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可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 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  相似文献   

2.
左永刚 《家庭科技》2014,(10):49-50
"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国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4年7月1日起,讨论已久的以房养老保险业务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试点实施,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以房养老政策终于落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看上去很美好,尤其是对一些丁克家庭和空巢老人来说。  相似文献   

3.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可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方案一:“卖房”。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子女。每月可从子女那儿得到一笔退休金补助,而子女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父母的房子。这种养老方式更加增进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方案二:以房换养。当子女的生活也不宽裕时,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以房养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峰 《兰州学刊》2009,(2):140-143
以房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涉及到的理论较多,现实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以房养老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1992年,老陆夫妇到浙江海宁城区做生意。两口子想在当地买套房子,但按照规定,当时还是农村户口的他们不能在城区买房。于是,两人找到有城镇户口的朋友老宋,以老宋的名义,在  相似文献   

6.
旨在对"以房养老"制度做比较全面的阐述:先明确"以房养老"的含义并提出实施"以房养老"的必要性,再阐述国内"以房养老"的实践,从中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国际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目的在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7.
万菲 《家庭科技》2014,(10):51-51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在买房时,更看重"学区房",随着学区房越来越吃香,有些误区容易被忽视。误区一:周边有学校就是学区房很多购房者对学区房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只要房子周边有学校,就意味着是学区房;只要有学校上就是学区房;只要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学。学区房的价值在于所属的学区,在于其周边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森林边上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护林人,护林人养着许多鸡。这天,护林人扛着猎枪从外面回来,在家门口看见一只狐狸叼着自己养的一只鸡想逃跑。护林人立即把猎枪对准了狐狸。狐狸大惊失色,急忙放下鸡,跪在护林人面前直磕头:“求求您别杀我,只要您放了我,我会报答您的,我每天给您送一只山鸡来!”护林人同意了:“你说话要算数,否则下次遇到你,二话不说就毙了你!”“算数,算数!”狐狸斩钉截铁地说。  相似文献   

9.
李苗 《南方论刊》2014,(9):90-91
根据民政部2014年6月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占总人口的9.7%,我国老年人口仍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老年社会的加剧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同时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的诸多原因受到冲击、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因此以房养老模式的发展可以作为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本文分析了我国以房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以房养老模式的良性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0.
顾书桂 《江海学刊》2012,(5):84-89,238
养老地产是满足老年人赡养需求的一种房地产形式。面对老龄化趋势,养老地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然而受土地财政和贫富差距的影响,中国商业化养老地产的发展潜力远远小于保障性养老地产。中国当前养老地产热的实质是继续维护土地财政,导致中国普通消费者以房养老的政策风险极大。只有破除土地财政,中国的养老地产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反向抵押贷款是西方国家以房养老实践中最广泛使用的方式,在中国,由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和政府支持等宏观条件不成熟,住房寿命、土地使用年限、传统观念等方面的特殊限制,在实施上遭遇了困局.基于此,为使以房养老在中国切实可行,以房养老的总体模式选择,应采取以租房养老和售房养老为主,积极试行反向抵押贷款,并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提高反向抵押贷款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忠金 《家庭科技》2006,(9):10-10
1.开盘绝对没有好房子,好的房子会全部被保留,然后每个月推出几套,但单价升得很快,要么就是你有关系,我们才给你好的房子。2.广告没有一个是真的,千万别相信其中的外立面颜色,很多造出来比画的难看多了。3.售楼员会用许多方法来逼你买房(业内叫SP),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住房紧张情况居全国之首,住房困难问题也是上海人议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找个对象容易,找间房子难”,年轻人手里拿着结婚证等房子,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盼望着分间房子与子女分开住,一住在斗室里的人们也盼着有间大房子伸伸腿……,人们都在为房子发愁。 为了解决上海人民的住房困难,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年年筹集资金,见缝插针,兴建居民住宅,然而,住房紧张状况未见缓和。从领导来说,没有房的时候愁,有了房也愁。没有房的时候,申请住房的报告一张张送来,困难户愁眉苦脸找上门来。愁:没有房子可分;新住宅造好以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障·居家养老·社区支持:养老模式的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不同意时下有人提出的所谓"社区养老"的模式,认为仅靠社区是难以承担繁重的养老任务的,而主张养老保障加上居家养老再加上社区支持的模式.我们认为养老保障就是国家要通过立法,将养老纳入社会保障体制的范畴,用法律的形式确保养老成为政府、全社会的一项事业;居家养老就是老年人依然居住在自己或子女的家里,家庭仍承担养老的一部分功能;社区支持是指附近的社区要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养老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经常用手机拨打有分机号的电话号码,有一种简单方法,即在拨完总机号码后,按照以下方法键人“P”,然后再拔分机号,就可省去等总机通后再拨分机号的麻烦。诺基亚手机只要按“*”号键3次,会出现小写的“p”。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买了一套商品房,今年年初终于拿到了钥匙,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房子却被别人侵占了。经过与开发商交涉,才知内情:两年前该户曾交了4.8万元预订了此房,可之后不久又要求退房,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交齐了全部房款,开发商就把房卖给了我,但没退回该客户的订金。现在房子已交,该户与开发商协商没能解决,就强行侵占了我的房子,并扬言来一个打一个。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房产政策一再松绑,各个年龄段的“换房族”各有怎样的换房需求?他们在看房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 稳健的“60后”为养老,换个环境好的地方住 选房者:周先生,52岁 换房需求:100万以内高品质养生住宅 周先生是一名国企退休干部,他和老伴现居老城区.“我名下有1套房子,在老城区,虽然交通方便,但周边太嘈杂,我们希望能换个环境好的地方住.”周先生称.  相似文献   

18.
如今家居装修,不少人均是“一步到位”式地投入较多资金,将房中凡能看得见的地方均装饰一遍,大有“一劳永逸”的架势。眼下,无论是集资建房还是个人买房,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新房到手后,再花大钱搞装修,便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如何是好呢?下面介绍分期投资装修的新思路和方法。 所谓分期装修,就是先装修单元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间,过上一年半载后,再装一部分或一间,全套房子分两、三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朋友,一年前购买一套二手房,当时双方签有购房协议,付费50%,半年后,付清余下的。现在房屋装修已完毕,但该套房原主是一老太太,丈夫已经去世,房产过户部门要求,原房主夫妻都要到场。据该情况,此房就成了遗产房,须其子女全部到场(购房前不知道情况)。同时他们家庭内部就有约定,谁养老,谁就拥有该房所有权,其中有一子女,不愿意养老,  相似文献   

20.
王莉  王国军 《兰州学刊》2023,(3):126-142
农村中老年群体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在现代化社会代际关系逐渐疏远的背景下,“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方式遭受冲击。代际关系变迁是否会促使养老方式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文章以农村中老年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从个体代际关系亲疏的微观视角来分析传统家庭代际关系变迁这一社会宏观发展趋势对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代际关系疏远带来的养老焦虑会促使农村中老年群体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可靠。机制方面,代际关系疏远会降低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由此引发中老年群体社会养老需求。异质性方面,中西部地区中老年群体、“以房养老”及“自我养老”能力较低的群体、风险意识较高的群体在面临代际疏远导致的家庭养老风险时,通过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