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8,(16):48-49
十不要: 1.不要欺骗孩子(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还是骗孩子说他的父母还活着)。 2.不要向孩子承诺你做不到的事(比如说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强迫孩子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相似文献   

2.
6岁那年,她开始跟母亲针锋相对。她觉得母亲并不爱她,总是想方设法将她丢至孩子群里,要知道,那些孩子是用怎样的眼光看她,怎样取笑她,甚至侮辱她。可母亲像根本没看见也没听见,开始还和颜悦色地劝说,后来,干脆直接将她推搡出门,命令她不到一定时间不许回来。  相似文献   

3.
破译密码     
流沙 《社区》2010,(21):57-57
他四十九岁。儿子二十岁,刚刚高中毕业,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又在复读。 儿子非常看不起父亲,除了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外,也许还因为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爱不爱这个儿子,但有一点是许多男人做不到的,当年他的妻子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嫁给他,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再要孩子。  相似文献   

4.
出去玩的男人老婆说,男人都是孩子,你不让他出去疯玩吧,整天闹着要出去,真让他出去了,渴时饿时自然会回来,但准磕破几处皮,弄得一身脏地回来,还得家里的女人帮他修复。有的男人甚至会头破血流。更甚之,还会迷路找不到家呢。被爱太累老婆说,现代的男人能去“爱”...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存折     
李晓 《今日南国》2014,(2):28-28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位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这是一门艺术,用好了比表扬还有用。但是如果批评时机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警示目的,还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批评孩子"七不责"原则,值得家长参考。1.对众不责: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不要责备孩子,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八月盛夏,去庐山旅游,第三天下午安排的景点是三叠泉。两天半的行程,足够让人疲惫不堪了,何况我还带着个孩子。打算原地休息,等候团队旅游归来。导游听说我不打算去三叠泉,十分中肯地说:“不到三叠泉,等于没有到庐山。三叠泉是庐山的精华所在,不能不去!”在众人的劝说下,我打起精神,领着儿子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8.
专家诊室     
赵忠心 《社区》2002,(8):54-54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大众传媒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口号:“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年轻父母听了这句口号,先是神经立刻紧张起来 :“把小孩子的成长比喻‘赛跑’,有道理。起跑要是比别人慢了,就可能一输到底。要是那样,可就惨了!”紧接着马上付诸行动:不到1岁的孩子开始认字,两岁的孩子背唐诗,3岁的孩子学外语,4岁的孩子学钢琴……不顾孩子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水平,任意实施超前智力开发,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早“起跑”。这样,就使肩膀还很稚嫩的孩子,过早地背上了生活的“十字架”,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没有正式…  相似文献   

9.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10,(3):32-33
老子的预言老子西行,路经函谷关,有一天关令尹喜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做客。喜有两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老二长得聪明伶俐,老大呢,看着不但不伶俐,还一脸老实相。  相似文献   

10.
丈夫这东西     
渡边淳一 《社区》2012,(11):54-54
丈夫这东西像是没长大的孩子,有着不沉稳、不安定的特性,他们明明已经结婚了,却还总是把目光转向外面的花花世界,经常想离家出走,经常想把老婆给换了,他高兴时你可能几天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他痛苦时你必须小心侍候他,他还随时会为别的女人心动、着迷、欲生欲死。他们不像女人那样集中地爱一个人。努力营建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总是四处张望。心浮气躁,心思也时常处于飘荡在半空之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费米 《北京纪事》2016,(8):50-55
周老汉中年丧偶,为几个子女计一直未再续弦,以一人之力将孩子都拉扯大了。后来,孩子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老头终于松了口气,于是每日里游山玩水,倒也逍遥自得。别看老头70好几的人了,每个月里要爬好几回香山,北京西北部的山区也基本玩儿遍了。老人身板儿硬朗,腿脚利落,从不服用任何补品,诀窍就是天天吃西红柿。年轻的时候冬天吃不到西红柿,就在夏天西红柿大量上市的时候买一大堆回来做成酱,用瓶子装起来,寒冬时节每天挖几勺吃。几十年的西红柿吃下来,年逾古稀了脸色还是白里透着红。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 《社区》2010,(35):10-10
对人生我确实不是特别乐观.但是你还得活下去,你总不能成天愁眉苦脸的。我当年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就不主张再生孩子。我说大人都活得累,你何必再生个孩子,不光是你把她养起来.咱也要受很多罪,孩子长大了也是。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家庭,早晨都是一天中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大人忙着按时上班,还要照顾孩子上学。为了赶时间,不少家长每天早晨唤醒睡眠中的孩子起床的做法,常常过于简单生硬,这样做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当天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以前的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多不可控性,并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都提到,幼儿阶段的教学工作本身就不简单,如果只是家庭在负责那么肯定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同样的,如果只是幼儿园在负责也同样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面,所以两者之间必须架起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15.
刘志轩 《社区》2002,(22):1-1
美好的家庭,是幽静的港湾,是坚实的堡垒,也是一汪永不干涸的沙漠之泉。谁若没有享受过甜得沁心的悄悄话和小天使们喷鼻的尿布香,就说明他或许拥有外面的整个世界,但绝对不拥有家的安逸。家庭不仅能抵御外界风雨的侵袭,还能给人宁静与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充满爱心的家庭最幸福。开着小车带着孩子闹离婚却又离不了的家庭,不见得比背着孩子,相互搀扶着去讨饭而又没讨得多少的家庭幸福。原因在于,它丢掉了一个幸福家庭起码应具备的东西:真诚的爱。所以,感觉不到痛苦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感觉不到幸福的婚姻必定是悲哀的婚姻。而充满爱…  相似文献   

16.
面对素质教育的加速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指导,所有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都在紧跟教改步伐,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地改革实践。但许多困难也随之而至,其中困扰最大的要数习作教学。每每看到学生咬住笔头,绞尽脑汁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时,我总是在想,教孩子习作是否应该先让孩子消除对于习作的恐惧,自然地融入习作空间。我想这首先应该和兴趣挂上钩。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那么习作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范畴也应该是愉悦的,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感受不到呢?  相似文献   

17.
学会等待     
采桑子 《社区》2008,(32):28-28
这是个社会实验:一个研究人员给10个孩子每人一块糖,让他们在手里拿着,3个小时之后才可以吃。发完糖他就走了,3个小时后他回来看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孩子还拿着那块糖,剩下的9个孩子禁经不住诱惑吃掉了。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总统说,假如他有一个愿望的话,那就是带给儿童一个安全的童年。一名14岁的美国孩子说:"只要我参加亲友的葬礼,就不禁想到躺在棺木里的人就是我。美国有一种特色的聚会,主持人是白宫的主人--总统,参加者是一群孩子。在一次聚会上,克林顿总统与50名孩子在一起聊天。7岁的孩子安妮·尼柯对总统说:"我就是觉得不安全。"她担心社会可能使她活不到长成大人。"如果我死了.我要家人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暴力和凶杀正在改变着童年的颜色。十来岁的孩子尚不谙世事,便过早地领略了社会的凶险。题为《梦想的和平》的儿童绘画比赛中,大…  相似文献   

19.
学期开始,由于有的孩子还没有从假期自由散漫的状态中走出来,班里的几个孩子学习劲头不高,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经常发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为了帮助孩子及时纠正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我想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共同教育管理孩子。  相似文献   

20.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我就有一个温馨、幸福、和睦的家。我爱我家。 清晨,是谁轻轻敲动你的房屋门,告诉你起床该吃饭了!那声音多么的温柔,慈祥,生怕惊吓到了正熟睡着的你,你却不愿睁开那还沉浸在睡梦中的双眼,松懈地说:“等会儿,我还没睡醒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