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丽 《齐鲁学刊》2003,(3):133-137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上古神话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中日神话的比较研究,考察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在中日交往过程中能够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宣传神仙信仰及长生不死,仙话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神话进行改造、借用,使古代神话出现仙话化的趋势。神话仙话化是中国古代神话独有的发展特征,其发展过程漫长,与神仙思想的发展关系密切。神话与仙话相似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宇宙、自然、灵魂的相同认识与观念是神话仙话化的前提基础。神话仙话化是价值观的觉醒与改变、方士集团的鼓吹与宣传、帝王的崇信与践行、对神话历史化的对抗与反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神话仙话化使仙话得以广泛传播、巩固与发展,同时也使神话得以丰富、充实、保存与流传。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可惜在流传过程中已大量失散了,现在从一些古籍著作中仍记述了不少神话材料。我国的古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国语》、《左传》、《论衡》、《述异记》、《三五历记》、《风俗通义》等著作。《山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 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 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演变和流传过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 就。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神话的消亡与意向的改变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神话自不乏其绚丽色彩,其变迁亦有轨迹可寻。本文试就西王母神话的沿革略作阐述,以期发见中国古代神话沿革的规律。中国神话的变迁主要受儒家文化、道家和道教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影响;同时,民间信仰也以其坚韧的持久力影响着神话的原生状貌。历史化、仙话、世俗化是中国神话发展的三种态势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神话     
颜翔林 《社会科学》2007,2(12):158-164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神话和神话思维的终结,而神话和神话思维却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活动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国家神话、民族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们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有所变异发展,对文艺依然施加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审美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神话艺术特征的概括和提炼,应从中国神话本身出发,将其置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中,避免既定的理论前见和历史成见.从华夏民族尚象的思维传统和以意象为中心的审美艺术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神话在表现形式、意象体系和记述方式等方面具有以神怪形象(神话意象)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是意象化的存在方式.中国神话的片段性、非系统性、原始性浓厚及叙事性弱化等特点均与此相关.中国神话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华夏先民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神话思维研究是神话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最深层次,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思维特征的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未得到深入研究的前沿性论题。西南少数民族神话数量繁多,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由于种族无意识的积淀和生活地域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神话思维显示出它鲜明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神话想象的丰富性、神话意象的怪诞性、神话象征的深邃性上。  相似文献   

10.
现代神话与新武侠小说丁进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弗菜,他这样解释神话:“一种叙述,其中的某些形象是超人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发生在故事中’。” ̄[1]此论断使我们摆脱了传统的语义学局限。根据发生时间,神话便可分为古代神话和现代神话。一般认为古...  相似文献   

11.
现存汉赋及其相关背景资料显示,汉赋实以儒家思想为主.其政治思想主张以史为鉴,王道天下;其教化思想主张以礼法治国;其圣贤王道思想主张以圣贤为榜样,将历史圣贤化.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全面影响了汉赋的创作,而汉赋的创作又对儒家思想产生影响.在儒家思想为主的态势下,道家、百家思想依然存在.老子为代表的玄学经扬雄发扬,出现新气象,而谶纬之学时有表现.  相似文献   

12.
汉碑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最重要研究对象,自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到东汉后期的桓、灵时期大肆流行。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盛行于西汉晚期的哀帝、平帝时期和新莽时期,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汉碑的形制并非受到西亚、北非文化的影响,而是来自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谶纬书籍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形制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3.
汉魏易代之际,社会思想也随之变迁,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社会的种种混乱现象,汉魏诸子通过著书立文对社会风尚和人物品评各抒高见,王符、仲长统、荀悦、徐干等人的论述,是推动汉魏之际思想轨迹变迁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社会风尚批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坚守;“崇真求实”的人物批评也开启了汉魏“名实”思潮。  相似文献   

14.
宋长春 《阴山学刊》2012,(4):115-120
韩雪屏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她在以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核心的众多领域,有着多方面的探索和贡献;其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特色是国际视野、田野实践和具有坚忍不拔、永不停息的精神。她的语文教育思想从形成到发展,脉络清晰,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能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的学术思潮,在秦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荀悦<汉纪>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其中,<汉纪>的史论以多种形式出现,集中体现了荀悦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末年学术思潮的时代特征.即儒学开始衰落;强烈的政治批判思想倾向;易学从重象数向重义理转变;诸子之学兴起.  相似文献   

16.
谶纬与东汉社会思潮略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峰 《河北学刊》2001,21(3):15-18
谶纬是两汉时期独特的社会思潮。它的产生、盛行与衰落 ,与两汉时期的政治、思想状况密不可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谶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汉时期政治和思想的走向 ,并最终造成了东汉经学的衰落。谶纬的兴衰 ,反映出东汉时期政治主宰学术的特点 ,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汉时期学术思想活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7.
《汉书》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王莽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主要依据《汉书.王莽传》中的王莽的所作所为,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出王莽具有根深蒂固的复古思想、"十四代一循环"的思想、大一统关照下的夷夏之辨以及天人感应的历史思想。种种迹象表明,王莽不仅仅把这些思想当作其谋权篡位的工具,更是他真心实意的信奉它们并将其作为执政的信条,而这些历史观不仅为王莽所独有,这也是其生活的西汉末期的时代背景,同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以及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东汉中叶文坛格局与创作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中叶以隐士和僚吏为主体的中下层文人群体的崛起,形成与宫廷文学并峙的局面。反映在文学创作上,是讽谏的复兴以及抒情化和趣味化倾向的出现。其具体风貌,则显示了这一时期文艺思潮和审美趣味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匈奴呼韩邪单于在甘露三年前往甘泉宫朝觐汉宣帝之路线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是从五原郡向南沿着直道而来。呼韩邪单于若走直道,所经过之郡不满文献所载的途经7郡之数。直道与秦汉王朝北边国防体系之建设密切相关,从宣帝君臣谨慎的行为而言,不可能让其行走直道。呼韩邪单于朝汉之行成为汉廷处理此类外交事务所遵循的“汉家故事”,后来段会宗、班伯因匈奴单于来朝而任职雁门、定襄,所以呼韩邪单于路过之郡依次是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太原、河东、左冯翊。  相似文献   

20.
韩愈虽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关于天命问题的系统理论,但他着重从“天人相仇”的角度充分说明了人类怨天情绪产生的现实根源,为文人诗家抒写因人生坎坷而引发的愤懑之思提供了独特的理论依据。受此影响,韩愈的不少诗歌作品在抒发感激怨怼之气的同时,往往诉及上天,从而强化了其作品的情感力量和批评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的力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韩愈诗学审美思想的形成,改变其观察社会、审视自然的眼光和心态,改变了历来诗家重在刻画自然之美的创作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