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幅政治流氓的发迹图──浅谈莫泊桑《俊友》中杜洛阿形象的塑造剑明人称“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19世纪后期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在其短短10年的创作生涯中,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同时还创作出6部长篇小说,其中《...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的创作代表了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他的三百余篇短篇小说,象群星一样,为法国文学天宇增添了灿烂的光采。但是,在赞美他那些短小精悍的艺术珍品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他那洋洋大观的巨幅画卷,他的长篇小说《一生》,同样不失为艺术珠宝,在世界文学宝库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一《一生》是莫泊桑第一部长篇小说。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看了他的门生这小说的创作提纲后,便赞叹道:“啊!真的,好极了,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长篇小说,构思得非常巧妙。”小说发表后,便引起公众和报界强烈的反响。由于小说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莫泊桑(1850—1893)共写有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中短篇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独特而高深的艺术造诣,使莫泊桑成为短篇艺术的奇才高手,被他同时代的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郎士推重为“短篇小说之王”。无独有偶,东方也有一位小说作家很与莫泊桑相似,他就是印度的普列姆昌德(1880——1936)。普列姆昌德共写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说。并以他的实践把印地语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他的短篇小说题材涉猎广泛。艺术表现多样,这使他在印度同样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莫泊桑和普列姆昌德分属西方近代和东方现代的作家,两人生活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条件都极不相同。但他们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却极为相似。他们的文学实践也多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他们同以短篇小说的创作给批判现实主义文库增添了瑰丽的珠宝,这使我们有兴趣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以两人短篇小说外在的相似性入手,探究其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郴在著名的僻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中,他发表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和许多文艺论文。其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初学写作时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福楼拜对写作十分重视观察的准确、材料的正确,他追求形式的完美、文字的配合与意境的广阔。现讲三则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的小故事,这三则小故事或许对正学写作的你会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把契诃夫同莫泊桑作过比较,说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他说:“法国人有三个作家:司汤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还可以加上一个莫泊桑,可是契诃夫比他更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广袤的世界文学领域里,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和短篇小说的圣手巨匠,鲁迅是和莫泊桑、契诃夫等人一样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的.他们各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使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  相似文献   

6.
1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现代作家。他两度周游全球。在他长达六十九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发表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几十个剧本和一百二十多篇具有异国风情和奇特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他的成就不仅属于英国,也属于全世界。毛姆师法法国作家莫泊桑,也受同时代作家劳伦斯等的影响。采各家所长,熔众萃于一炉,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博得文学界的好评,在世界上享有颇高的声望。他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作家.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写出了三百多个短篇,六部长篇,另外还写了不少的旅游杂记和有关文艺及政治的评论文章。他的作品早在二十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中的精品,始发表于1884年.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它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丑恶和毒害,也辛辣地讽刺了小平民阶层醉心享受和  相似文献   

8.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项链》则是“短篇小说之王”王冠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项链》一八八四年发表在《高卢人日报》上.小说以女主人公玛蒂尔特想项链、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构造全篇.所以作品本身就是凭作者匠心组合的,珠玑相连的“一串项链”.  相似文献   

9.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被侮辱受损害的妓女形象——羊脂球。玉墨是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着力塑造的秦淮河畔娼妓领袖。笔者发现两位作家都多次涉猎娼妓题材,不论是男性作家莫泊桑站在"他者"位置塑造的女性形象,还是女性作家严歌苓发出的对同类观照的声音,对"女性的伟力"的探索,均展示了在一个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来自于一群特殊女性的牺牲,由此而完成的对俗世的救赎。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11.
浅谈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爱国主义张桂琴莫泊桑(1850—1893),这位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著名作家,在今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知了。他的一系列反映普法战争中人民的英雄业绩的名篇佳作,在人类文学宝库中闪烁着不灭的光华。普法战争发生在1870...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是世界工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人们在探讨短篇小说创作的各种问题时,除了莫泊桑,就必定提到契诃夫了。甚至像拥有莫泊桑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前辈的法国人也说:“恐怕没有一个法国小说家,能够断定他不曾受到过(直接或者间接地)契诃夫的影响。……在所有现代小说家的脈管里,都至少流动着契诃夫的几滴精神的血液。”契诃夫一生写了二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从一八八○年到一九○四年为止,在这不算太长的二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契诃夫从一个幽默小故事的无名作者的地位迅速登上成熟的大  相似文献   

13.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其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鲁迅先生曾评价这部作品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面对如此精典之作,教学思路如何?选择怎样的教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于一八五○年八月五日生于法国诺曼尔第一个破落的富绅之家。母亲很有文学教养,父亲是经纪人,舅父是当时有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幼年的莫泊桑就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十三岁便能写诗,进入卢昴中学后开始编写剧本。他热爱海滨农村,喜欢与农夫、猎人交往,听他们讲故事,说笑话,并参与他们的活动。这段乡村生活,对莫泊桑以后的文学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项链》原名《首饰》,发表于1884年初。它是“短篇小说之王”、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盖·德·莫泊桑脍炙人口的短篇名著之一。从发表到现在,虽有九十七个年头了,但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仍然象一颗莹灿的艺术明珠,放射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前十年是他的初炼阶段.对于法国社会,这是个极其严竣的历史时期: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在刀剑的铿锵、鲜血的流淌中,大资产阶级粉墨登场,金钱成了至高无上的国王.莫泊桑指控社会罪恶,描写“可怕的真实”,奠定了文学创作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倾向.(也有部分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论莫泊桑普法战争题材的小说邓楠(常德师专中文系常德415000)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莫泊桑(185bel893)凭借其生花妙笔,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层次地描绘了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他所作的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极大地震撼了人...  相似文献   

18.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柯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在以描写纽约曼哈区市民生活为主的作品集《四百万》中,作者歌颂了小人物的善良友爱,揭露、鞭挞了“大亨”的贪婪、狡狯,他的作品构思奇巧,文字简练形象,语调幽默风趣,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场面来塑造故事,且创造了悬念突变的“欧·亨利式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一绝,在叙事上独具特色。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莫泊桑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他笔下的叙述者"我"并非都是全知全能,大部分叙述者权利有限。更为独特的是,他在这类作品中首创的叙述分层的手法,使得人物成一种对话关系。他对叙述者权利的限制使得作品意义留有空白。叙述语调的中立要求读者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这极大增强了短篇小说的可读性,也使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期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以及大量的杂记和评论。 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尤其令人注目。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以极大的热情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崇高主题,有力地控诉了普鲁士入侵者野蛮残暴的行径,无情地谴责了法国政府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用独特的歌喉唱出了人民反对侵略、要求和平的强烈心声。这组普法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以1880年发表的《羊脂球》为发端,计约15篇左右。它们虽非篇篇精萃,字字珠玑,但从整体着眼,依然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组作品,探讨它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