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高伟 《理论界》2008,(1):104-1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复杂性科学,乃是对传统经典科学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复杂性思维也由此而生。而同一时代兴起的哲学思潮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它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等多个层面对现代性哲学进行了解构与重建。从大的历史尺度看,复杂性研究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置身于同一历史变革过程,因此,必定有内在的联系。复杂性思维方式有着复杂性、非线性、系统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的等特征,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体现主要有:思维目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思维模式的开放化和系统化;思维方法的非线性以及思维重点与价值取向的非确定性与相对性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致兴起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复杂性理论研究 ,本文从现代性批判与反思的角度 ,在现代性反思这一理论平台上 ,对后现代主义和复杂性理论的关系进行探讨 ,认为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即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和超越 ;但它们在面对问题的姿态、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的答案、未来的走向上又殊为不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之间的关联性 ,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管理的危机--来自复杂性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讨论了当今复杂性科学和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然后 ,根据这种新型的管理思维模式对作为当今商务环境分析和战略分析主流的SWOT模型和新兴的DCA方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赵吉 《学术月刊》2023,(2):80-91
复杂性是现代公共行政面临的重要问题。复杂性理论对既有公共行政理论的分析概念和研究议题进行了重构,使其更能解释复杂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复杂公共行政的研究既有助于重新理解复杂的行政环境,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组织的变革或政策过程。复杂公共行政的研究是对治理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它拓展了对多主体能动性特征、关系网络的形态、“微观-宏观”机制方面的理解,并为治理行为的发生寻找到了意义框架。复杂性理论在诸多立场上与后现代主义公共行政是一致的。建构一种复杂公共行政的分析范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共行政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复杂性思维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线性、简单性思维特征,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逻辑恰是与复杂性思维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6.
屈菲 《北方论丛》2007,(3):127-130
后现代主义及其思想的发展对哲学思考方式和文化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化及其孕育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解构,反对现代化的消极成果,同时后现代主义也从否定性、批判性的视角,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和思想方法,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后现代之后,仍然是对传统的不断解构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以当代复杂性思维为工具 ,对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复杂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等所做出的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公共管理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探讨将复杂性科学用于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复杂性科学可以为推动公共管理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并扩大公共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因此,对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公共管理的未来重要研究领域的展望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科学革命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杂性科学革命实质上是演化科学的革命,演化经济学的先驱也是复杂性科学革命的先驱。从方法论角度把复杂性科学定义为整体论科学是不全面的,整体论只是复杂性科学的层级因果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目前复杂性科学流行的做法不同,演化经济学需要发展自身的复杂性研究方法。应当指出的是,应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模拟只是其经验研究方法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由更复杂的方法即历史的、比较的、制度的和解释学的方法所构成。自然科学中的复杂性科学革命为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但借鉴其成果必须从经济实在自身的复杂性出发。  相似文献   

10.
彭新武 《齐鲁学刊》2003,1(1):59-63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 ,而且也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角度。这种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其主要特征的复杂性思维的出现 ,是一次极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作为“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蕴含了这一新型的思维路径的底蕴 ,但二者毕竟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因此在整合复杂性探究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关于社会演化系统的一般性方法论 ,应包括社会整体观、社会结构观、社会层次观以及社会协同演化观等。  相似文献   

11.
崔伟奇 《学术研究》2006,3(2):29-34
作为人类文明的主导性问题,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其历史意义与时代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突出了这一问题在整个文化变迁中的意义,特别是突出了价值、信仰对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儒家将儒学阐释为能够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甚至可以救治现代社会的负面效应,从而超越启蒙,超越现代性。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精神是解构主义,它要解构的现代主义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即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从修正现代性的负面效应出发,推至对现代性的激进否定。新儒学对现代性的僭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国内产生影响是当下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两者都脱离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语境,对于中国尚处在生成中的现代性具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文化思潮,国内学术界大多数人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我认为必须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研究其正面的影响及其对我们的启迪。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的分析,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使哲学走出困境;如何转变思维方式这三个方面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4,(8):122-125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内出现了若干的文学现象:以"新生代"为代表的"欲望化叙事"、以"文学新人类"为代表的"身体化写作"、以"下半身诗派"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等,作者对其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并对其固有的文学效应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包含着解构与重构的双重特性及其复杂意义,它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探讨后现代主义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当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后现代性和当代文艺创作中的后现代性两个方面加以论析,发现其中所显示的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既具有特定的历史反思精神和思想观念解放的意义,也反映出某些非理性的颠覆消解冲动和粗鄙化、低俗化的审美趣味,容易使当代文艺实践陷入非理性化和非审美化的误区,值得引起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晴佳 《东岳论丛》2004,25(1):10-19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现代主义是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社会成熟的理论成果;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曰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以揭示历史演变的大趋势为目的,即历史一线发展进步论;以中心、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西方社会中心论,西方精英史学,西方民族国家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则以打破历史一线进化、注重非中心、非精英和非理性的活动为主要特点(法国历史思想家福科等为代表人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社会史研究的兴起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第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现代主义的史学认识论以实证主义观念为基础,即在主、客严格区分的前提下倡导"科学史学"、"客观史学"等。后现代主义则通过"话语的转折","语言学的转折"等理论对现代主义史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否定,重新界定了历史研究的性质和意义,重新区分了历史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影响十分重大,争议也十分激烈。对中国史学来说,20世纪是中国史学界全盘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世纪。进入21世纪,我们如何总结开发2000年来和20世纪中国史学的遗产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教育理论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后现代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鼓舞人心和引人入胜的,同时它又始终陷入混乱状态的边缘."[1]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尚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有无价值?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简单附和其全部主张和以启蒙理性的态度全盘否定其意义都显得太轻率,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之进行辩证分析、恰当定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才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大众文化的创作与实践催生了后现代主义并为后现代主义各种反传统原则和策略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后现代主义在理论与策略上的创造为大众文化正当化铺平了道路.尽管如此,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并不是根本性的,从它们最终的政治宿命来看仍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