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佟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64-67
《再生缘》这部弹词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作者陈端生对男女地位、价值、才能、品格等多方面的思考,抨击了“男尊女卑”、“女不如男”等传统观念,颠覆了“三纲”“五伦”等封建秩序,并对男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平等进行了揭露和控诉,本文从以上三点分析探讨了陈端生的两性观,从而印证其激进、自由思想在当世便足以惊世骇俗。 相似文献
2.
霍彤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71-75
陈端生创作的《再生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封建时代独特的女性形象孟丽君。她所具有的叛逆性表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其背后深藏着摆脱不掉的男性意识。这一点与陈端生的生活、孟丽君的道德观和她的异化本质三方面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童李君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212-214
<天雨花>和<再生缘>是明清弹词小说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再生缘>在经过陈寅恪、郭沫若两位大师的推许之后,其在弹词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地位几成定论.可是,将它与<天雨花>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它在对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的反映以及人物反抗性格刻画的深度和广度上,与<天雨花>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古人的"南花北梦"之说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4.
刘存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9-71
陈寅恪、郭沫若均认为陈端生所著弹词《再生缘》是长篇七言排律。笔者对原书考察后认为,《再生缘》乃弹词体,律句虽多,但对偶句极少,与七言排律的形式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5.
李秋菊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49-52
学界对《再生缘》的结局主要持两种看法:悲剧结局说和已无需结局的结局说。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再生缘》的结局不可能是团圆结局。而若据原作文本中的一些重要伏笔,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陈端生的创作初衷恐怕确是让丽君复妆后与少华花烛成亲,也即《再生缘》的结局应是大团圆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邹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13-118
《再生缘》表达了一种时间关怀,它不仅以诗意的方式记录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内在自我的时间之流,也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进入想像空间的契机,对抗时光的侵蚀。《再生缘》呈现给我们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过程,丰富地展现和塑造了女主人公的心理、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时间经验。弹词的体例特征使之兼具戏曲、小说之长,其边缘地位也使女作家可以创造性地发挥弹词文体的能动性,述说独特而复杂的女性经验和困境。同时,《再生缘》对女性自我的思考和呈现也反映了更广泛的明清社会文化的语境,即对时间、自我和欲望等问题的探求。 相似文献
7.
李秋菊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3):25-28
关于《再生缘》神龙无尾的原因,学界说法很多。其实,陈端生未竟全书的主要原因,她本人在《再生缘》第十七卷第六十五回卷首自述中已经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读者,即:慈母亡故,严父丁忧;于归范菼,俗务所累;心伤肠断,恨不团圆。 相似文献
8.
杜莹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3):90-93
《再生缘》是明清弹词中较为优秀的作品。陈寅恪和郭沫若作为研究《再生缘》的“先驱者”,具有开创之功,也不乏研究的深度。但对《再生缘》的文学史价值定位,似需进一步斟酌。 相似文献
9.
杜莹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97-101
弹词《再生缘》是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对镜写真之作,其文本塑造了孟丽君女扮男装、位居宰相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父权制社会中流露出强烈的离经叛道的思想。本文从历史上成功的女性范例、当时先进的社会思潮、女子经济独立的现实土壤几个方面挖掘陈端生叛逆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乐继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1)
陈端生在《再生缘》中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有着很明显的阴化倾向。本文从传统文化、作者以及观众3种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以期对女性弹词中的同类现象有所阐释。 相似文献
11.
没有圆满结局的圆满--弹词《再生缘》结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63-66
《再生缘》是部弹词佳作.作者未竟书而亡,续者纷起.但梁德绳、秦纪文、郭沫若等看似圆满的结尾破坏了人物性格的完整,给故事情节造成了诸多遗憾.陈端生《再生缘》这没有圆满结尾的结局实际已蕴含着圆满. 相似文献
12.
佟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6):92-94
清代的女性作家创作了大量女扮男装题材的弹词作品,这些作品赞美、宣扬了女性的才能、胆识,抒发了女性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在思想内容方面以《再生缘》最为激进、自由:极力宣扬女性的个性、才情,颠覆三纲五伦,否定三从四德,极大地提高了女性地位,向男权社会发出最有力的挑战,其思想性达到了一个空前高度,由此可见作者陈端生自由、独立的精神在当时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邹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76-183
《牡丹亭》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新颖的情节结构和充满激情的文学语言,更在于它对人物主体性、内在性的揭示。在这一点上,《再生缘》与之一脉相承,但它也从女性的视角改写了《牡丹亭》。围绕着花园意象、自画像描摹和自我追寻的历程等关目,《再生缘》展现了知识女性在父权社会遭遇的深刻困境,并在易装情节的叙写过程中,重塑女主人公的内在自我,从而体现了过程的意义。《再生缘》既深植于当时的文学文化语境中,又表现了对秩序的质疑和超越成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徐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100-103
丁西林的话剧<孟丽君>是一部其价值有待重新评估的戏剧文本.作为历史剧,<孟丽君>突破了当时狭隘的史剧观,其娱乐化的喜剧审美倾向在沉闷的十七年剧坛中具有另类的创新意义.同时,<孟丽君>借鉴、汲取民族戏曲的艺术传统,为话剧民族化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女性开始表现出群体性的、较为强烈的创作欲望。由于传统文学类型的话语权一直为男性控制,她们就另辟蹊径,通过弹词来宣泄无奈,发出自己的声音。女作家们在作品中塑造出一个个功勋卓著、近乎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来寄托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些女英雄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凉。本文就以《再生缘》《笔生花》《榴花梦》等几部弹词作品为例,解读女英雄们悲剧性人生。 相似文献
16.
刘宏丽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红楼梦》和《老残游记》中的敬辞刘宏丽(一)1.1礼貌原则,是古今中外语言交际的重要共性原则之一。许多语言都有第二人称代词的敬称和通称两种互补称呼。如法语的Vous/tu,德语的sie/du,俄语的Bbl/Tbl,西班牙语的usted/tu,汉语的您... 相似文献
17.
单亦祯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7
对《论语》和《圣经》中的关于仁德的说教抽集并加以对比 ,从而看出仁德的强大生命力。它没有国界 ,不分宗教 ,从古到今。尤其江泽民主席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人文思想更显示出“仁德”在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小说月报》的革新,被视为是新文学取得胜利的一个标志,但是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却是《新青年》等新文学杂志与早期《小说月报》广告博弈的结果。在这场广告硝烟中,《新青年》采取多种广告手法,特别是对古文大家林纾的批评,使《新青年》得到了"广而告之"的机会,最终赢得了读者市场,迫使《小说月报》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汎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2-74
陈寅恪的历史解释,是为了"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通过"象征化过程""隐形的条理""诗文写作的机制"三种进路,或可了解陈寅恪诗史互证的工作。陈寅恪的历史解释相当重视历史的层次,常以出典追索具体情境,亦常以诗文写作的特定方式,追索人际网络的分合。这种对"心史"的解释,胡适似不完全同意。1958年,胡适在台北获读油印本《论再生缘》,并留下若干眉批。在陈寅恪用其非凡的想象力与"隐形的条理"进行历史推论之处,胡适每每打上问号,或径批为"穿凿"。陈寅恪认为研究者应与"通习古今事变之君子"为同一层次,他的解释既是个人情感世界的,也是历史的;而胡适认为"假设"可以大胆,但求证必须小心,其眉批正代表这方面的原则。这批未曾公布的材料,隐隐显示了民国历史考证学派对历史推论方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胡春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0-42
本文期图从叙事学,尤其是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宏观角度来阐述鲁迅《呐喊》、《彷徨》文本,在中国本土化的诗学领域里论述这两部小说中的意象问题。通过鲁迅这两个文本的阐释,笔者也发现东方复调文本先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