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史宜从尧舜讲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很多人喜欢讲“炎黄文化”,专家们治中国文化史也往往从炎黄讲起。其实这个“炎黄文化”的提法有问题。说炎黄是中华民族的最早祖先,我们这众多黄皮肤黑眼珠黑头发的中国人是他们的后代,这很正确,事实就是如此。可是若说中国文化史从炎黄开始,则证据显然不足。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诸多文化内容,都可以在尧舜那里寻到源头,再往前推就困难了。我认为讲中国文化史(原始文化除外)宜从尧舜讲起。以下约略地讲讲我的道理,错了也无妨,有赖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年多的酝酿,湖南炎黄文化学会于1989年4月18日至19日在长沙成立,并召开了首次炎黄文化学术讨论会。省内社会科学界及外省学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上,大家围绕炎黄文化的渊源和性质,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的关系,中医学与炎黄文化以及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发展新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同志认为,炎黄文化源远流长,她已有八千多年的古老文化和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干,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还有国外一些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之根。炎黄文化是众星拱月式的多元文化系统,她以河洛区为主导,融合了河垄、河岱、燕辽、汉江、江浙五个区系的文化。研  相似文献   

3.
数字易卦的源头可上溯到八千年前。自伏羲时代经炎黄时代到夏商时代,数字易卦走过了它五千余载的漫长历程。出土的大量文物考古资料表明:数字易卦本为易经的根基和来源,易经则为数字易卦的演变、发展、升华和突变;二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广臻 《理论界》2010,(7):173-174,45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广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的先进文化,在同时期的诸考古文化中,红山文化水平最高,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直接证据。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是朝阳市的牛河梁、东山嘴遗址和阜新市的胡头沟遗址。  相似文献   

5.
炎黄文化与炎黄子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文化是国内所有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不管其人数多少,在历史上都曾作出过贡献,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又造成中国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统一的,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说它是多元的,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是由各地原始部族的文化融合而成的,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有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彼此相互影响;说它是统一的,是因为中国有着一个主体文化——即炎黄文化,这个主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华各民族凝聚、进步的共同基础,是维系国家统一的纽带,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主导的作用。炎黄文化是炎黄二部族在原始社会末期创造的,是当时(在中国境内)最发达的原始文化,具有代表性;同时中国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都是在炎黄文化的基础上并  相似文献   

6.
中华“日月文化”源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概念是中华各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同时包含着五十几个少数民族。从洪荒时代起,中华民族先民就生养蕃息于莽莽苍苍的神州大地。先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代表,绵延了五千年以上,尚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黄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最大的“共同体”汉族的摇篮。在上古,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包括两个基本单元:东夷和西夏。东夷文化属太阳文化;西夏文化属月亮文化。太阳文化的代表是先殷文化;月亮文化的代表是先周文化。夷、夏长期争斗与和盟,交相融汇,终于走到一起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迹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迹钩沉胡远鹏中国人一向被称为“炎黄子孙”,“炎黄”即指炎帝和黄帝.他们代表了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在古籍中颇具神秘色彩。古代帝王世系,不论虞夏商周,莫不以他为上古始祖.所以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著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华炎黄文化的学术文化热潮、自1991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有河南、天津、湖北、福建等十九个省市和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成立了同类型的学会或研究会。为了深入研究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促进安徽的学术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1995年下半年,由郑锐和欧远方动议。,联合全省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着手筹备成立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于1996年7月23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8日,由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主办,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炎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公众考古教育是在考古遗址日益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由考古学家们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发起的,其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完成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在国家文化资源保护机构的大力支持和考古业内人员以及教育专家们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各专业及民间团体的密切合作,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众考古教育计划和项目.教育的对象包括了从学龄前儿童至退休老人在内的普通公众.经过近40年的艰苦努力,开发出了一大批公共考古教育资源,公众对考古资源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许多计划和项目不断完善,其积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事实上,美国公众考古教育就是文化资源保护教育,其中许多公众教育的计划和做法值得我们在保护文化资源工作中加以利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文字学方面验证有关的史料及考古成果:古三门湖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炎黄的发祥地。《国语.晋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水应界定为阴山水系;伏羲神农的故地是古三门湖的西南,在陇地,甚至辐射到神农架秦巴山地。  相似文献   

12.
论黄帝与巴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黄帝与巴蜀谭洛非,段渝关于炎黄文化,历来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炎黄文化,是指上古时代由古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所创造的文化;广义的炎黄文化,则是指战国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今天我们所说的炎黄文化,除专门性的学术研究中所涉及的族源、文化起源...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5):5-10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意义重大。其一,浑融一体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最基础、最根本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创造,任何阶段的文化都是以五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为基因的,中华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其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应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形成的基础,革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体结构,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举办的闽台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于9月14日至18日在福州市召开。这是我省文博考古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从古代文化方面探讨闽台关系的首次学术会议。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广东、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我省文博考古工作者共同研讨闽台古代文化关系,到会代表75人,提交论文70篇。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4-6日(4日是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即冼夫人诞辰),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茂名学院、茂名市社科联、电白炎黄文化研究会在电白县联合举办“冼夫人文化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  相似文献   

16.
老庄故里及文化归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故里及文化归属考辨孙立从几年前的“文化热”开始,学术界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便有人把老庄看作南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创始人,认为他们的学说与《楚辞》共同形成了与代表中原文化的孔孟儒家思想大异其趣的南方文化。其立论的逻辑是,老庄是楚国人,楚人是南方人;南方山...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15日汉唐文明下的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隆重开幕.8月16日~17日上午,学者们分历史考古、佛教艺术和宗教文化三组进行了学术交流. 对汉唐时期龟兹地区的历史考古进行研究,是本次会议所强调的重点,收到论文31篇.其中,又以两汉时期西域政治、出土文书研究、龟兹地区考古文物的研究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话语:李虎,温兆海都是研究东北亚文化的学者.学者们认为自古以来东北亚无佛祖,但东北亚有真经,东北亚青山绿水八万里,分不开的缘分是文化.悠悠远远五千年,分不开、扯不断的文化基因是儒学的合理部件,这就是东北亚的真经.研究东北亚文化的东北亚学人,从文化的内在联系中探讨东北亚文化的本质,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由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冼夫人文化与建设文化大省”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月3~6日在广东电白召开,来自广东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近80篇,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见解,反映了研究有相当的深度。现将有关讨论情况,从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20世纪,因着小说地位在文学史上的不断提高,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小说和小说家的分类已经精确到了职业、行当和年龄档次.但是,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土上,在五千年文明史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下,在20世纪社会动荡的民族心理文化嬗蜕中,本世纪的中国地域文化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异彩,尚未引起人们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的足够重视.这里须得强调的是:所谓地域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