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晓龙 《南方论刊》2007,42(8):52-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显露了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从而使人向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现实生存,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现实生存的矛盾状况,对如何扬弃人的现实异化生存的矛盾状况、实现人的解放和整体发展、实现人真正的生存的美好前景等提出了多种理论构想,展示了他们对人的现实生存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
李国亮 《南方论刊》2007,42(10):6-8
马克思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对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对"现实的人"作了科学规定并把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从而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现实的人"的理论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物质生产、“现实的个人”、个人的全面发展等论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找寻其产生根源、明确其主体和对象、明晰其根本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关于意识形态、唯物史观、人与环境关系等论述对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策略、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应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中"抽象的个人"思想的基础上,对"现实的个人"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以及处于历史发展中的个人。当前对"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肖霜 《理论界》2011,(12):4-7
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生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关键,而"现实的人"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所以本文从《形态》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说明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维度的理论地位,然后从四个方面"现实的人"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哲学依据,为我们认识"以人为本"提供理论指导,为我们是否围绕自身形成信仰提供衡量标准,为我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提供理论支点来彰显其现实意义,同时也从现实层面证明了"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哲学体系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对自我思想历程的回顾以及学术界"断裂论"的解读可以看出,于两年内写就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体现了马克思思想整体中的内部张力,对"现实的个人"的论述是张力的表现,也是其原因.在写<手稿>时期的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但使用异化"图式"还是囿于人本主义的框架,对人和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解答,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以及历史观的决定论思想依旧保持着抽象思辨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现实的人的重新理解,基于对现实物质生产的内在向度--分工以及外在实现中介-生产资料的分析之上,既是唯物理解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又是探寻实现共产主义现实路径的立足点,还是确立其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尤其是历史决定论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全胜 《南方论刊》2011,(1):61-62,68
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因此,应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讨论人和人的异化问题。从现实活动方面剖析"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状况,可以看出"现实的个人"在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生存的今天是异化的。结合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原理来思考扬弃异化的出路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异化是在人认识与利用科技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异己的、奴役人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包含科技异化在内的所有异化都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真实的异化"。在现实中,科技在促进物性的力量极大释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性,使人成为片面的、畸形的人,同时这种异化并不仅仅表现在人的外在,而且逐渐深化形成人内在的精神异化,并进一步上升为整个社会的体制异化力量。这样仅仅依靠科学自身的力量无法克服异化,人文文化的选择与创新就在科技异化克服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需要"的基本内涵有三:首先,它生成于后天,是人的实践活动,因而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其次,它由人的本质所派生,且符合人的本性.再者,它有助于发展人的本质,增进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赋予"人的需要"以应然性,是人的应然需要.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导致需要的异化,即需要的粗陋化、物化及工具化.异化的需要,丧失了维持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成为否定人的力量.异化需要的扬弃,意味着以丰富的需要取代粗陋的需要,消除需要的物化现象,将人的需要提升到精神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并且使得他人的需要不再成为手段,而是成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忠华 《北方论丛》2015,(1):120-123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建构了科学系统的人学思想体系。在这一庞大的思想体系中,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相统一的人的存在论是其基础;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人”与“类特征”相结合的人的本质论是其核心;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在共同体中“联合起来的个人”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促进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理论追溯,阐述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间内在联系,并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揭示出合理化、异化与社会发展的逻辑辨证关系,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和谐的社会就是对合理化与异化不断扬弃的社会,探讨了其对当前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宇海金  刘付春 《兰州学刊》2006,(6):18-19,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概念,并结合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提出了以扬弃异化劳动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学说。从中明显地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分析,远远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预示着“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陈京奕  刘灵 《理论界》2023,(5):16-2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被剥削和被奴役的实质。在数字化时代下,新的劳动形式也应运而生——数字劳动。然而,数字技术在资本的渗透下,看似自由的数字劳动仍被资本逻辑宰制,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异化转变为数字劳动异化的当代形式,其异化样态越发隐蔽和深刻。对此,我们需要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唤醒人的类主体意识、推进数字资源共享、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以此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促进数字劳动解放和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活跃于18世纪的休谟在《人性论》中围绕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建立起关于人性科学的一般原则。他根据经验观察的方法,论述情感自然主义,遵循怀疑主义的实践,呈现出丰富的人学思想。百年之后,19世纪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生活出发,遵循辩证思维,阐释“现实的人”,强调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将人性放置在社会、实践、世界和历史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性丰富的、具体的、动态的考察,实现了对休谟人性原则的现实超越。二位哲学家在人性思想的发展逻辑上形成了递进式的解构。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社会主义”认为自然是自在的、原生态的荒野,它把人看作是动物般的自然人、抽象人,主张人“奔向自然的怀抱”去实现人与自然“直接的超历史”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人类学的自然,人是现实的、社会的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撇开自然的社会性,无视人与动物的区别,力图通过“奔向自然的怀抱”去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过原始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根本无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批判的相关论述,既有利于全面深化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又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技术异化与"人"的失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红生 《江汉论坛》2004,42(2):76-79
本文考察了技术异化这一当今科技时代人类发展过程中不争的历史事实,指出技术异化导致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异化,人的本真价值在生产实践、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生命意义等方面全面走向失落.而技术异化的根源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类自身劳动实践,其实质是人类自我异化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发展而不是摒弃科学技术,才能最终扬弃技术异化,促进人的本质的全面而自觉的复归.  相似文献   

20.
苗田川 《兰州学刊》2004,30(1):52-53
文章认为马克思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的异化劳动学说和《185 7~ 185 8年经济学手稿》里的资本的毁灭学说反映了马克思在不同时期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思路。这种思路的转变是马克思思想成熟的表现 ,而这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所导致的。也正是这一新思路使马克思的理论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