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韩愈《送穷文》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穷困的愿望和送穷不得的嗟怨,也是其内在义旨。韩愈《送穷文》出于扬雄《逐贫赋》,行文亦庄亦谐,在"送穷"与"留穷"之间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后世此类题材拟作题旨流变,宋人拟作转以"留穷"为题,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文学意蕴相对不足。从思想史来看,宋代此类题材的文章书写,由俳谐杂文的世俗嗟怨回归"君子固穷"的雅正主题,反映了书写主体在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5.
“穷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富癌”也增长迅猛,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高发癌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说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么,“贫困”与“生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最近读了《南方周末》一则给人印象深刻的个案之后,促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一番更深入的思考。刊登在《南方周末》家庭生活版问op年间月14日)的“她用婚姻救灾”一文讲述了这么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话说湖北农村有一何姓家庭,先后娶妻生子的兄弟仁人因生活和睦,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兄弟中的老二老三先后不幸病故,接着老二的妻子南下打工谋生,老三的妻子则改嫁他乡。老二老三两家共生育的7个孩子加上老大一… 相似文献
7.
9.
《北京社会科学》1990,(2)
<正> 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是扩大的趋势。虽说有极少数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一跃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实体,成为世界上经济成就最显著的地区,但就整体来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仍在向更穷的窘境滑落。据世界银行1987年对119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19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总值占全部总值的78%,而100个发展中国家只占222%;其中,4个高收入石油出口国约占1.6%,59个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占14.4%,人口占世界一半的37个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只占6%左右。若按人均计算,19个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100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差19.36倍,如和37个低收入国家比,差距高达43.7倍。如以瑞士、日本、西德,美国、挪威 相似文献
10.
13.
时刻照顾纳税人的心情也是以民为本的体现。在日本,公务员也搞形象工程,其通常的做法是:凡是老百姓能看到的地方都要示穷,越寒酸越好,能凑合就凑合。比如办公楼的装修及设施等等,有的基层课长坐的椅子甚至都磨开了花。总之,工程都要保持一种看上去比民间公司差一档次的样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位日本公务员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可以让纳税的老百姓看了感到政府没有乱花自己的税金,还觉得政府穷得可怜。让老百姓从对比中感到有优越感,自己怎么也比政府混得好,从而缴点税也不会产生怨言了。很显然,他们这是 相似文献
14.
37岁,手里握着几家生意红火的餐厅,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上了制作人,已经投资了好几部戏,收视率也都不错……演员任泉有着在演员身份之外罕见的赚钱能力,这能力使他内敛又骄傲地一笑:“我真的从未穷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财富差距的代际转移形成了较有典型性的"贫二代"和"富二代"社会分层。基于不同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各自表现着不同的行为特征。但共通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潜藏着众多危及社会的隐患,极端化的案例已频频发生。"问题"语境下的"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对于社会的危害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于他们不同的偏执思想引发反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财富差距的扩大化造成"贫二代"与"富二代"之间矛盾加剧。除了通过合理渠道对他们施以教育社会化等有效措施外,还需从根源处着手化解这种隐忧,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