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哲学原理和哲学史教科书对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合适的。重新审视贝克莱哲学就会发现:第一,我们过去并没有完全驳倒贝克莱哲学,没能真正从理论上揭示出贝克莱哲学的荒谬性之所在;第二,贝克莱哲学也不是反动的哲学,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个哲学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面,还是在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革命的和进步的作用;第三,贝克莱哲学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对于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及揭示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体现,都是人类认识史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所论及的休谟哲学思想,曾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以往我们在论述这位近代英国著名经验论哲学家的思想时,总是简单地把他的思想斥之为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翻版,是变相的僧侣主义。这是  相似文献   

3.
各派哲学家,不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差不多都一直把贝克莱的哲学视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但是,深入研究贝克莱的哲学著作,包括认真分析其中的基本概念的确切含义和内在联系,我们深感上述公认的评价是不恰当的。贝克莱哲学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一套前后一贯的客观唯心主义。下面,我们将对几个关键性问题逐一进行考察。一要弄清楚“存在就是被感知”(Esse estpercipi.简写为E=P)究竟是什么意思,关键是必须明确此处的“存在”是指的什么存在。贝克莱说:“一个观念的存在,正在于其被感知。”(《人类知识原理》第20页,以下简称《原理》——着重号是引者加的)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想象所构成的观念,并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而在我看来,感官所印入的各种感觉或观念,不论如何组合,如何混杂(就是说不论它们组成怎样一个对象),除了在感知它们的心灵以内就不能存在,这一点同样是明显的。”(《原理》第21页)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作了一番梳理: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概况,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基本观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真理观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矛盾。这既表现在他对真理的定义中,也表现在他对真理的分类中。造成洛克真理观内在矛盾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它和近代哲学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二是洛克对哲学基本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三是洛克混淆了观念的来源和观念的真实性这两个问题的区别。洛克真理观的内在矛盾对贝克莱、休谟、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维特根斯坦、艾耶尔和波普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在这三个基本方面中,“实事求是”是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因此,全面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这一精髓,乃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的实践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分析了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胡锦涛实践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等方面.基本特色体现在: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亲民、爱民,关心和保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以我为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实事求是归结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这是非常正确的。“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去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党克服和战胜各种错误倾向的锐利武器;今后,在为实现祖国四化的宏伟事业中,它仍将具有永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张定鑫毛泽东在探索和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认真总结前进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理论思维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在十年建设时期,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从我党的思想认识路线...  相似文献   

10.
“存在即是被感知”是成熟的贝克莱哲学的核心原理,在贝克莱的著作中,有一系列其他原理构成这个核心原理的诸逻辑环节。这些逻辑环节可概括为:1.存在即是本质;2.存在即是性质;3.性质即是观念;4.观念即是被感知。这些原理之间存在着十分严谨的逻辑联系,而这种联系在贝克莱的主要著作《人类知识原理》和《三篇哲学对话》中并非显而易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不少人认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 ,但这绝不是马克思自己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而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逻辑叙述方法。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 ,“从实践到认识” ,“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 ,再到理性认识”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或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从抽象到具体”只有在“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条件下 ,才能构成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的一个方面或部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方法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方法革命变革的结果 ,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前提 ,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一哲学思想方法 ,形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今天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相似文献   

12.
刘莘 《晋阳学刊》2006,(2):58-63
贝克莱从洛克出发,但却背离了洛克的方向。他在哲学基本立场上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不彻底的经验论者,而这一切又都以其基督教信仰主义为基础,他对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在他的哲学话语中,上帝始终是一个元叙事。由此出发,才能正确理解贝克莱哲学的基本性质及神学本质。  相似文献   

13.
从法哲学文化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哲学思想文化的需要、解除马克思法哲学在中国认同壁垒的需要、中国当代法哲学思想研究和发展的需要三方面。同时,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表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方法论,而人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核心与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乾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贝克莱哲学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一套前后一贯的客观唯心主义”。我认为这种观点失之片面,应当说贝克莱哲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混合物。当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在感知主体的理智之外独立自存,人们的感觉不是对外部对象的反映时,他在哲学论证的方式上是一个主观唯  相似文献   

15.
贝克莱是西欧近代哲学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哲学代表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经验主义基本上保持着唯物主义的性质;但从贝克莱开始,经验主义就转向了唯心主义。贝克莱所造成的经验主义的这种转变对于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哲学史上往往把贝克莱称为西方哲学中近代唯心主义的一个创始人。  相似文献   

16.
论价值经验     
<正> 一、传统哲学只从事实方面去理解经验长期以来,经验只被看成是关于事实的经验。在唯物主义那里,经验是关于客观事实的感知、反映,这一观念在培根那里就出现了。到主观经验论者贝克莱那里,虽然有一种努力,试图把经验与事实的关系倒过来,但是,他关于经验的理解,也并没有离开事实这一轴心。马赫、詹姆士、石里克等人既不想持唯物经验论的立场,又要避免陷于贝克莱的困境,因而试图从一种“中立的”、“双夫的”意义上去界定经验,詹姆士就说:纯粹经验既可以代表一个“意识事实”,也可代表一个“物理实在”,就看它在哪一个结构里。他们实际上也没有超出从事实范围去理解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指明 ,意欲捍卫信仰和常识的贝克莱终未能一劳永逸地驱除怀疑主义与无神论 ;作为主教的贝克莱与作为哲学家的贝克莱 ,他的信仰与他的哲学不仅不相和谐 ,甚至正相反对 ,换句话说 ,要么是哲学 ,要么是信仰 ,除此别无选择。由于拒绝作出选择 ,并试图用哲学论证信仰 ,贝克莱哲学注定堕入悖论  相似文献   

18.
张再林 《学术界》2023,(4):33-41
在今天,“显体”即“本体”的现象学方法日益引起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被广泛而深入地引入中国哲学思想实质的分析里。实际上,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述,这种现象学方法也即中国哲学“显微无间”的方法。人们看到,这种“显微无间”的方法不仅贯彻于整个中国哲学思想里,一以贯之地成为我们进入中国哲学史的不二法门,而且还以不变应万变,其在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变革中同样存在,并表现得尤为突显。具体而言,它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的“用晦而明”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道器关系的“体用一源”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思想资源的内源性与外源性统一之中,并且还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治国理念的德法并举之中。无疑,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一种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出发,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得以领悟,而且亦有助于我们以一种“返本开新”的方式,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的解读中走出“以西释中”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政治路线,是具体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方针,又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凝结了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揭示这个命题所内含的历史新时期的唯物辩证法的意义,是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中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并运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关于黃梨洲(宗羲)思想,一般都着重于研究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而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則往往語焉不詳。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梨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現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其哲学思想則是比較保守的;另一方面,梨洲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旗帜是非常鮮明的,而其哲学思想則籠罩着一层中古煩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