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爽 《科学咨询》2009,(19):61-61
情感教育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更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教育是推动教学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学既是师生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作用。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有人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与科任老师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认为在学科的教学中最多也只是渗透一些德育知识,就算是进行了情感态度教育了.  相似文献   

4.
严太国 《科学咨询》2008,(12):72-72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教育是推动教学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学既是师生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作用。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双方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情感与认知足同时发展、贯穿始终的,但两者又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解决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情感解决要不要学、爱不爱学的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只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而忽视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发挥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致限制了教学潜能的发掘,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认知和感悟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把握文中的感情激流,融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呈现在学生而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认知活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践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松林 《科学咨询》2008,(12):59-59
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珍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数学老师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去上课,从不关心、爱护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即使他们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老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借助好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13.
曾晓静 《科学咨询》2009,(19):40-40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双方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情感与认知是同时发展、贯穿始终的,但两者又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解决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情感解决要不要学、爱不爱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呼唤两种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智慧;一种是人文精神,其核心是情感.我们学校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智教育.情智教育的内涵,其一是情感,就是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爱教育,这是根本;其二是智慧,智慧和知识不同,知识从外到内获取,智慧从内而外生成;其三是和谐,情感和智慧和谐交融,以情促智,两者和谐共生;其四是发展,情智教育最终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课堂教学,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理论要求很低,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的,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就需要教师开发情感资源,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情服人.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性领域和发展性领域,在发展性领域中,提出数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也是情感的体验,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在学习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如所有教学过程一样,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有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由此可知,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所以英语教师需要重视感情投资,对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充分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情感策略的发挥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提高自修养,倾注情感.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实效性就是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学生能从课堂教学中,学得最多、最好,达到高质、高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体育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教师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注重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且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相似文献   

20.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感呢? 情感应该是人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也是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目标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现代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特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