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形成的动力机制的影响。农业富余转移的动力可以分为三种:农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力,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摩擦力。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对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出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深刻的历史根源和众多的社会因素 ,导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现 ;农村内部、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运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以及城市自身就业压力巨大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应积极探索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政府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惠民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更重要地的是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使之脱贫致富。在转移培训中,云南省红河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订单式技能培训、涉农工种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转移培训、扶贫帮困等培训,探索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低流动,持续贫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取向调查为基准,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取向现状、转移就业态势、制约转移就业因素三方面调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低流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丘陵地区农村不断增长的富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要进行必要的转移,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了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性和有序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异地转移为主,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是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只有适时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特点,政府才能够综合应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等各种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引导其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20多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制约其顺畅转移和合理流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由于和田绿洲面积有限,在农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相对缩小,富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转移富余劳动力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一部分,政府部门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者素质不高、缺少劳动技能等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劳动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脱贫致富,并在务工过程中学到了劳动技能。奎雅乡阿其克乌依村就是和田维吾尔族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典范,该村农民在外出务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喀斯特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转移以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当前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整体转移比例较小、男性青壮年占比大,就地转移特征明显、短期转移兼业性显著,区外以二产业为主、区内以三产业为主等特征,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较低,当地城镇化进程缓慢、就地转移容纳力有限,转移组织程度极低、转移区域过分集中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富余劳动力的思想观念,提高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同时加快小型城镇化建设,开辟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新渠道,加强组织转移力度,积极开拓区内外劳务市场,引导富余劳动力多区域转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一系列矛盾、困难.要立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确立市场取向的目标模式.解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要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十七大报告提出来的重要课题.我国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及其地域选择,是和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路径相适应的.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转移途径是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的.过去的30年,我国八成以上的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导致城乡差别的扩大,城市外延型扩张.今后应把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心放在就地转移上,即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农村小城镇.与此同时,还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行研究 ,认为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向非农领域转移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势比较严峻,异地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即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促进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可采取如下对策: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推进劳务输出的制度创新;拓展劳务输出范围;推进劳务输出的产业化经营;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以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的现状为切入点,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揭示了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农村教育、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富余劳力转移和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等措施使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同时避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只有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关系到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和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给、耕地面积以及就业空间都与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情况,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提出:(1)集约利用农地,提高农地的经营效益;(2)稳定农地的产权,为农民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3)加强农业开发,培育农业增长点;(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活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从普遍意义上讲,就是人口和经济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和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城市化进程就越快.我们应按照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就地转移为主的原则,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拓出可行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不但呈现出重要特征,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通过对其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劳务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不断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在转移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对此,要汲取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选择适合本省特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与合理流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 ,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调节作用 ,与全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