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9年庐山上发生的彭德怀事件对接班人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党内出现"赫鲁晓夫"的忧虑;突出了林彪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为刘少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文革”初期毛泽东为何选择林彪为接班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革"初期毛泽东选择林彪为接班人,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与历史上毛泽东对林彪极其赏识有关,第二方面与"文革"前林彪已是接班人人选之一有关,第三方面与毛泽东在做最后决断时没有做到疑人不用有关。毛泽东选择林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固然是错误的,为此他要负主要责任,但没有一套科学的选人机制也是毛泽东犯下这一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要的是要在选拔干部的问题上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七千人大会到八届十中全会,存在着一个毛泽东认为他一开始就看出的问题("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和随后他与中央一线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的严重分歧,由此毛泽东提出要解决"跟中国的修正主义的矛盾"这个观点。联系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思考毛泽东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目的,很显然,他是在寻找一种防止和反对党内甚至是中央领导层出修正主义的有效途径。但随着运动的开展,毛泽东日益认为修正主义就在党内,不但农村、城市,连意识形态领域也被修正主义统治,全国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自己手中,甚至断言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基于这种对阶级斗争形势、党内干部队伍状况的过于严重估计,毛泽东终于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目标直接指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直至指向刘少奇。  相似文献   

4.
透视毛泽东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异常平实,经济战略注重实用.在社会主义世界里,毛泽东对斯大林主义的批评是最全面和最深刻的,他不止干批判而且着手创造不同干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大跃进"与"文革"一样,长远来看,也有一些积极的结果.毛泽东"造反有理"的断言结合文革的经验使中国人相信要让党内官僚真正负责就必须建立起民主制度.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不仅与他的认识论紧密联系,而且还表现在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他本质上倾向民主,但是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大权独揽,他这么做正是为了捍卫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缔造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者,而且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探讨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体制思想,如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条件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发展;允许地方和企业搞一些"独立王国",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等,对我国今天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修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毛泽东提出反对修正主义问题开始于苏共二十大之后,从批判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出发,促使毛泽东考虑中国出不出修正主义,中央出不出修正主义,最初的重点是放在防修上,1965年以后毛泽东注意力逐渐转到反修上,直至将斗争矛头指向中央一线领导人。由于毛泽东对于修正主义没有做出准确的解释,并采取了错误的方法,造成了动机与效果的极不协调,酿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修正主义是毛泽东晚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修正主义是毛泽东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把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他的谆谆教导置诸脑后,积极参加"四人帮"反党集团的篡党夺权阴谋活动.他在辽宁,独断专行,不可一世,把个人凌驾于省委之上,动不动就训人、骂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辽宁的太上皇.就是"四人帮"的这个死党,一心把辽宁当作他的独立王国、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根据地.他称王称霸,俨然是这里三千多万人民头上的土皇帝,这里对他来说真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在这里,什么都要管,政治、经济、文化,那样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教育青年是个大问题"。毛泽东基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战略谋划,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对青年教育的目的予以全面、系统、战略性地设定。毛泽东青年教育的目的内涵包括:追求青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激发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培养青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诗语和他的政治学说在审美理想和实践风范上有着难以分剖的内在联系.他的诗语不仅形象、灵动和优美、雄强地展示着他政治美学的内涵,而且更深刻地透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内涵."鲲鹏"这一诗化美学具象作为毛泽东权威意志的诗学基调,始终雄劲灵动地贯穿在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线索之中.在毛泽东理性和情感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鲲鹏"这一艺术美学具象,所蕴含的有关中国革命和革命文学全新的审美经验和感受,是准确进入和把握毛泽东乃至中国革命的情感史和理性史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文革”初期毛泽东选择林彪为接班人,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与历史上毛泽东对林彪极其赏识有关,第二方面与“文革”前林彪已是接班人人选之一有关,第三方面与毛泽东在做最后决断时没有做到疑人不用有关。毛泽东选择林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固然是错误的,为此他要负主要责任,但没有一套科学的选人机制也是毛泽东犯下这一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要的是要在选拔干部的问题上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陈邦彦诗歌中的国家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岭南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与黎遂球、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粤中杜甫"之称.他的诗歌表达出强烈的国家之情,有对国土沦丧的忧虑和悲痛,有中兴国家的愿望和建功立业的大志,有对自己不被重用和国家内讧的失望,有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明恩溥以其《中国人气质》一书而占有独特的地位 ,他是第一个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西方人 ,但是 ,明恩溥的中国观的基调是阴冷的 ,有着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的个性和生命意识与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血统、出身门第、早年的军旅生涯,以及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等因素塑造了唐太宗的个性,政坛上的腥风血雨和执政的艰辛等又形成了他强烈的畏惧"天谴"的生命意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意识决定了他诗歌中崭新的意象选择、"明雅志"的创作目的、"虑高危"的理性自觉、"节之于中和"的情志统一和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自适"情怀。  相似文献   

14.
陈布雷之死,是中华民国史上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说法有"和谈尸谏"、"臣为君死"、"油尽灯枯"三种.通过对陈布雷日记的研究,发现三者均不成立.第一,陈布雷对于共产党始终抱敌视态度,反感和谈,绝不会为此"尸谏".第二,陈布雷绝不是丧失自我、既忠且奴的幕僚,对于为蒋撰稿深感痛苦和怨愤.第三,他患"政坛恐惧症"却又欲罢不能,症结在于经济状况极其困窘.他自杀的真实原因是"党国要人"面对"危局",不能患难与共,反生离异之心,令他无限忧愤,抑郁症大爆发,遂决定"从一而终".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新史学”理论的建构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晚年在对历史进化、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等历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往往又陷入前后矛盾、困惑莫解的境地.梁启超的困惑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相联系的,而根本原因在于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哈萨克阿勒班部落苏丹铁斯克的一生和当时的历史情况 ,反映了 19世纪下半叶 ,俄中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对峙和中亚各部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苏联现代诗人勃洛克,人们喜欢称之为“象征主义诗人”,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对于他的诗作《十二个》中出现的耶稣形象也众口一声:不正确,非革命,是勃洛克宗教救国思想的表现。其实,把勃洛克归入“受象征主义深刻影响的诗人”行列中去比较合适.《十二个》既然是受了象征主义影响,用了象征笔法。耶稣也是一个象征,它不等于宗教里的基督,而是“神圣的革命或革命的神圣”的意思,竟或说是革命领导者的象征。因而《十二个》是歌颂革命队伍的正确诗篇,不能说勃洛克“对革命本质的理解有不正确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1834年,普希金完成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历史著作——《普加乔夫史》,向世人介绍了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及其领袖的真实情况。该书为俄国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普加乔夫起义奠定了基础。普希金也因此被苏联科学院认为是苏联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西方的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占主流地位,这源于《旧约》和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厄普代克的悲剧”有双重意义:一是指厄普代克秉承了这一西方悲剧文学的创作传统而提高了他的文学地位,他在“兔子四部曲”中就表现了长达四十年的美国式的悲剧生活。二是指他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他违背了部分传统而在作品中出现了太多的性描写。这样,他的文学地位就被降低了一些,从而成为他自己的悲剧。因为在西方的文学世界里,作家的地位高低主要是由其作品的悲剧性描写及其道德层次的高低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典故是:谢安、司马相如、范蠡、陈后主、苏小小、严子陵、白莲社。从其所用典故可看出他的诗中既有个人身世的悲慨,也有对国事的关注,并非只有绮艳之作,其人也并非是无行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