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终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综观这一轮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在发达经济体爆发,尤其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为严重。学术界已经对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同样也不可小视。本文主要对欧元区以外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现状、成因及压力进行剖析,以此作为我国防范主权债务危机的警示。  相似文献   

2.
2009年底由希腊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首次爆发于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针对这次危机,罗杰斯预言"欧元在未来15至20年内可能会不复存在",这给欧元敲响了警钟。但是这一预言是否会最终成为现实?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出发,通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我们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实质上是欧元体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导致的必然结果,即危机是欧洲小国在放弃了自身货币发行的权利后被动使用更加灵活和主动的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大国在拥有欧洲货币实际话语权的同时却未能发挥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解决这一深层次的问题,欧元区大国应该放弃原有的"以邻为壑"做法,真正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使欧元区走向更大程度的一体化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投资机构的炒作只是引发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欧元区内部的体制性缺陷和欧盟内部社会经济的结构性缺陷等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从而拉开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之后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对于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新阶段,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欧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二元结构矛盾"、欧洲的高福利政策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等方面。事实上,此次债务危机的本质是国家财政危机,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康纳论证国家财政危机理论可以对此提供一个视角:危机来源于国家的积累和合法性职能的矛盾,其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而中国实行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和控制地位正是保证国家财政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的第一周,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加入到降息的行列。4日,欧洲中央银行在布鲁塞尔举行月度货币政策决策会议后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降低0.75个百分点。英国央行和瑞典央行随即也分别降息1个百分点和1.75个百分点。澳大利亚央行已先于2日宣布将其基准利率大幅下调100个基点至4.25%,为六年半来最低水平。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将于16日在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宣布降息……加上近期瑞士、中国的中央银行先后降息,  相似文献   

6.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实施后,欧元区各参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不再由各国自己决定,而是由欧洲中央银行这个超国家机构决定。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不仅是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一次质的飞跃,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创新。欧洲中央银行不仅要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及日常运行来协调欧洲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同时还将承受各种政治力量、国家利益等多方面的压力。欧洲货币联盟的稳定和欧洲经济的复苏仅靠欧洲中央银行解决是不大现实的,各国加快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加强经济政治合作,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玺 《南方论刊》2013,(7):35-37,31
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危机迅速席卷整个欧元区,欧元区国家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4月展开救援。但是,期间,突显了欧盟救援中的协调不一致、决策时间长、各国分歧较大等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希腊债务危机的救援工作,同时,也为欧盟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8.
"金融稳定法律制度":欧盟在现有条约体系下应对"欧债危机"的制度性创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召开了一系列峰会、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欧盟有一套自己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①欧债危机正是这套制度出现问题的结果。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一方  相似文献   

9.
1983年9月,国务院做出决定,由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另设工商银行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这是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步骤,这一改革对于充分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是大有益处的。因此,认真研究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如何发挥好整个银行体系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银行对宏观经济调节作用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欧元区财政政策的不统一被广泛认为是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欧元区应积极实施财政整合已成为主流观点。事实上,欧元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财政整合之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财政整合仍面临诸如欧元区现有财政协调规则问题重重、成员国难以放弃财政独立性、当前欧洲内外的经济和政治局面不确定等难题。可以预计,欧元区财政整合将在成员国的利益博弈以及相互扶持的交替中进行,并逐步实现财政一体化。当下,影响欧元区财政整合前景的两大重要事件一是顺财政整合的"欧元债券"的推出问题,二是逆财政整合的奥朗德"新政"的实施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技银行是纾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金融机构。在对美国硅谷科技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科技银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科技银行中国化的定位和发展对策。文章认为应将科技银行定位为商业银行而非政策性银行,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融资困境。政府可通过打造良性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信贷政策倾斜、法律法规保障等手段来促进科技银行中国化;科技银行应该通过加强商业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等手段降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融资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文章从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入手来探析此次信贷危机扩散的根源。在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证券化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根源.金融恐慌和利率是危机传染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来防范和控制银行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到一定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国内的流动性难题。文章对流动性指标进行分析,显示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主要停留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制造业和股票市场内,仍然无法有效地进入第三产业。政府与央行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需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流动性,化解流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美元化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选择。然而,理论上对于美元化并没有强有力的支撑来证明通过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就能够实现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通过分析非官方美元化、半官方美元化和官方美元化三种不同形式对金融稳定的冲击,认为:高度美元化导致的货币替代和丧失最后贷款人功能的中央银行都将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丧失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5.
苏蓉 《学术探索》2007,(4):43-50
我国已加入WTO并正按照世界贸易的规则要求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如何保证金融活动高效安全地运作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及存款保险制度一起被公认为是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础。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重要制度,它的建立可以有效激励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控制金融成本,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增加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在实践中尚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依据、妥善解决退出金融机构的债权问题、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纷纷进入破产保护,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宣布向全能银行转型.然而,作为全能银行领袖的美国花旗集团却已深陷破产边缘.人们在关注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动向的同时,全能银行经营模式在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劣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花旗集团激进的全能扩张路径的阐述,分析其激进扩张的负面效应,探讨未来全能银行的发展模式,这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银行于1929年由上海市政府设立,是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一家典型地方政府银行。上海解放后,根据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规定,被新中国政府列入接管的范围。1949年原国民党上海市银行被接收、清理和结束表明,原上海市银行的体制、机制、组织人事,更多地带有政府机关的特征,其业务经营也主要服务于原上海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及日常运作,这是该银行的基本属性使然。上海市银行与四行二局往来联系较密切,是整个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是以主银行为中心、维系银企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行为方式和规则。这种长期关系的维系依赖于隐性市场契约 ,属于半企业半市场性质 ,具有不稳定性。主办银行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相对封闭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日本企业融资空间拓展 ,使主办银行制走向瓦解 ,由此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育和崩溃。主办银行制成为开放条件下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田春雨 《河北学刊》2012,32(3):249-252
商业银行表面上是经营货币,但其本质却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经营不当将导致金融风险,因而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传导性。商业银行一旦发生风险,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为使问题银行走出困境,减少由危机带来的巨大伤害,各国确立了很多制度和措施,而问题银行的接管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对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问题银行的接管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接管的原因缺乏操作性;接管人的选任机制不健全,职权不够明晰,责任机制缺乏;接管过程中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协调机制不全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何使之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