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胜利的七十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两次大的飞跃。一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实践的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贡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和平演变”是西方妄图以“战争以外的方法”,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以期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战略。是当今世界国际敌对势力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所重点采用的战略。“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和平演变”的来龙去脉、现时特点,以及抵御“和平演变”所应采取的对策,对于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社会主义红旗永不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今天,甘肃省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这是很有意义的。值此之际,我代表省委向全省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七十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进行伟大实践的七十年,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崛起于世界的七十年。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制定的“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继承捍卫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 本方针。 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坚持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 一。恩格斯指出:“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 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马恩选集》四卷 247页)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5,(10):34-3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也为我们党今天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力加强党风建设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充满生机的时代和宽松、民主、开放的大环境是理论创新的客观条件;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创新队伍是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周普杰 《学术交流》2005,(12):35-3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大法宝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把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开辟新的境界。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肩负更加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在全世界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彻底解放全人类。这种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绝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所能完成的。无产阶级必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打击当时的主要敌人,解决面临的主要任务,才能不断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策略,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则在…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领导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英名风范流芳万世,他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毛泽东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必将光照千秋,培养和哺育出一代又一代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值此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设纪念专栏,刊发纪念文章十余篇。这些文章或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着笔,论述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整整七十个春秋了。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的七十年,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英勇奋斗的七十年,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倔起于世界的七十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半个多世纪艰难曲折的光荣历程和英勇豪迈的伟大气概的高度概括。回顾七十年来光辉的历程,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党。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继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四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一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它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种斗争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斗争的核心依然是政权问题。这种斗争同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当前国际斗争十分复杂,苏联与东欧惊心动魂的斗争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国也受到西方和平演变的冲击。要使中国的新闻战线成为反对和平演变的坚强阵  相似文献   

12.
在迎来祖国母亲50华诞之际,当我们回溯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无不纵观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飞跃历程。其历史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已经确立和成熟,并历史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目标中,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规律进行了深刻…  相似文献   

13.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内容。本文揭露、剖析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阴谋及其具体手法,论述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就建立一整套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措施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特有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国民性的精神之升华,是我们时代精神之显现,是一种具有强大活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生命哲学。延安精神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也是我们抑制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70年。70年的历史,我们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也是70年里我们党领导和建设走向胜利的根本经验。一、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加剧和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主义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宣布:“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总结新的历史经验,提出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总结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情况,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确立了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发展了  相似文献   

16.
坚持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依靠顽强斗争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确把握伟大斗争的理论内涵,洞悉新时代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塑造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和能力本领。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中,必将伴随着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局势,因此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勇气,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陈家广 《探求》2002,(Z1):41-42
一、以双向抉择的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 ,在“三个代表”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50多年的执政历史 ,既是中国历史对社会力量的抉择结果 ,又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力量抉择政治活动方式的斗争产物。从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能否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选择执政力量的标准。近代中国各种社会力量 ,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历史选择 ,但都未能左右历史发展 ,而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则冲破重重难关 ,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二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永载史册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经过长期准备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地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从此,通过整风整顿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成为被全党共识和普遍接受的一条最基本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里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则,一条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条是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而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只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来。六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中,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也发生过令人痛心的失误,诚如小平同志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成功和失误教育了我们,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总结过去,面对现实,放眼未来,当前我们面临着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迫切任务。为此,本刊从这期起,专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栏目,希望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诸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历史的、现实的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世界新的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望学界同仁提供研究成果,共同把此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20.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为中心。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的主要标志,也是这次会议确立的政治路线的核心内容。早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方针,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一直未能实现。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教训,珍惜全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共识:在社会主义的诸多任务中,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是解决国内、国际问题的基础。在反和平演变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当作反和平演变的基础,紧紧抓住不放。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过去,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我们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