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心浩  李金善 《河北学刊》2007,27(5):114-117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在运用这个范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2.
3.
评点四论     
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方式之一,唐宋以后,诗文评点即趋兴盛,明清以来的小说和戏曲批评中亦数见不鲜。这种批评形式往往又和选本结合在一起,为读者点明精彩,示以文章规矩,但也因此而被通人讥訾。可是人们听惯了“载道”、“言志”、“美刺”、“褒贬”的“大判断”,再来看这些纯粹以作品优劣为重心的“小结裹”,也未尝没有亲切实在乃至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4.
湘潭王闿运评点齐一之八鸡鸣、思贤妃也、三章章四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毙。甘与子同梦林萝。曾且蹄矣。庶予子憎评、涤深款款。珠玉为心。情既缠绵。文亦玲珑剔透。还刺荒也、三章章四句  相似文献   

5.
婺源茶院朱氏第九世孙朱熹(1130-1200),不仅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理学之集大成者,而且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彼所完成之理学,操纵我国哲学、教育、礼制等凡七百年;支配日、朝之文化,亦数百载。”对于朱熹,毛泽东早在长沙求学时,就认真研读过朱子书籍,对朱熹主张抗金图存、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甚为赞扬推崇,对他的理学思想也相当钦服。  相似文献   

6.
杨志平 《学术论坛》2007,30(8):116-121
"横云断山"与"山断云连"是古代小说评点经常出现的两个技法术语,它们相对而立、相辅而成,其间微妙关系既不能作为两种独立的技法加以看待,又不能完全抹煞其间界限,必须加以细致审视.作为古代小说叙事艺术中转换与勾连的一对技法,这两个术语也有着与其他类似技法所不具有的独特性.这两种技法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形成的独特性皆与古人意象批评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贬岳州知州,取得显著政绩,才重  相似文献   

8.
邶一之三柏舟言仁而不遇也五章章六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评悲深无际○下必明点方与起相衬托。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评连用三我字如緐弦急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评正词转应乐府词云就我诏我结我已深相交矣。忽然不惜红罗裂小有一惊。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相似文献   

9.
小说评点不仅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种主要样式,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独有的民族样式,为世界其他民族所罕见。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小说技法主要见之于小说评点。研究小说评点,对于研究我国小说、小说理论、小说技法和古代小说批评都是大有助益的。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唐人成玄英曰:“干,求也;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字作‘县’字,古县字多不着‘心’。”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没有什么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湘潭王闿运评点王一之六黍离、闵宗周也、三章章十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仓天此何人哉。评能言不能言之隐。使人愧悔心服。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我。谓我何求。悠  相似文献   

11.
湘绮楼毛诗补笺。刊行于世久矣。是书于笺注之外。专及文义。加以评点。发其妙蕴。可开后人学诗不少法门。书未刊行。钞存于二三弟子之手。逸深恐散佚。分刊本社报内。以公后学观摩。凡经文三百五篇。分章评点。一仍原书。抑又闻之师云。世之治诗者。非照此圈点读不通。故一依其旧。不敢增减至诗之大序。师之补笺。及汉郑氏之笺注。皆略不录。周南一之一关睢、后妃之德也、五章章四句旧本作(?)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相似文献   

12.
论刘辰翁的评点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焦彤 《中州学刊》2006,(5):246-248
刘辰翁作为我国评点文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第一位杰出的评点大师”,对我国评点文学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使评点的目的脱离了科举的功利性,实现了评点文学从“为人”向“为己”的转变。刘辰翁当年从事评点的初衷在于抒发己怀、讲授后学,传于儿子门生,  相似文献   

13.
张世君 《学术研究》2002,(1):113-117
明清小说评点家以鉴赏山水画的方式评点小说 ,采用了一系列的山水画术语 ,利用空间意象在时间中的视觉次序寻求绘画的视觉功能 ,追求绘画的空间意识和境界。它表现了小说评点理论的空间性特点 ,奠定了中国空间叙事理论的一个基础面  相似文献   

14.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颇为独特的文学批评样式,关于其产生时间,历代学者有起于梁代、唐代、南宋诸说。文学评点的产生建立在多种学术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上,这种综合作用最终成熟,并催发出严格意义上文学评点的时间在南宋时期。南宋吕祖谦《古文关键》是最早将选本与文学评点合为一体的散文评点著作,堪称早期文学评点本之典范。后经楼昉、真德秀、谢枋得、刘辰翁诸家的评点实践与努力,到明代中叶,随着大量文学评点著作的刊刻问世,大批名家文人评点的实践和参与,遂使得这种文学批评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章法”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从传统“小学”引进的结构概念。起结章法属于古注语的篇法 ,表现小说叙事的层次特点 :遥对章法近似古汉语的对比修辞 ,表现了章法的层面 ,构成叙事的情节和话语关系 ;板定章法指明清小说中一些特有的语言表述形式和描写技巧 ,形成小说的程式化叙事。章法概念与字法、句法统一在文本的叙事结构中 ,形成了文本叙事的语言表述层次 ,又与建筑概念和戏曲概念共同建构出小说叙事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美学与明清小说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小说美学(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和近代小说美学)有自己的特点。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内容方面看,中国小说美学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中国小说美学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主要是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为自己的实践基础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经验的理论概括、理论表现。因此,中国小说美学必然反映中国古典小说的美学特点,必然反映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美感心理、欣赏习惯等等。这使得中国小说美学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西方古典小说美学或西方现代小说美学。(二)中国小说美学是从明代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在明末清初,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达到了自己的鼎盛时期。大家知道,明代中叶以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萌芽有很大的发展,城市新兴的市民阶层也日益壮大。同这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相似文献   

17.
简评方回的苏诗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胜 《云梦学刊》2001,22(1):52-54
方回评点苏诗的主要内容有喜欢于评点中对苏诗系年,运用比较的方法阐发对苏黄优劣与"二苏"优劣的看法,注重人品与诗格的统一,推重苏诗"变体"等法则,亦旁涉苏诗的用典、押韵等.其特点是评语比较详致,多选七律.  相似文献   

18.
俞玚的《文选》评点保存于后人传抄的《文选》评本中,其中以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昭明文选》60卷所录最为真实可信,较能反映俞氏评《选》原貌。俞玚评点的最大特色是以"法"析《选》,他关于章法、句法、接法的讨论,反映出提倡秦汉文章的复古态度及对官方倡导的清真雅正文风的认同与附和。通过俞玚《文选》评点,我们能更感性地认识到文学批评与时代风气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世君 《学术研究》2005,(10):135-138
明清小说评点家从看戏的审美视角评论小说文本,借用了一系列戏曲概念,诸如楔子、折、关目、收煞等。这些概念表现出评点家以舞台艺术的空间观念看待小说叙事,引导读者对小说文本做舞台时空表演的理解,也表现出评点家特别关注小说的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对孟浩然诗歌艺术的研究很少注意到评点这一批评形式。刘辰翁是最早评点孟浩然诗歌者。刘氏在评点中,首次全面评述了孟诗的艺术风格、语言修辞技巧、篇章结构特点等。其评点在孟诗艺术研究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评点视野下,孟诗艺术被逐渐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