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委艳 《社科纵横》2014,(2):115-119
中国文学潮流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有着非常明显的同构关系,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我们可以清晰的画出文学思潮受社会政治思潮影响的清晰图谱。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文学越来越感到一种焦虑,过去那种处于社会思想中心的优越感随着这种转型正一步步走向边缘,那种对社会政治、民族生存、生活价值等等的宏大诉求本应成为理想的一部分,却在当下的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显得高、大而空,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同时,那种文以载道的传统却被某种经济价值的语境逼到了某种可笑进而可怜的程度。文学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同时,网络的出现使社会思潮以另一种形式演绎当代的政治自由与思想狂欢,文学在走向边缘的时候,另一种生存姿态正悄悄降临。当今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网络政治的兴起无疑给文学另一种启示,只是,这种发展趋势还在初期阶段,很多作家只是处在尝试阶段,但另一批不为严肃文学认可的网络写手却已经在茁壮成长了,从这一点看,文学的生存焦虑倒是无足轻重的,相反,那种传统的表达方式是应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2.
浅议当代社会思潮的成因、特点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东 《社科纵横》2008,23(11):121-122
本文从"思潮"这一概念的进步含义出发,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探讨了当代社会思潮产生的原因、特点,阐述了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调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唐业仁  谢承力 《社科纵横》2010,(2):141-142,147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思潮的表现形式及特征,重点分析这些思潮对高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空间转向”与社会理论的激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转向改变了传统历史叙事时间相对于空间的优先性偏好,并把测度知识的权力条件纳入人文社会研究旨趣,把知识社会学推进到知识政治学方向上,从而为左派理论摆脱传统困境提供了一种路向,并促进整个人文社会研究的激进化。以"后现代"为基本方向的激进社会理论打开了许多新的批评地形,但基于差异逻辑而对边缘空间的偏好同时也面临着独特难题。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4,(9):160-16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新型传播媒介的普及,现代社会制度文化的镜像逻辑和评价尺度遵循功利主义的原则,普遍和典型思维是"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受其影响,思想处于选择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呈现出了价值迷惘、信任焦虑和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学习异化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视角、观点与方法辩证分析功利主义价值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功利主义社会思潮之引领作用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伟军 《浙江学刊》2013,(1):183-193
网络空间结合虚拟实在技术,为社会思潮发生、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任何一种思潮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寄居的地盘.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很难被凝固为特定时间及空间中的思想符码,它们随着交流语境、运作策略及传播意图的变化而呈现为各式各样的形式.网络思潮与现实世界互动,形成舆论声势,有时可能成为少数极端思潮或特殊利益群体的“宣言书”,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自由传播的虚拟社区中,必须形塑核心价值观,防止过度利益化、政治化及反社会倾向的思潮在互联网上恶性膨胀.  相似文献   

7.
明代社会思潮与《水浒传》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日晖 《求是学刊》2004,31(3):100-104
明代中后期的经商思潮和人性思潮是封建社会的新生事物,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浒传》的接受过程中也烙上了影响的印迹。主要表现为:《水浒传》的接受者对义与利关系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对小说中的理学倾向及儒者形象进行讽刺批判,反对虚伪的礼教,倡导真实自然的人性,以及禅宗思想和对《水浒传》趣味性的高度评价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依托。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性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冲突与整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令远 《日本学刊》2003,(6):110-123
随着战后日本社会的起伏发展,产生了诸多的文明论.它们与日本主要社会思潮有着内在的联系.福泽谕吉、梅棹忠夫的文明论皆以世界舞台为背景,且与中国深有关涉.  相似文献   

10.
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统君 《社科纵横》2011,26(4):7-9,16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渗透、传播到我国,良莠不齐的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国内形成的本土社会思潮并存于特定时空内的现实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强大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之,全面审视当代社会思潮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探讨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及应对之策,对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用于分析中国现实时 ,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市民社会概念的标准、界定及其效用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在避开理论纷争 ,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作为研究框架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工具时 ,当代中国研究在如何理解和评判中国的乡土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由此 ,我们从国家与社会有关视野研究当代中国时 ,应该将市民社会作为一个价值概念 ,拓宽研究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 ,突破理论限制达到实践创新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反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处理好领袖与群众、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领袖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要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民众在选举中的作用,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影响力,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内选举工作的意见.领袖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冲突的激化,这就要求领袖们必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平常的功名心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领袖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这要求领袖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与群众的相互沟通机制,健全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表达机制,逐步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应超 《唐都学刊》2003,19(3):129-130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教义的出现历史悠久,既有道教教团出现以前先哲的著述,更多的则是道教教团创立后的著作。道教教义与道教教派的承传关系密切,对道教承传有严格的规范的作用。道教与我国现今社会相适应的内容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者有两点:一,发掘、继承并发扬道教教义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二,道教信仰者应精研道教教义,严格恪守教义,积极参与当代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了解道教,认识道教。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各流派在当代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说,它的基本目标并没有过时,例如性别之间的公正和平等.女性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只有保持平等与差异、自由与必然、自由与平等三种关系的辩证统一,才能获得积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杜月 《社会》2012,32(4):50-67
瞿同祖的早期与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与《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二书中,社会结构与儒家理想通过法律严密地搭合在一起,但是这一严密的结构在晚期著作《清代地方政府》之中被极大地颠覆了。本文通过考察以亨利·梅因为代表的西学对于瞿同祖思想的影响,指出瞿同祖对于法律的考察有着“去自然法化”的特征,即忽略法律的道德内涵,并且以研究协变为历史考察之要点。在《汉代社会结构》一书中,瞿同祖试图将这套机制分析与儒家理想“亲亲”与“尊尊”相结合以解释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变化,却发现这一机制导致了结构的极端不稳定。这极有可能导致了瞿同祖在《清代地方政府》中忽略儒家经义而赋予社会条件本身以高于一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与社会(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到20世纪末成为显学,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巨型活动系统,活动的性质也越来越STS化.与此同时,开展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术研究,也发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和新规律.世纪之交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规范,这一状况也在更新的意义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及其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在1980年代开始集中引进,到新世纪形成规模.现在则成为所有相关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在新世纪的前10个年头,全球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也获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许多重要的专业期刊都不同程度地编发了STS的文章,并对一些STS活动给予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各民族妇女家庭生活与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不尽相同.同时,这一时期又处于早期封建社会,各阶层的家庭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风尚互相影响,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妇女家庭生活与社会地位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人与环境模式改变了问题取向模式只看个人及其问题的理念,特别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注重挖掘和利用服务对象及其系统自身拥有的正向资源,促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以高女士的个案为例,详细论述了人与环境模式应用于社会(个案)工作的富有特色的工作过程和手法,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者个人意识的觉醒及付款方成本压力的逐渐升高,服务外包已逐渐延伸到以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社会服务领域,可外包服务业由此实现了重新定义.从服务外包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来看,社会服务外包处于高端位置,它能极大激发服务承接方的供给潜力,为社会服务体系带来经济收益增加、创新动力增强、服务质量和标准化程度提高、服务信息透明度改善等传统社会服务体制改革难以带来的良好效果.中国应在积极鼓励承接社会服务外包的同时,逐步放开非营利性机构进入社会服务业的条件、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社会服务业的门槛、着力消除行政性垄断,为融入全球社会服务业分工体系、开拓社会服务外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政府承担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农业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的限度日益显现。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政府调控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在其中,政府需要界分与市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行为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农村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而且,政府在构建市场/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匡正和补充市场/社会失灵、培育市场/社会主体等职能中需要进行逻辑先后排序。应用这一新分析框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就需要基于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注重对农业生产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需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要求重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