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红霞 《人文杂志》2005,1(3):12-15
对西方近代人学思想的研究,是国内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以科学为基础的近代理性人学,高扬科学与理性的旗帜,把人看成一个求真的理性存在者,视理性为人类共有本性,它区别于兽性,接近于神性,集真与善于一身,在获取真知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理想境界。以理性为基础的各种人性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的存在物,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发展,有些哲人注意到人的社会性,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了思想资料。近代哲人都强调人性的精神性即理性,注重理性的价值与功能,但在其来源与本质上,却因本体论分歧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严复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中华民族的存在与解放,开了近代人学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平等思想、个体自由、提高民族素质等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思想学术成熟于六十岁即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其前、后期思想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重心,由"华夷之辨"到"人禽之辨";学术宗尚,由学宗程朱到学宗横渠;学问规模,由经子之学到兼通四部;著述体例,由外传引义到内传注解。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的中医药学思想博大精深,造诣非凡。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代以来儒家重医的优良传统,在医术、医道以及解剖学、药物学等方面具有许多真知灼见。其最早显示医药学才能当为24岁在张献忠部蒙难时。他之所以自号薑斋,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和他深刻的哲学思考;他的《诗经稗疏》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药物学著作;他在防病、治病等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总之,王夫之的中医药学思想与其整个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继续深入挖掘,以使学术界对之具有更加完整和清楚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学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就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关于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的争论  关于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的争论,学界主要存在肯定和否定的两种观点。  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邓小平没有人学思想。理由如下:第一,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的创立者,但他毕竟不是学者,更不是人学专家,说邓小平有人学思…  相似文献   

6.
王王夫之通过对历代有关法制的评判以及吸收时代新的法制元素,形成了他既传承传统又突破传统、具有近代因素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了“环相为治”(的政治改革构想和建立一个“自天子始而天下成受裁”的法治社会理想,从制度层面对如何有效监督君主权力的进行探索:在对待严刑峻法、肉刑等问题上,王夫之的态度与正统的儒家别然有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现的是一种轻刑化的刑法思想:提出了“严以治吏”和“刑尤详于贵”思想主张,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意志"范畴是贯穿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体系的主线.叔本华把意志与人相联系,并探讨了人性以及人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人学思想.叔本华的人学理论以意志作为本体论基础,既开了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之先河,又为开创现代人本主义流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彝族与道教都有丰富的人学思想.尽管很难在其话语层面上直接看到人性、人的本质、人的存在等现代人学理论的范畴、命题,但它们都以人为核心,围绕人的主题,作了许多有益的、积极的思考.两者各有特色的人学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的发展,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深研医理,精讨岐黄之说。而论医则无不与其哲学认识密切相关,诸如:论仓公与“火齐汤”;论《素问》二火之说;论五行的整体和谐之说,则为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显示了王夫之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独到的哲学见解。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人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人学思想深刻地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中落实为"以民为本".江泽民人学思想对21世纪中国建设属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使主体臻至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以天赋自然思想肯定民众的土地私有,反对王者将土地据为一已之有,提倡耕者有其田。他是一个继承传统以农为本的重农主义者,主张以农为本的亦工亦商,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基础上发展手工业与商业。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认为:在人们合理的自然欲望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导之以道,就可以实现儒家理想的王道社会。在理想的王道社会问题上,王夫之持“君权神圣”的观点,君、臣皆要遵循儒家经典“六经”,而“礼制”是这个王道社会组织秩序的核心。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王夫之持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化学说。  相似文献   

13.
周妤 《船山学刊》2003,(3):27-31
本文运用了历史哲学的基本理论,从进化主义的历史变通观、天人并重的历史动力观、历史主义的理势相成观和理性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王夫之的历史哲学思想。虽然王夫之所处的环境无法与同时期的西方历史哲学家波丹和维科相比,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达到了当时世界上历史哲学思想领域内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船山学者焕发学术青春,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武器,进行古代学术研究,很快取得一批批划时代的成果。开创了王船山研究的新世纪。使王船山这个名字在全国乃至世界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为六十年代初期王船山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第一次高潮,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崔海峰 《船山学刊》2002,(4):35-37,40
后世论清初学术思想者 ,以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三家并称。但王夫之在中国哲学、美学和诗学史上的地位 ,远较顾、黄两家为高。王夫之的诗学著作主要有《姜斋诗话》、《诗广传》、《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虽然学界早已公认王夫之是伟大的美学家、文学家 ,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国内 (主要指大陆 )没有出版过一本王夫之诗学研究的专著 ,各种文学史或文学理论批评史专著中也大都没有王夫之的一席之地 ;各种中国哲学史专著中大多不涉及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而明清美学断代史或中国美学通史也未见出版。研究王夫之诗学…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研究王夫之与曾国藩的关系时,往往集中在哲学、政治、文化等思想理论的渊源流变方面进行探讨,却很少涉及更具有时代特色和实践意义的民族思想方面。甚至有些人因为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而视其为“汉奸”、“侵略者的代理人”,并因此否认他具有民族思想。由于曾国藩没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湘军兴起后,近代湖湘人才荟萃,以群体优势而言,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形成了三大群体。即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人才群,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人才群,以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人才群。他们都较多受中国古代优秀思想家的影响,受湖湘文化的薰陶,都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大舞台上历经磨难。纵观这三大群体接受前人思想精华,开创事业的历程,古代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的影响不可小觑。一1840年,湖南新化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于湘潭王氏守遗经书屋,收录经部著作18种,计150卷。由于印数不多,邓刻《船山遗书》流传不广,但…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天人之学”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身心的关系,其“人从天治”与人有“功于天之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理势合一即天”与“君相可以造命”、“一介之士可以造命”的人与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关系是对中国传统历史观的突破、具有近代历史观的启蒙意义;其“先天之性,天成也。后天之性,习成之”的人与人之身心关系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突出了“习成”对“天成”的实践作用,但它并未超越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潘志锋 《船山学刊》2007,63(1):13-15
王船山的“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的学术追求集中体现在其“气学”道统观中。王船山以传承“道统”而自任,正是为了等待“治统”的重新接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船山的行政管理伦理试图进行某些探索。一、“必循天下之公”的管理伦理原则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唤起行政官员尊重民众及其根本利益的良知,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为范围更广泛的全体居民而不是为自我、家庭、小集团或一帮人的利益服务”,这是现代东西方人士关于行政伦理核心内容的共识。概览船山的著述,我们不难发现,与上述思想相一致的主张亦贯穿于其中。他在《读通鉴论·叙论》这一总结性的篇章中所提出的“必循天下之公”的原则,实际上就是上述行政管理伦理的古典表述。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