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固和突出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的领先地位,加快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保障我国棉花供给安全和纺织服装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对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聚焦分析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系统性建议,以期为政府和学术界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思路启示。完善产业集群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推进集群协同治理;加强南疆纺织服装产业建设,加快全产业链发展;挖掘产业多元功能和价值,实现三维价值统一;匹配产业链人才图谱,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网络紧密度,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加快产业集群数智化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周边国外消费市场,提升出口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变动必然反映在就业结构的变动之中。1996~2011年,新疆生产总值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新疆就业人数的绝对值在增长,但是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低于其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较大。这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比较有限,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自治区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其快速发展,由此促进新疆就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税收又主要来自各产业部门。工业产业是新疆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新疆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疆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新疆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如何?新疆工业结构与财税的相关性如何?新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财税收入应采取哪些对策?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新疆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工业结构与财税的相关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财税收入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调研,为党政领导制定新疆工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以推动新疆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使之合理化,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财税收入。1994年,国家…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在构建新疆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在构建一个金融与现代产业体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新疆1994~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控制市场化等变量后,计量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促进新疆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 SWOT 分析法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对于增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完善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定位,提高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构筑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破除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力瓶颈;审慎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文章以新疆农村电商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疆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并探讨不同阶段的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研究发现:第一,新疆农村电商发展迅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第二,在产生阶段,新疆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正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如巴州尉犁县“电商+直播+文化+农产品销售”模式。第三,在成长阶段,新疆形成农村电商聚集,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如喀什地区疏附县的“农村特色产业+互联网创新”模式。第四,在成熟阶段,新疆区域经济带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如阿克苏市“电商+产业园+网红直播+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新疆,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姿的生态文化资源;厚重的民族性特征构成了新疆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特定的时代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节约资源,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善环境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大美新疆。认真对待援助依赖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统筹整体开发与点对点援助的关系;协调产业援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妥善解决单方援助与互利共赢的关系;协调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呈现出相对优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劳动就业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就业机制的转换是整个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10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同时,劳动就业机制的转换也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认真地总结1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成败与得失,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劳动就业制度中面临的深层矛盾,也有助于我们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总目标出发,来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机制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西域研究》2001,(3):21-28
本文分析了新疆园林业的成因,阐述了各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总结了新疆园林业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清代大庆地区的驿站主要有大庆市肇源县辖境的茂兴站,乌兰诺尔站等。这些驿站是为驱逐沙俄的入侵和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而建的,是东北地区驿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建设、土地开发、经济、文化交流和城镇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萍 《阴山学刊》2001,14(3):103-104
搞好档案利用工作是开发高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针对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澄清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改进检索手段、丰富馆藏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公元 1 64 4年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清朝中央政府 ,乾隆二十四年( 1 75 9) ,清朝在征服准噶尔之后 ,进而清除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封建割据势力 ,统一了新疆。清朝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表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完成。清政府为维护政治局面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民族、宗教问题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政策 ,允许新疆各民族穆斯林保持其伊斯兰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正常的宗教生活。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本文即叙述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情况。一、宗教信仰与宗…  相似文献   

15.
特定语境中的义位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义位由一定的义素组成义位结构。当语言义位进入交际后,受到语境信息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产生与静态时不一致的、新的言语义位结构,形成言语义位。言语义位形成的轨迹是,语言义位义素的变化,引起语言义位结构的变化,诞生言语义位。义素变化的方式不同,义位变化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诗发展可分为两段:1987年以前为前半段,其重要特征为现代主义和乡土诗的对立与融合.1987年7月解除戒严后至1989年为后半段,其基本走向为本土诗与后现代诗并存.新闻诗、录影诗、环境生态诗、政治诗、本土诗、后现代诗的出现,说明80年代是一个多发展、"混声合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的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三种:重历史;重逻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年来,重逻辑形态渐成我国当前文学史研究的主流,甚至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二是我国学术界对百年文学史进程反思的矫枉过正;三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和世俗化的氛围。其实,任何对文学史“重写”、“重构”等的努力都不能无视文学史的“史”的特性,因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学史是一门科学。文学史研究要走出主观性的迷雾,关键是坚持对文学史原生态的把握与追求,吸收重历史学派的合理内核,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主要包括 :读者范围的重新确立、新的知识传播载体出现、流通服务手段的变革、流通服务系统的重新定位和馆员角色的转变 ,正是这种变革才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 ,邓小平、江泽民及我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大量关于和平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主要包括 :我们的和平观追求的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的和平 ;是积极的、真实的热和平 ;是建设性、创造性的和平 ;是公正的、共享的和平 ;是理性、持久的和平。明确这些价值取向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和平的对外政策及和平崛起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山西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法制教育,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引导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的对策在于,加强教育立法,完善高校法制教育法律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创建高校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师资素质;加强规范化建设,充分落实高校法制教育机制;加强家庭、社区教育,构建学校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网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确保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