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钰林 《社会福利》2011,(10):37-38
2011年9月23日,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在这种背景下,《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报道,201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4300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5000美元。依据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中国未来5年人均GDP可达6000至7000美元;再过10年,人均GDP可达1万美元,从而迈人发达国家的门槛。参照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孤残儿童福利体制亟待转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中提出“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孤儿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原则,大同市社会福利院对既有孤残儿童养育模式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并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由探索步入成熟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而2010年又是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这百端待举、宏图大展的重要时点,本刊记者就“十二五”期间如何绘制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蓝图,  相似文献   

4.
之一:坚持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继续通过存量盘活、挖潜改造、大型居住区配套等办法,快速增加养老床位,十二五末达到12.5万张(占老年人口3%),实现区县、街镇公建养老机构设施全覆盖;强化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的专业照护功能,优化养老机构结构;丰富以“助餐、助浴、  相似文献   

5.
为了“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实现“十二五”未社会养老服务跨越式发展目标,湖北省采取五项措施,精心培育养老服务典型,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陕西针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七大难题:一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二是受经济发展制约,城镇养老服务投入不足;三是养老服务项目少;四是专业人员紧缺;五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六是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七是制度还不健全,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略;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及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2012,(2):11-11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组织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将城市养老机构建设纳入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序列。建议中央、省在“十二五”时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民生项目时,对城市养老机构的兴建、管理与维护给予倾斜,通过项目支撑,推进城市养老机构乃至整个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1,(9):12-19
自从5年前中央提出和谐之意,决意与“唯GDP论”说再见;当我国的经济一路超越,只剩美国,十七屑五中全会把民生提到了“十二五规划”的首位。挥别GDP崇拜,把幸福送到大家的家门口,有了全新的开始。这是因为环境已经巨变。欧美带来的危机不但打击了我们长期信赖的出口导向战略,也打破了西方的某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的GDP为39.7983万亿元。按此推算,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历史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三门峡市将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业,通过实施“强点、展线、造面”的战略,充分发挥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五个层次的养老积极性,满足新时期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强点”,即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做强做大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展线”,即上下联动,分级实施,积极发展县级综合福利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街道老年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相似文献   

12.
出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由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起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要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门可佩  赵凯  朱淑丹 《阅江学刊》2011,(2):56-60,7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优化灰色模型,对2011年-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按2010年现价计,未扣除CPI等影响)2011年我国GDP将突破45万亿元,达到450143亿元,到2015年可达745511亿元,约为2010年的1.9倍;“十二五”期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GDP年均增长率约为13.4%,“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4,(10):F0004-F0004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12年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的《关于印发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指标都提出明确要求.加大了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政策快递]2012年6月8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全面谋划了“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解析]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从河南省省情出发,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与河南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高云霞 《社会福利》2012,(12):10-13
2011~2012年,随着全国以及各省市养老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启动。全国各地养老事业从政策制定、服务开展、设施建设、标准化推进以及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指出,基本养老服务,是"十二五"时期政府提供的社会基本服务之一。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是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权益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就目前6 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一、芜湖市老龄人口状况分析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安徽省芜湖市常住人口为354.51万人,截至2012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提升,已成为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成为国计民生的基本前提.面临这些情势,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针对现状、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在盘锦发展史上,发现有15年尤其值得铭记。在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盘锦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深刻思考,并做出一个从未有过的重大决策:全面转型;在时下的“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盘锦人正在使这个重大决策得到紧锣密鼓的落实,并同步验证着此决策的科学性;在接下来的“十三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方针,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事业"的要求,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解决好社会养老服务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民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连续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积极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