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有数以万计的亏损企业,套用托翁的一句话:“赚钱的企业都是幸福的,亏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厂’其不幸之一往往是庸人主政,不思算计。近日,某市对3to多个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企业财务通则》问卷考试,考题虽简单,却有70%的厂长、经理不及格。这些厂长。经理中不乏有省、市级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利税大户的“老板”。报载:北京某国有大公司办公室干部金某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竞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75万余元。事发后他交待说:公司虽订了许多制度,可都只是挂在墙上,从不认真执行。这些年我贪污的绝大部分钱,都是由领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年终考核工作的到来,撰写述职报告成了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件要事。对如何撰写好述职报告,不少人很伤脑筋。笔者无意对写好述职报告提出高见,只是认为,要写好述职报告首先应澄清一些认识误区。误区之一:述职报告就是所属单位工作的简单相加。每到即将召开述职报告会的时候,一些领导就先要求下属单位或个人写好工作总结,这样自己就可以根据分管单位和所属部门的若干总结,稍加思考后冠上几个标题,把下属单位和所属部门的总结内容统统装进去,从而形成个人的述职报告。对这种包罗万象、省时省力而就的述职报告,笔者认为充其量只是包容了各方…  相似文献   

3.
述职报告是公务人员工作时经常用到也经常用错的文体。追根溯源,在于人们对其写作目的存在模糊认识。述职报告旨在向人事任免机关及其首长陈述自己不仅“愿意干”,确实“能干”,而且“干得不错”,可以“再干下去”的理据。任职者通过述职报告向考核者陈述履职期间的德能修养和工作实绩以备考查,这是写作述职报告的目的所在。但是有些述职报告“述职”偏离文体初衷而错误行文,某些写作教材中关于述职报告的内容仍以讹传讹、误导读者。如此教材在讲到述职报告时如此表述:  相似文献   

4.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对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叙述和自我评价。述职报告写得如何,是否再现客观实际,既是组织对述职者进行实地考察的一种重要依据,又是对述职者的一种特殊的有一定难度的论文考试。通过述职报告,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领导干部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务实作风、领导水平、品行和个性、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和文字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述职,述职者对自己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回顾、解剖和思考,可以起到自己考核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根据笔者…  相似文献   

5.
李正 《领导科学》2006,(1):24-25
年末岁首,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免不了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写好年度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不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话相同”。要使年度总结或述职报告得到少数几位上级领导认可并不难,但要获得广大干部群众满意却不易。会上总结年度工作或进行年度述职,是领导干部在本地本单位广大干部群众面前一年来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次亮相,是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一次面试,也是领导干部一年工作实绩的一次集中展现。年度总结或述职报告写得好不好,领导在会上所讲的能不能打动和吸引人,都体现着领导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广大干部群众对…  相似文献   

6.
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公务员实事求是地把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称职与否表达出来的一种常用的事务文书.述职报告具有总结性、评估性和理论性的特点.述职者对任期内干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做出了什么贡献,都必须进行客观、中肯的叙述和分析.这里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水准等,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而且要有认真、准确的定量分析,实事求是地做出切合实际的自我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对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各级各部门检验执政效果、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形式。实事求是、直言功过是对述职者的基本要求。然而,一些述职者却存在作“数字秀”、“文字秀”和“摆功秀”的不“直”风气,其述职报告极尽语言文字排列组合之能事:有的语言模糊,模棱两可,虚浮缥缈;有的迂回曲折,绕大圈子,不知所云;有的“八股”腔调,文字晦涩,听着费劲。在摆功论好时,是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在述过说错时,则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即便有几句不足之处,也是九弯十八拐后的“性格欠佳”、“学习不够”等轻描淡写之词。述职不“直”,是作风不…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文体中,述职报告与工作总结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这两种文体有许多相关相似之处,很容易混淆.在写作实践中,有人把述职报告写成工作总结,也有人把工作总结当作述职报告来使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文体进行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委班子中的重要一员,组织部长一直都是关键部门的关键人物,他所负责的组织工作直接影响党的工作大局。笔者认为,要胜任这个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组织部长必须要永葆朝气、提升才气、增强骨气、显露“霸气”。永葆朝气是组织部长开拓创新的保证。朝气是一种奋发向上、斗志旺盛的精神状态。一个人没有朝气,必然萎靡不振;一个组织部长没有朝气,那里的组织工作必然死气沉沉。组织部长有朝气,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蓬勃向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以新观念新办法新机制努力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而不能暮气沉沉、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要永葆…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是述职者向组织、领导和群众汇报自己职责完成情况的一种文字材料.述职报告写得怎么样,不仅直接影响组织、领导和群众对述职者工作情况的了解、掌握和评价,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因此,每个述职者都要认真把自己的述职报告写好.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工作没少干,述职报告写的也不短,可是听来听去、看来看去,就是理不出个头绪来,很难通过述职报告对他的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从近年一些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看,在写法上大都存在一些毛病.这些毛病如果克服和纠正了,述职报告的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职能部门。在干部群众眼中,组织部门的形象、组工干部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党执政的形象、党的干部形象,因此,组工干部务必要严格自律,在干部群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新的形势下,组工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树立和保持良好形象,应始终坚持三点。一、讲正气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组工干部的第一修养、第一准则、第一信条。“正气存,邪不犯”。讲正气、树正气,是组工干部树立公道正派形象的重要前提。组工干部讲正气,就是要有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奉献…  相似文献   

13.
论作为独立学科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开发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章讨论了这一学科的出现,对30多年来其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回顾了这一学科的理论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独立部门的状况也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在我国发展该学科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班子里,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而一对心心相印的朋友,一对素质高的搭档,即使因工作而产生了一些矛盾,也不能影响团结、削弱战斗力,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要能很好地解决,否则,不但会引起整个班子的不团结,还会葬送多年的友谊.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是要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以黄石市为例,根据1999~2009年统计数据,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3种方法对产业结构优化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石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但产业发展对资源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限制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只有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有重点的调整3个方面入手,加强政府职责、提高产业科技力量以及推进三大产业有重点的发展,才能促进黄石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观点出发,首先分析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仅是适应激烈市场竞争,而且也是提升企业持久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然后剖析从以品牌资产向客户资产转变的必然趋势.最后通过实证案例分析,阐明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WTO规则绝大多数部分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有关,几乎影响到成员方行政管理的各个层面.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各级政府迫在眉睫之事.但如何才能快速、平稳转变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而变化,需要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的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从而有效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因素;企业需具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前瞻性,更关注由环境变化引起商业模式创新重大变革的潜在重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of this study sought to quantif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goal setting on work performance,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persistence or deteriora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over time. Twenty-six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computer-based data entry task.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during an initial baseline, a goal setting intervention that consisted of either a high, unattainable goal (high goal condition) or a low, attainable goal (low goal condition), followed by a return to baseline, and a second goal setting intervention (the alternate goal to the first goal). In the fifth condition, each participant was given the choice to work in either the high or low goal condition. Greater performance increases were reliably observed during the high goal condition than during the low goal condition, but patterns of persistence or deterioration varied across participa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goal sett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workplace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