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党和政府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制定模式,形成了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特点.推动民族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当前深化政府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优化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阐述了中国现阶段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的原因,就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模式的三种类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以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来说明依据"市场机制含量"和"政府干预含量"确定的调控手段类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农村政策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通过理论演变和外国案例实证分析并证实了:农村政策金融的定位并非均基于市场失灵,而是基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弱势性;同时从农业投资的视角揭示了弱势性对农村政策金融定位的影响实质上源于农业投资效益生成的整体性。分析认为,基于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农村政策金融的功能定位最终转向农村区域产业化体系的构建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农村政策金融的主要功能与作用是帮助农业与农村经济克服其弱势性对资源配置和市场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复杂议题的政策制定需要构建议题学习网络,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信息,促进知识生产和应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从议题不确定性和知识需求两个维度,区分政策学习的四种类型,分别是集思广益型学习、委托研究型学习、利益协商型学习、专家讲解型学习,解析每一种模式的适用情境和功能定位。选择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进行案例研究,剖析决策系统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政策议题,如何通过有组织的学习途径增进认知,进而将知识生产转化为政策安排。议题不确定性和知识需求直接影响着政策学习的组织模式,随着不确定性降低或知识需求发生变化,政策学习的组织模式也要相应调整。开展政策学习需要区分议题情境,选择适宜的专家或公众参与机制,提高政策知识供给的效率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性选择模式一度是公共政策理论界最为流行的决策理论之一,但由于理性选择模式要求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法实现,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在此基础上,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本文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制定这个具体案例的研究,尝试打开有限理性决策过程的“黑箱”,透视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理性发挥作用的实然状况,特别关注制度因素对理性决策的约束。研究发现,《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是在制度约束下的工具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的发展历史,探讨了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入世后我国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认为确立区域科技发展战略模式,是研究区域科技政策的首要问题,要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为重心的体制创新为前提,重新审视我国区域科技人才政策,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要坚持确立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公共政策一般制定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政策议程阶段呈现出"内输入"的特征;政策规划阶段呈现出"单方案决策"的特征;政策合法化阶段呈现出"合法化程序不够规范和完善"的特征,并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改进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的角度,在分析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变迁的基础上,讨论了教育政策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外决策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政策的形成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文化在决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美国为例 ,通过分析文化对三种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的影响来说明文化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可以加深人们对其对外政策的内涵和背景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从成本—收益维度阐述西方国家通过各种现代媒体话语影响中国决策的动机,从心理学和批判话语分析维度论述西方国家通过这些媒体话语逐步影响中国决策的进程。通过科学的进程分析,发现西方话语影响中国决策的关键性自变量,建立影响决策的映射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正面临土地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主体闻关系不畅、政策工具应用不当、政策执行不力、政策监控与评估机制缺乏、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阻碍,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需求.因此,今后我国应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统领,通过改革土地资源配置政策形成机制、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体制、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以及构建土地高效配置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起促进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优化和民生保障的土地政策体系,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农业的落后、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的加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而旅游是许多国家振兴农村、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是我国乡村旅游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一个包括农业土地政策、资源食品政策、产业金融政策、人才培养政策、企业经营政策的乡村旅游政策框架,希望能以完善有力的政策体系指导并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越南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中国——东盟关系稳健发展的背景下,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将进一步深化,也将推动学界对越南语言政策的研究。中越两国在语言政策制定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研究越南语言政策对中国语言政策,尤其是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农业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三大时期和若干个阶段。即1949-1978年艰难曲折时期:主要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对农业“多取少予”的“扭曲性”政策,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与体制结构形成;1978-1986年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使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并继续巩固与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主要推行“粮食保护价”制度,实行农村税费改革,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逐步取消农业税,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政策。综观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目标与措施的嬗变,农业政策涵盖面比较广泛,所制定的政策方向日趋科学合理,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农业政策的两大主题,但对农业非经济品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非经济与经济品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治理既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奋斗史,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显微镜。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农村环境治理历经了政策空白、制度初创、领域开拓、全面加速和总体深化五个阶段。 贯穿始终的转换逻辑主线是,治理理念中价值取向从环保边缘转向美丽乡村、政策思路从碎片思维趋向系统工程;治理结构中制度设计从单一性到多样化、主体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合作、供给从项目建设到长效持续;治理技术中技术逻辑从工程主义到适用技术、组织方式从粗放管理趋精细治理。 下一步,要客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挑战,理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政府投入与群众动员、设施建设与长效管护、末端治标与源头治本等问题,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我国公共管理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形成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央政府的法律政策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进行贯彻,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享有相当宽泛的裁量空间。但是,这种行政决策裁量权在运行中受到干部晋升标准、利益集团干扰、官员风险规避等多种因素干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有必要通过公法的制度性安排,促使其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失业群集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重组,导致了失业群集现象的出现。失业群集体现为空间群集、时间群集、行业群集和个体群集等不同形式。我国失业群集是市场结构的变迁、经济制度的转型以及就业政策的抑制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失业群集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实施包括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内的“综合就业政策体系”,其核心是建立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等三大政策支柱。在这个领域,我国一直并已经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各大支柱之间的集成化也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了新中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所产生的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所实施的多项国家政策,包括城乡隔绝政策、农村经济政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消极的人口政策,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本来贫困的农村变得更加贫困;改革开放后,尽管上述政策有了极大的改变,但其恶劣影响暂时还难以消除,对农村发展依旧发生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策制定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面临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执政党如何更民主地设定政策议程,二是执政党如何更科学地制定政策。英国长期执政的工党的政策制定体制改革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重点介绍英国工党全国政策论坛、政策委员会、政策循环的设立背景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建议完善我国执政党政策制定体制:为公众意见纳入执政党政策议程提供制度化的渠道;提高政策酝酿阶段的透明性,鼓励适度公开的政策讨论;设立新型的政策分析机构。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本质上说,我国农村贫困是多维度贫困的综合状态,农村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被剥夺,发展机会丧失,发展权利缺失。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反贫困政策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补缺型"政策模式,偏重于经济上的救济,而不注重培育发展的理念,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群体的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发展型社会政策将"发展"要素嵌入反贫困政策,符合我国农村社会政策的转型方向,是构建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