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当代人类的"本体论危机"已成为一场整个人类的自我思想重审运动.而文艺本体论(Ontology)研究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出现,决非偶然.可以说,20世纪后期的人类文艺和美学遭遇到种种困境,使得哲思隐遁,写作成为操作,语言成为游戏,艺术成为宣泄,意义成为虚无,审美成为审丑,艺术与人生超越都成了问题.这些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促使当代文艺学美学体系创新的学者群体进入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终极追问,属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按照这一理解,我认为文艺本体论所研究的就是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终极依据;或者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去理解文艺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终极追问,属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按照这一理解,我认为文艺本体论所研究的就是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终极依据;或者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去理解文艺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当代思想把批判和超越形而上学作为自己的基本使命,这使任何有关本体论的话题似乎都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形而上学的核心形态一直就是本体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本体论的批判.在这一语境中来谈论文学本体论,势必面临众多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5.
摘要: 赋得诗是随着南朝文人即席分题赋诗的出现而产生的诗歌新类别。在命题上,唐前赋得诗一般采用“赋……得……诗”、“……赋得……诗”、“赋得……诗”的形式。在题材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指向咏物、咏诗、咏史、赠别。在形式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是五言四韵,至于七言、杂言的赋得诗,四韵以外的赋得诗,都很少;绝大多数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和换韵的情况比较少见;分韵赋诗和题中用韵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唐前赋得诗创作推动了南朝永明体、宫体和以陈后主为首的三个诗歌创作群体的形成,对南朝诗歌不断追求“新变”产生了影响,推动了齐梁以后诗歌题材的大发展,也使齐梁诗歌诗体短小、精雕细刻、讲究四声、语言绮艳的特点进一步固化。    
 
  
  相似文献   

6.
周济"词史"新说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能从词的艺术特征出发,以艺术审美的眼光来总结词的创作和批评,将词的研究从经学复归于文学本位中来.……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现象学有三层技艺概念,最高为哲学的层次。因重视技艺概念,其哲学深具艺术性的内涵,虽然这点不为胡塞尔本人所强调。藉助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形而上学,可解读出德性为一种技艺,以及技艺扮演着从人为到自发再到自然生成的角色。前者引发出胡塞尔的纯粹或形式伦理学,以及哲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技艺;后者发展出艺术作为合自然目的理念。生活世界两层科学性与技艺三层次间的对照关系,更能显示技艺的哲学性一面,而胡塞尔《观念二》里蕴含的深意——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技艺,企图让实事本身在自然态度中显现——则可引导出胡塞尔哲学理论的艺术性义涵。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分析美学系统当中,艺术本体论的最基本的分殊就是单一艺术与复合艺术的区分,由此形成了“类别与成员”、“种类与实例”和“类型与殊例”的不同划分方式,其中“类型与殊例”之分最被广为接受。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学家又开启了从“活动论”角度来阐发本体论的思路,三种代表性形态分别是格里高利·卡里在《艺术本体论》中提出的“活动的类型”论、尼古拉斯·沃尔特斯托夫在《艺术作品与艺术世界》中提出的“活动的对象”论和大卫·戴维斯在《艺术作为施行》中提出的“施行的活动”论。尽管艺术本体论形成了层层推进的内在逻辑结构,但基本上都是以西方艺术自身作为对象而忽略了非西方的语境,由此难以建构起一种具有“全球视野”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的本体论思想,是一种辩证本体论。其中,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世界的一般前提和基础;人学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般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火凤》是隋唐时期非常流行的乐府曲调,而关于该曲的来源问题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也只是认为"盖贞观已前曲也"[1](p.856).近人任半塘的《唐声诗》则认为《火凤》的起源与胡乐相关:"胡乐及道曲皆有《火凤》………盛唐《火凤》在胡部中甚突出……‘火凤'二字疑是胡歌名之译意."[2](pp.204-205)其实,这是对《火凤》的一种误解.本文在澄清《火凤》非胡乐的基础上,从该曲的题名由来、曲调溯源及诸多演变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证,从而确定《火凤》乃中原固有之曲目,而非源于胡乐.……  相似文献   

11.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西方美学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谱写了艺术本质的三部曲:第一部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这是西方美学的古代自然本体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以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自然论”为主旋律,以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自然的镜子说”为变奏曲,突出艺术的客体性。第二部是从启蒙主义到德国古典美学(公元18世纪-19世纪中叶),这是西方美学的近代认识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以认识论的观点改造过的“模仿论”和“镜子说”为主旋律,以“艺术的表现论”为变奏曲,高扬艺术的主体性。第三部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同时开始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末),这是西方美学的现代和后现代人类(社会)本体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一曲曲无主题变奏曲,形形色色的观点的艺术本质论交混回响,新曲层出不穷,怪腔怪调甚嚣尘上。尽管如此,这第三部曲的种种声音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的某种精神因素、人类的语言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艺术论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诉诸情感,心仪自由,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活动.从逻辑上讲,教育活动与艺术活动具有太多交叉的地方;从现实中看,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本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弊端,如果以艺术的理念与方法来审视教育,艺术则是拯救学校教育的一剂良药.教育艺术既是一种教育存在,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境界.让课堂充盈“有意味的形式”,让“技艺论”、“情感论”的艺术方法成为教育策略,让艺术的自由精神理念成为教育的价值尺度,是教育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宋代出版传播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代是书籍传播由写本向印本全面转化的时期.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不仅改变了文字媒介的生产方式,使书籍得以大量生产,文字媒介得以更快、更迅疾地进入传播渠道,宋代的邸报、书籍等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还使得纸质媒介的生产成为一项社会事业,出版传播业由此产生,并使得编辑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编辑活动成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中界和守门人.这一切对人类传播事业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  相似文献   

14.
Hermeneutics 一词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绝非仅仅意谓着一套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技艺,更为重要的是它有着本体论的诉求。通过考察 Hermeneutic 在国内的译法,及其与中国传统的相契合之处;考察该词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含义。我们发现,Hermeneutics 更多指向的是方法论与本体论的统一,国内用诠释学来译 Hermeneutics 一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更多的契合之处,也更能体现它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相统一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8,28(5):49-51
学者做学问,唯求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对所研究的对象,解析推断,思索琢磨;然后将研究的结果,公之于世,以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术上,不必固守派别、宗系,而应吃"百家饭",吸收各家之长。做文学研究、写美学文章的人,要多些艺术感觉,多些审美经验。拙著《艺术哲学读本》,断断续续写了20多年,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从艺术主体、艺术客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典型、艺术鉴赏(艺术接受)等方面,论述了艺术的特殊品格。与以往一些艺术哲学同类著作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活动基本类型的有关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由此出发,寻找艺术的坐标,提出自己关于艺术的新观点;同时探索了艺术哲学的变革路向,即:艺术哲学不能只局限于认识论,而应该在保持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用人类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建立新的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租赁风险特性
  金融租赁是一项交易较为复杂的金融衍生业务,被称为金融产品系列中的一大创新.在国内,目前对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刚刚起步.
  ……  相似文献   

17.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西方美学史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这是西方美学的古代自然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自然论”为主旋律,以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自然的镜子说”为变奏曲,突出艺术的客体性。第二阶段是从启蒙主义到德国古典美学(公元18世纪-19世纪中叶),这是西方美学的近代认识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经认识论观点改造过的“模仿论”和“镜子说”为主旋律,以“艺术的表现论”为变奏曲,高扬艺术的主体性。第三阶段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末),这是西方美学的现代和后现代人类(社会)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一曲曲无主题变奏曲,形形色色的观点交混回响,新曲层出不穷,怪腔怪调甚嚣尘上。尽管如此,这三个阶段如同历时演进的三部曲,其间的种种声音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的某种精神因素、人类的语言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再说"失语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笔者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以来①,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学者指出:"三年前,曹顺庆先生提出文学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失语症’.……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文化进行基本判断时,必须观察她面对外来文化时所作出的抉择.中国儒道传统与印度佛教的交涉,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比较案例.那是一个改变了中国文化品格的重大事件.就中国文化史而论,比较并非一个近代的命题.汉魏晋以后的历史(包括各种专门史如文学史)之研究,学者如果仅将其对象圈定为中国传统文化,那就错了,因为那已然是佛教熏染下的传统.仅以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为例,缘起于佛教者占其半.……  相似文献   

20.
[提要]人工智能不纯粹是一种人工机器,但也不能等同于具有独立思维活动的主体,这种无法归类的溢出现象,正是技术革命导致文化调适过程中的挣扎心态之真实写照。基于当下的实践现实与技术期待,人工智能只能是一种“类人”智能,借助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因而只能是“类人艺术”。不过,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挑战了我们对于既有艺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观念的理解。从创作过程来看,人工智能艺术突显其“非媒介性”;从创作主体特征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互动共生”的结果;从创作意图来看,人工智能艺术主要探索艺术的“创造性”问题,它是一种“观念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