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一直在创作中自觉地探索各种叙述手法和策略,其代表作《宠儿》不仅代表了她傲视同侪的思想水准,还代表了她高超的叙事技巧,使该小说具备了复调小说的审美色调。本文从主体性、对话性和不确定性三方面探讨了《宠儿》的复调特征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关注,其实是他对创作者与他人的主体间关系的关注的反映。主体间性理论深切关注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审美领域里,作者与主人公相互之间不再是客体性的"我—它"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我—你"关系。创作者、接受者和主人公之间通过文本进行"审美交往",文本世界中回荡着不同主体间的异质共存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同样描述死亡和苦难,同样以复调的方式结构作品,鲁迅的《祝福》和余华的《活着》却一个表现得厚重,一个表现得单薄,在厚重和单薄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作家在思考生存环境、追问生命意义、体认知识分子责任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王素英 《理论界》2012,(9):114-11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有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其篇幅较长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呈现出明显的对话与复调性,小说在叙述中所具有的对位结构及双声性符合巴赫金对复调小说的概念范定。文章以她后期出版的小说《在海湾》为例,从对位与双声性两方面分析其小说中的对话与复调特征,解读其小说所蕴含的更深层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天涯孤女”萧红对于故乡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绪,故乡留给她的不仅有苦涩的创伤,也有记忆的芬芳。其写作背景从未离开过故乡,不过她的故乡情绪却是复调的,思乡的蛊惑使其作品始终回荡着还乡的旋律,对家的失望又让其作品深寓着不绝如缕的深深叹息。作为一位执着于现实的作家,小说《呼兰河传》的书写在温情脉脉的叙述中始终隐藏着一颗焦虑不安的痛苦灵魂,文本叙事中交织着批判与诗意的叙事张力,主题指向上则将民族国家的内容嵌入多元多质的文本深处。由于采用了复调叙事,萧红将深情的乡土眷顾与无望的精神皈依、国民性批判与启蒙主义、女性意识与国家意识融入文本之中。批判的意识与咏叹的声音同时迸发,从而使小说产生了仿佛复调音乐一样的审美效应。不同主题的融进形成了隐在的内文本间性,生成了小说文本的多声解读的批评景观。  相似文献   

6.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态,为小说文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亦使之成为一个多所指、多中心对话交往的主体间性话语场域,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建立在以强调思想意识主体性为核心的对话哲学基础之上。复调小说理论只是他的思想对话理论在文艺学中的一种延伸。过于强烈的理性介入使巴赫金曲解了陀氏小说。忽视作家自我内部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小说人物心灵构成的多元性,造成其复调理论的片面性。巴赫金的理论建构,是社会历史批判意识与敏锐艺术感受力相碰撞的结果,这形成了其复调小说理论的复调性:在敞开思想的同时遮蔽心灵。它的深刻启示在于,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接受”,都需要展开心灵世界的丰富性的探询。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他对于“中国的出路”的认识过程。初去日本留学时,曾抱有医学救人、救国的美梦。但有一回在课堂放映的画片上见到.一个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同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几个人商量出杂志,名目谓之《新生》,但没能问世就流产了。  相似文献   

9.
和磊 《北方论丛》2006,7(5):30-33
在巴赫金那里,对话是一种具有目的论意义的存在,是生存的最低条件。在鲁迅的文本中,无论是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对话,还是我与他人,我与世界之间的对话,都充满着一种焦虑与困境;而也就在这种困境中,人物无法真正确立起自己,完成自我,从而使未完成性成为鲁迅笔下人物的普遍特征,而这也许正是社会转型期间,人物在寻找自我中所要走的必然之路,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后期的小说创作注重主人公与作者的精神交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阐释并传递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呈现出巴赫金笔下复调小说的审美特征,其复调小说的审美现代性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审视把握:一是作者与主人公对话形式的哲学展现;二是符号化人物形象的思想承载透视;三是精神世界的人性反思与救赎.  相似文献   

11.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奥斯丁留给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小说在角色塑造、场景铺设、叙事结构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被巴赫金称为"多声部"现象的复调特征。凭借这些复调特征,小说为我们更详实地了解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界,并在矛盾和复杂的思考里赋予小说多元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严家炎先生在《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与巴赫金"复调小说"概念的差异、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理论,近而指出严家炎先生所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并不是巴赫金的,而是昆德拉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严家炎先生在《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与巴赫金“复调小说”概念的差异、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理论,近而指出严家炎先生所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并不是巴赫金的,而是昆德拉的。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鲁迅的近代思想观念呈现出了新形态、新特点,这些变化了的近代理性,构成了《呐喊》的真实的思想基础,深深地浸透进了《呐喊》的艺术肌体。浸透在《呐喊》中的近代理性,呈现为两种艺术境界:一种是经过近代理性透视的宗法专制社会现实,一种是经过近代理性烛照的社会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6.
17.
支宇 《天府新论》2004,(4):F003-F003
巴赫金是2 0世纪人类文化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文论家和文化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邃广袤而充满传奇色彩。在前苏联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境况下,巴赫金长时间不为人知。随着思想的解禁和时代的变迁,巴赫金的著述才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各个思想领域和思想潮流中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新时期以来,巴赫金对中国学术界影响巨大。巴赫金的基本理论立场和重要批评术语,如“复调小说”、“对话理论”、“狂欢化”、“时空体”、“叙事理论”等等成为理论界、评论界最常用的概念。根据曾军的统计,从1982年到2 0 0 1年,我国已发表专题论文70余篇,出版专…  相似文献   

18.
阎伟 《学术论坛》2006,3(9):147-151
文章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出发,重新审视巴赫金关于陀氏小说人物的"未完成性"理论.通过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关于"未完成性"三大理论基础--作者统一意识的消退、主人公的思想的自我发展、主人公与作者思想的平等对话的分析,再结合<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人物形象类型化的特点,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性格已经定型即完成了.巴赫金的"未完成性"理论并不能说明陀氏小说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聂子楠 《理论界》2012,(4):119-121
鲁迅和乔伊斯在各自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都柏林人》中分别对各自故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于悲愤中诉民族之爱。相较之下,三部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关涉性,对文本进行互文性阐释,旧中国的影像中映射出世纪末爱尔兰的颓废和落后,通过文本对话,分析故事中的镶嵌和关联丰富了文本内蕴,作品题旨在缠绵交织中相呼应,情感弥合了东西方文本的差异,从而更加彰显出乔伊斯和鲁迅在故事中突出的民族之爱,家国之忧。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文艺学理论,90年代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巴赫金发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诗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打破了作者作为全知全能的上帝式的角色设定.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对我国现当代小说进行分析的并不多.其实,巴赫金的有关复调理论与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复调艺术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