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鲁尔区工业城市群中留存的工业遗产通过"博物馆式更新"的模式被改造和再利用,锚固记忆的文化策略、融合记忆的空间策略、呼应记忆的文化策略和扩展记忆的事件策略等一系列策略在"博物馆式更新"中被有机整合,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赋予了城市新的活力,同时,还为其他工业遗产再利用与类似的城市群复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与城市内部功能的不断转化使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山地工业遗产面临转型和更新等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工业遗产更新的认识和实践;接着分析了山地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即在重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更新,充分利用并重新塑造各种要素的景观更新,保护与传承山地工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风貌更新;最后,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为例,在整体保护、动态保护、景观建筑一体化等设计策略的指导下,探寻了山地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指引当时工业进步文明的工业设备、厂房等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遗产.笔者应用专家问卷德尔菲法,判别出辽宁省工业遗产共48项,并划分8种工业遗产类型,分布于7个行业,为辽宁省工业遗产判定做好基础性工作,以期在东北老工业振兴的同时,有效、积极地做到明确实时保护、积极宣传工业遗产文化.构建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后工业化时代,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注不断提升。台北近年来积极打造文化与设计之都,城市工业转型和升级的经验丰富。文章以台北松山烟厂的变迁过程为例,解析历史空间转型过程的生产逻辑,并且探讨政策背后的文化治理目的。基于案例的启示,研究认为城市工业遗产成为一种政策性工具,同时带有文化治理的转向。进一步从都市再生的视角观察工业遗产与空间的转型,发现都市再生的文创化现象,是期望透过文化经济推动整体经济发展,达成都市再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代公园是我国城市文化空间遗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产保护与更新改造是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尽力保证历史园林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又要适应不同时代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及公众使用的需求。欧美对于历史公园的遗产保护与更新较为成熟,从保护组织、工作流程、规划导则到策略方法都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分析英国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和美国纽约晨曦公园(Morningside Park)遗产保护的一手史料与规划管理导则,梳理其具体的保护策略与更新改造要点,借以探讨中国近代公园如何进行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归纳总结理念思路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澳门的工业遗产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荒废和拆除的危机。针对澳门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的特点,提出澳门近代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保护方式。以益隆炮竹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法、田野调查法,针对益隆炮竹厂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结合遗产保护、居民休闲、旅游业发展与氹仔城市更新四大城市发展需求,提出适用于益隆炮竹厂以及其他澳门近代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的策略:突出文化特色、结合功能需求进行改造、借势宣传和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期对澳门其他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具有普适性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鑫  崔卫华 《城市》2012,(10):73-75
一、绪论美国学者D·B·斯坦曼在1952年撰写的《布鲁克林桥的重建》中最早涉及工业遗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考古"成为这一时代的象征,成立了一批考古组织;1978年,在瑞典成立了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标志着工业遗产保护正式走上国际化进程。2003年,在俄罗斯下塔吉尔举行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全体代表大会上发表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定义: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8.
瓷都景德镇国营瓷厂众多,对陶瓷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产生过卓越的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上自身经营不善,景德镇瓷厂逐渐倒闭直至荒废。在创意文化产业的推动下,部分旧瓷厂经过改造后加以利用,但仅局限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模式。以景德镇宇宙瓷厂改造形成的"陶溪川"陶瓷文化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景德镇后工业景观再生的意义以及景德镇工业遗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业遗址改造与景观再生的策略,以期为保护并延续景德镇工业遗产景观文化特色、促进后工业景观的多样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鑫  崔卫华 《城市》2016,(9):31-34
伴随我国产业升级改造的推进,人们加大了对工业遗产地的关注,从工业考古、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遗产旅游促使人们去深入挖掘工业文明,探索并开发其特殊的休闲、观光及娱乐等功能,但目前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存在模糊,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不够深入,利用开发意识不强。笔者针对辽宁省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对其价值进行系统解析,提出保护工业遗产的原真性,要尊重遗产历史和演进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反映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影响、动态关联的景观对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文化地理学界。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作为一种遗产对象纳入世界遗产范畴,强调从价值意涵层面对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解读与传承。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文化景观突破了传统"自然—人文"、"有形—无形"、"保护—发展"二元认识论的局限,强调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历史景观对象,引发了世界遗产界对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传统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以复合、动态的方式,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加以研究,探索创新性的保护方法。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提炼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与景观演进的过程规律与动力机制"、"创新该地域内历史城镇保护更新方法策略"的三方面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本文所指的西南山地主要聚焦于西南地区以川、渝、云、贵四省为核心范围,直接建设于崎岖山地环境中或丘陵地带以山地环境为背景的城镇对象。研究中,在对该地域范围内45座历史城镇、村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四川阆中、仙市、自贡、罗城,重庆磁器口、西沱,云南大理、丽江、独克宗、诺邓以及贵州镇远、青岩、肇兴侗寨等13座西南历史名城与村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城镇类似于一种"有机进化景观"。作为历史城镇,它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作为山地城镇,它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作为进化中的城镇,村寨与城镇则可归并为时间长河中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状态。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是对理论背景与现状问题的综述;第三章"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四章"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是对本文研究地域背景的梳理与案例城镇的筛选;第五、六章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章节的理论建构与案例选取,对西南山地案例城镇的基础研究;最后,第七章"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一种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历史城镇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文章总结出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初生聚核、发展分异、成熟组织、衰败退化"的演进规律,以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动力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基础内容;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文章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城镇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创新了历史城镇的保护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居是我国古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民居既要保护传统风貌,又要提高居住舒适度,才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本文以重庆市安居古镇典型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典型民居平面功能及室内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调整功能布局和更新围护结构的综合集成改造措施。此外,本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改造前后室内热环境,结果表明,改造后室内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冬季典型日主要居住空间平均温度比改造前提高了1.18℃,夏季降低了1.47℃。  相似文献   

12.
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是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手段,而旅游利用则是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关键支持。本文在综述建筑遗产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潮演变,并分析了旅游在其中的角色与功能。结论认为,建筑遗产保护正逐渐从单一的"原状保护"向多元化的"活化利用"转变。在这种活化利用中,旅游起着重要作用,它承担着建筑遗产空间关联、业态支撑的角色,而这种以旅游为目的的活化利用也提升了游客体验,增加了建筑遗产的吸引力,活化了城市空间结构,增加了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遗产保护对人类而言任重道远。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以美学价值、地球演化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为梵净山增添了宗教特色。从古至今,佛教文化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梵净山生态环境的发展。弥勒文化的构建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具有重要意义,"净"土文化代表了对未来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也与梵净山"静"态的自然交相呼应。本研究拟通过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剖析,建立佛教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联系,探索世界遗产保护中佛教文化的作用,发掘净土文化的意义,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推动贵州省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程程 《城市观察》2023,(2):123-135+163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成为诸多城市建设公共空间、构筑城市文化精神载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依托实地调研所获材料,对宁波渔轮厂这一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实践进行评估分析,并引入归纳了时代变迁下个体情感需求及社会基础变化的“新部落主义”理论,考察该工业遗产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向是否与当下个体、群体的新需求步调一致,探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亮点与痛点、可能与可为。宁波渔轮厂改造案例表明,通过结构及材料的再利用为“唤醒基础的共在”与“回应社会的本能”创造了可能,然而在介入新功能以构筑审美的邻近性上,其新业态、新活动能否重构大众的情感部落具有不确定性,且在演绎社会习俗以实现文化态的延续上,“在场”与“亲近”的吸引力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4月,一则"上海将正式开展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申报"的新闻引起关注。据相关报道,"已有20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近百个风貌保护街坊、近20条风貌保护道路进入了备选名单"。对城市遗产而言,增加保护对象是有必要的,但接下来,如何避免走"仅仅挂个牌子"的老路,显然也十分重要。墨尔本的城市遗产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和遗址等物质实体,也包括城市肌理、公园水岸等历史遗留下来的空间环境。为了管理和维护好这些城市遗产,各级政府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对保护对象进行评估,提出具体措施。此外,为了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增进社会文化活力,墨尔本相关部门还会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一种文化变成了"文化遗产",走到了需要"保护"的地步,我们的确应该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态度来对待它了. 2005年11月24日,当韩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时候,这一消息真真切切使我们举国震惊,由此引发了一场如何保卫"中华文化"的激烈争论.虽然如此,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也已经先后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中国正式加入到民族遗产的继承和保护行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布了《文化线路宪章》,2013年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发布了《"欧洲文化线路"授予条件修订》,20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修订了新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作为研究"文化线路"的主要三大国际机构,在各自发布的文件中对文化线路这一类型遗产的"术语"和相关描述存在一定差异。对上述机构的发布的最新文件提取关键词和核心思想,通过比较研究,指出,ICOMOS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定义,是以文化线路自身的"遗产属性"为出发点,进而详细界定文化线路的各项本质特性;而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则在近30年的研究与实践之后,逐渐重视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定义以文化线路的"社会属性"为出发点,强调文化线路对欧洲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充分辨析、比较三者的核心理念,有助于深化对文化线路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养成系"偶像是一种新型偶像类型,对新生代"养成系"偶像及青年粉丝群体社会学研究,有助于探寻"养成系"偶像粉丝从趣缘群体向非正式组织蜕变的过程.青年粉丝群体在为"养成系"偶像应援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当代青年行动的高效率与高组织性,是他们对独立与自由的追求,对文化工业的反抗,他们热情投身于网络文化空间,参与网络文化娱乐活动,从中体会到个人与团队成就感,他们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体验到全然不同于现实的文化娱乐生活.这是当代青年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通过粉丝行为研究青年群体特征和他们的生活现状,有助于大众对当代青年有更加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崔卫华  刘锋 《城市》2010,(6):38-41
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的物化形式和载体。从1961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06年,共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2358项,其中近现代工业遗产只有22项,比重不足1%。一直以来,保护还是拆除工业遗产的争论从未平息,工业遗产的历史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下,  相似文献   

20.
青岛近代工业遗产是青岛文化遗产中独具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类型、建筑功能类型、建筑结构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其特征,揭示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独特价值形成的内在因素,为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和保护与再生利用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