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福尔斯最具代表的实验性小说.在小说中福尔斯采用了元小说的戏拟、时空穿插、开放式结尾以及不确定的人物刻画等多种手法对传统小说的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人物刻画进行了颠覆和超越.在揭露传统小说虚伪性的同时,福尔斯力图使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为小说的生存和发展指明了一条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2.
元小说大致有三种类型:自反式元小说、文本元小说、类文本戏仿式元小说.由元小说产生的元叙事和互文性大量出现在现代派小说之中,造成了现代小说叙事的重大转型.每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现代派新小说不仅是"什么是小说"这种先入之见的产物,而且它还改变这种先入之见,它本身也生成了一种得到修改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3.
约翰巴斯的小说《敦亚佐德》聚焦于小说作为人造品的地位,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元小说是指涉小说自身的小说,关注故事的虚构过程。在元小说中,揭露叙事艺术优先于叙述本身。《敦亚佐德》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技巧,重新演绎传统经典《一千零一夜》,主要体现在露迹、戏仿和反向框架,是实验写作与传统经典的“碰撞”。解读小说中的叙事技巧,能够揭示巴斯的后现代创作观,寻找一种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联的小说形式,体现后现代作家普遍倡导的一种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4.
被“颠覆”的《路的尽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巴思以极富想像力与创造性的虚构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 ,从主题、表现形式和叙事角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反传统的尝试 ,使《路的尽头》成为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早期元小说的代表作。各种反传统的手法为“垂死的”小说样式注入了一股活力 ,也为如何在枯竭的叙事结构基础上进行创作提供了一块模板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中的元小说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叙事文本,表现出对传统小说叙述特征的冲击与解构,在对当代学者研究成果概述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元小说叙述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叙述语言,是小说语言变异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是一部典型的历史书写元小说,集中体现了历史书写元小说的叙事策略。这种小说是将元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结合起来,既采用元小说的多声音叙述、戏仿、拼贴等叙事策略,也采用新历史主义的发挥历史想象、罗列历史事件、传播意识形态等叙事策略。《中国佬》是历史书写元小说的标本,其文学技巧及文学思想值得我们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7.
元小说的实践同小说本身一样古老。但传统的元小说只存在于叙事中,人物本身则没有自我意识。现代主义元小说的人物开始觉醒,意识到自身的虚构性。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中的人物则完全是"非身体化"的存在,并同作家一起游戏、表演。约翰.巴思的小说《路的尽头》很清晰地表明后现代元小说中人物虚假性格,并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人物表演型人格的极致状态。  相似文献   

8.
珍妮弗·伊根的《塔楼》采用元叙事的叙事策略,通过叙事者的现身,彰显了小说的后现代性。小说中的元叙事具有解释、类比和离散的叙事功能,这些功能推动了小说的悬念设置、情节发展和主题渲染,使小说在叙事特点上大异奇趣,这也是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与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理念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的小说叙事模式,当代十七年时期的"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时空体的构建方面体现了较强的传统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执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时的效用,并进而决定了其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思潮中的一种新型小说样态,元小说以叙事露迹、拼贴、戏仿等叙事策略突显小说的虚构特性,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虚构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元小说理论及其特征观照木心的散文体小说《空房》,可发现其蕴含着表征叙事策略的典型元小说因素,如作者露迹、人物不确定性、周遭环境模糊性及碎片式创作等,故作为现实幻影的《空房》属于元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