《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翻译情况》和《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两篇文章,明确提出了民族形成于古代的论点,从而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自从拙文《武汉工人纠察队交枪事件的考察》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上发表以来,许多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著文、写信,或表赞同,或持异议,或提出疑义,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益。张光宇同志研究这一问题较早①,现在又写了《浅论武汉工人纠察队交枪事件的性质》(以下简称张文),全面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感到不无值得进一步商榷之处。现仅就张文提出的有关“交枪事件”性质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