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即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加强我国高校情商教育的力度,无论是从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视角还是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视角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能力本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力的充分发挥是形成丰富个性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但如果脱离人的存在的具体形式 ,单独把人的能力抽象出来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问题 ,很难与“个人本位”价值观划清界限。因此 ,2 1世纪的人的价值观还是应以社会为本位 ,把个人和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人是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逻辑起点。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是分别从社会和人的角度出发进行价值判断的一对价值观。从高等教育哲学对价值观选择的影响看,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追求个人的理智发展,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提出高等教育要为国家社会服务。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观趋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教学作为大学最古老的职能,其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促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生工作价值观与学生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工作究竟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两种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的学生工作价值观,即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新时期学生工作价值观应该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新的价值观指导下,学生工作的任务、目的、内容和机构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无神论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亦存在差异.表现在理论旨趣上,西方无神论以关注世界本体追寻奠定了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中国无神论则以着眼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奠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价值本位上,西方无神论推动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促进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方式上,西方无神论以批判宗教神学促进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以驳斥世俗迷信推动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考察比较无神论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育目的的研究受近代以来“二元”对立哲学思想的桎梏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陷入“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 ,造成教育实践中的“钟摆”现象。本文依据生态哲学的价值观 ,对传统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二元对立进行分析批判 ,提出教育价值合理性建构的方法论 ,并据此提出教育目的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在人生价值体系中,个人固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实体,但无论是从深层的价值理性立意,还是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践立意,都不能求证个人本位价值观。对个人在人生价值体系中的定位,应以社会本位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思想基础,它的根基是"集体本位",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以集体利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应当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对集体价值的追求为主导,同时充分尊重和保护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达到集体与个人的和谐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在处理诸多社会矛盾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公共行政人员必须自觉地把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真正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本质 ,可从经济学、哲学、教育学的角度得到确证。通过对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个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与社会本位高等价值观的历史的、现实的辩证评价 ,我们提出了在新世纪之初 ,我国应当确立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学生素质的价值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个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与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辩证评价,以及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实现多种价值观念的整合,本文认为,我国应当确立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学生素质的价值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0多年来,它对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并没有从理论上真正搞清楚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实践中出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公平与公正等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它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文化同质性现象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 ;西方“文化垃圾”严重污染社会环境 ,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抢占中国文化市场 ,给我国稚嫩的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我们的应对措施是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在《裘利斯·凯撒》中所表现的罗马民众和勃鲁特斯在社会转型期因为失去统一价值观而导致一系列悲剧发生,揭示了英国经济从农本主义向重商主义转型期,价值观的相对主义怎样逐渐取代传统的一元价值观而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这种相对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秩序稳定性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伦理观和发展观的重新审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对与"传统非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行法律制度作全方位的变革;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反映在循环经济的立法变革上,就是要求在循环经济立法的理念上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和科学文明的发展观,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中,扩展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将生态化理念注入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世纪初知识经济的新趋势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两课"必须"与时俱进",深入进行教学观念、内容、方法、手段、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主体的根本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判断两种改革开放观的准绳.在价值观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努力避免人的物化,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条件下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观的共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内涵深刻而丰富,既涉及哲学自然观问题,又涉及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伦理观、发展的人学观等,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围绕生态自然观、融洽人际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草根”浙商的崛起,对塑造新型民族性格、改变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具有典型的积极意义:一、有助于改变传统“民本”思想中普通民众的依赖心理、培养民众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自主人格;二、有助于打破传统“士农工商”金字塔式的单一价值排序和轻视技艺的传统观念,在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发展空间中形成踏实、务实的民风;三、有助于扭转传统“义利观”中重义不重利而产生的“贫穷光荣”的心理以及唯利是图制假造假的不义行为,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