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曾经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授社会学。他的讲稿可惜没有留下来,现就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论述试析如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法则李大钊早在1919年所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不仅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阐述及初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在有关李大钊的著作中,可看出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入手,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整体性概括;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等问题的论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做出贡献;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些问题所做的初步阐释,闪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微光。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学者,他的道德、学问和文章哺育和影响了五四时期一代先进青年。1927年4月28日,他惨遭反动军阀杀害,时年38岁。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初的学校中,各种青年学生社团悄然兴起。李大钊长期生活、工作在学校中,青年学生社团始终是李大钊主要参与的一类社团。在不同的青年学生社团中,李大钊的角色不尽相同。他不仅通过社团活动来实现自我教育,汲取先进思想,还推动一批知识分子社团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载体、活动枢纽,促进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前进。在此过程中,李大钊的组织角色渐趋成熟,介入社团的方式日渐完善,发挥的作用愈显突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李大钊通过青年学生社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引导青年、培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实践活动,对新时代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厚植家国情怀、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上重要的核心人物之一,又是早期中共缔造者中少数具有法政专业背景的学者,理当成为政法研究重镇,但近30年来法学界的李大钊法政思想研究一直低迷.时下法学界好谈民国者众多,各种民国法政人物研究的集体传记或个人研究专著在学术市场上大行其道,何以却置李大钊于不论呢?实际上,这些作为热门研究对象的"民国范儿"的法政人物,相当部分与李大钊或曾为同道,或谊兼师友,与李的交流往复是相当频繁的,无论是在专治某位民国法政人物时或研究某个民国法政学术群体时,很难不"遭遇"李大钊.但研究者每言及李大钊却多避而不谈,这种取向绝非偶然,而是与当今法学界俗流之旨趣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在丰富其"青春中华观"理论构建的过程当中,开创性地把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中国其时的现实境遇来了一次"激情碰撞"。这一碰撞,迸发出李大钊对马克思理论"中国阐释"的火花,极大地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奠基了"中国梦"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李大钊作为当时最先进、善于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把马克思主义引入到迫切需要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中国,然后潜心探索利用马克思主义开辟出一条"爱国救亡"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爱国行为,深深震撼了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可以说,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五四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及在特殊历史时期开展的教育培养青年的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其关于青年历史使命、人生观、创新精神、意志力及青年教育途径的论述与实践活动,对当代中国青年教育以及构建现代和谐教育体系都有重要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小小年纪肯奋斗”——李大钊与一大代表刘仁静 刘仁静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从生活、学习、思想各个方面得到了李大钊极其重要的帮助,并参加了李大钊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在李大钊的指引下,刘仁静思想不断进步,与张国焘一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小组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2017年是李大钊同志就义90周年。李大钊同志以其追求真理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忠诚、清正廉洁的品行,为共产党人树立了信仰的标杆。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了解历史的人才更懂得怎样生活。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去实现造福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冯麒颖 《现代妇女》2014,(12):I0106-I0106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不断被民族化并且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李大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青春哲学"思想是李大钊前期的主要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进化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寻求中国发展的道路而做出的伟大尝试,为其后期走向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是李大钊的孙子、老革命家李葆华的儿子。如此名人后代,却让人找不到“名人之后的光环”、“高干子弟的脾气”。他的车子、房子、位子以及为官之道,总让人想起那久仰的原则和信仰,令人不可思议。车子这年头,不要说厅长,就是乡镇长出行也是车来车去,可李宏塔上下班就是愿意骑个破自行车穿城而过。其间也有不少朋友提醒他,也要讲个入乡随俗,你不坐车,别的副厅长咋办?可李宏塔总是笑嘻嘻地说:“咱这是锻炼身体,并不影响别人坐车,干嘛非要步调一致呢?’于是他依旧“我行我素”,20年如一日,无论是刮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在由民主主义者走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换阶段,一系列宣扬青春中华观点的文章彰显了青春思想的内容。青春思想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的青春中华观为基本倡扬,阐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将青年担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辩证联系起来,关照青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建设。青春思想的价值在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得到倡扬与实践。青春思想对青年工作的启示是其当代价值的体现。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把控青春思想的关键点,以时代特点、青年群体特征为基本依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强化青年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李大钊,对中共一大代表都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卡片风波     
耿扬 《华夏少年》2007,(6):50-52
本学期的最后一件重大事件,发生在最后第二天。 男生 “游戏王卡片就是好,玩来玩去都不爽。我的技术比他高,可惜我的牌太少!”我们真的是“没玩没了”,中午,躺在草地上,特舒服。下课在教室里玩,嘿嘿,上课玩玩,老师也未必能发现啊!真是尽兴啊!  相似文献   

16.
徐英 《职业》2013,(24):183-184
本文分析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首次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一次历史创新。这一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国内以及李大钊本人前期思想的影响。李大钊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到农村去劳作与工农打成一片,同时还担负着对劳动者进行精神改造的使命。"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清彬 《老年人》2005,(4):42-4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1920年秋,他正式担任北大教授后,利用高等学府的讲坛,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一大批先进青年走上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那时,北京大学教授的薪金很高,但李大钊节衣缩食,将个人收入的大部分用作党的活动经费,或接济同志,有时一家人的生活都难以为继。以至蔡元培校长不得不亲自出面,每月先把他家的生活费扣下,直接交给他的夫人赵纫兰。1927年4月,李大钊不幸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共产党人被害。李大钊第一个走上刑台,他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作了…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4岁,和一群小孩儿在村边玩泥巴,几个老爷子叼着旱烟袋坐在树荫下,指着我们一一辨认:“这小崽子是老谁家那小谁,这小妮子是老谁家那小谁……”他们把我们这帮小家伙数了个遍,惟独落下了我,气得我直冒鼻涕泡。即使是小小年纪,也已经有了强烈的被关注的意识。去年,我和一位同事聊天,说我读大学期间特别喜欢音乐,还在《大学生》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谈崔健的文章。他忽然说,是不是《最后的摇滚》?原来是你写的啊!我愣住了,那篇文章可是发表于1997年的,他居然还记得标题!真是惺惺相惜,惺惺相惜啊!我紧紧握着他的手,半天才说出话来:“我……我……  相似文献   

19.
麦子 《炎黄世界》2010,(4):58-59
清明节,我冒着纷纷细雨,手捧鲜花,来到风景秀丽的麓湖湖畔聚芳园追思一代音乐宗师马思聪先生。我默默地站在先生坟前,心如潮涌,热泪簌簌而下!我想得很多很多,也想得很远很远。马思聪先生平反以后,一直希望回到祖国怀抱,可惜他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最后回来的却是他的一盒骨灰!这是为什么?有谁能解其中之谜呢?  相似文献   

20.
卢悦老师:我和他相爱了5年,阴差阳错,最后还是分手。两年前他结婚了,但现在他又给我打来电话,说很后悔那么草率地和我分手,更后悔走进婚姻。我本来不忍心伤害他的妻子,可听他那么痛苦地述说,让人觉得特别不幸福,也让我更不愿错过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